甲状腺肿块患者B超诊断结果分析100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甲状腺肿块患者B超诊断结果分析100例

李飞雁

(邵东县中医医院湖南邵阳422800)

摘要:目的分析对100例甲状腺肿块患者实施B超诊断的诊断价值。方法针对我院收治的100例甲状腺肿块患者实施B超的诊断检查,将其检查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分析B超诊断甲状腺肿块的诊断价值。结果B超诊断甲状腺肿块患者100例中检出139个肿块,其中B超诊断结果为甲状腺炎4例(肿块8个),甲状腺癌6例(肿块6个),甲状腺腺瘤20例(肿块22个),甲状腺囊肿10例(肿块11个),结节性甲状腺肿60例(肿块92个),与病理学诊断结果相比无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甲状腺肿块患者实施B超诊断的准确性较高,能鉴别出甲状腺肿块的具体性质及超声图像表现,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甲状腺肿块;B超诊断;诊断准确性

甲状腺肿块属于临床中发生率较高的疾病之一,主要是由于多种因素导致的,甲状腺肿瘤主要分为良性及恶性两种不同的性质,临床中应针对患者实施早期的检查及诊断,通过各种诊断方式明确鉴别患者甲状腺肿块的性质,继而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治疗,促进患者预后[1]。因此,针对甲状腺肿块患者来说实施早期有效的诊断显得尤为重要,为患者的治疗赢得最佳时间,为了分析甲状腺肿块患者B超诊断结果的价值,我院针对收治的100例甲状腺肿块患者进行了观察及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针对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100例甲状腺肿块患者实施B超的诊断检查,100例甲状腺肿块患者中男性患者41例,女性患者59例,最大年龄患者20至75岁之间,均值为(45.52±3.69)岁,其中甲状腺右叶肿块患者29例,甲状腺左叶患者25例,甲状腺双叶肿块患者41例,峡部肿块患者5例。经临床病理学诊断后发现,甲状腺炎患者4例,肿块8个,甲状腺癌患者7例,肿块7个,甲状腺腺瘤患者19例,肿块23个,甲状腺囊肿患者10例,肿块11个,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60例,肿块92个。

1.2方法

针对收治的100例甲状腺肿块患者实施B超诊断,具体如下:选择西门子公司生产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为患者实施B超检查,将探头的频率设置为7.5至12.00MHz范围内,机械指数设置为0.07至0.10范围内,引导患者采用仰卧位,轻声温柔指导患者将颈部微微扬起,头部微微后仰,充分暴露颈部后自患者脖颈部位到胸廓部位实施横向、斜向及纵向等多切面的扫查处理,并针对甲状腺肿块的大小、位置、形态、内部回声、是否钙化、边界、包膜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及回流状态等进行观察统计,并阐述甲状腺肿块的超声诊断表现。

1.3观察指标

将其检查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观察,观察B超诊断各个类型甲状腺肿块的临床准确性及诊断价值。其中甲状腺肿块的病理学诊断结果属于金标准。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处理,当P小于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B超检查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相比无显著的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数据见表1所示:

表1:100例患者经B超检查结果与病理学检查对甲状腺肿块患者的诊断价值

2.2B超声诊断后的超声图像表现

甲状腺炎患者的B超诊断表现为不规则的甲状腺肿块,局灶性较大,不存在包膜回声,且边界不规则较为模糊,属于单发性的边缘存在晕环的表现;甲状腺癌患者的B超诊断表现为实性低回声,伴随细点状及砂砾样钙化现象存在;甲状腺囊肿的B超诊断表现为甲状腺内存在圆形、椭圆形的无回声区域,边缘较为整齐且光滑,不存在回声区后壁及后方组织增强的现象;甲状腺腺瘤患者的B超诊断表现为甲状腺呈现局部增大的表现,结节较大且数量多,属于实性回声,边界较为清晰且包膜完整,结节周围组织多数正常;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B超诊断表现为甲状腺多属于两侧叶不对称的肿大,且多为双叶肿大,主要以实性、多发为主,结节较小,包膜不完整且边缘较为模糊,结节周围不存在正常的甲状腺组织。

3讨论

甲状腺肿块在临床中属于较为常见的类型,且女性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一般甲状腺肿块不存在较为明显的症状,多数患者在肿块较大、存在不适才入院诊断治疗[2]。临床上认为针对甲状腺肿块应早期诊断及治疗,因此针对甲状腺肿块患者实施有效的诊断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以往临床中针对甲状腺肿块患者一般实施X线检查、CT诊断等影像学诊断方式,X线检查及CT诊断虽然能一定程度上发现甲状腺肿块,但无法进一步的确认甲状腺肿块的大小、形态、回声、血流等情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3]。B超诊断属于临床中应用检查诊断较多疾病的影像学方法,在B超的诊断过程中可以发现健康人群的甲状腺声像图为点画状,纵切扫描后会出现较强的透声能力,且甲状腺肿块的不同类型会出现不同的超成像,便于临床鉴别诊断。在实施甲状腺肿块的B超诊断过程中结节性甲状腺肿多属于多发性结节,结节大小不一,边界不清晰且包膜不完整,部分钙化属于混合回声[4]。甲状腺癌呈现为囊性变化,拥有不规则的囊强及不光滑的囊壁,间质之间钙化,呈现沙粒样回声点或乳头结节现象,具有较高的恶性可能。甲状腺腺瘤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边界较为清晰且具有完整的包膜及囊性变等现象,且腺瘤在声像图中主要表现为含液的混合回声表现。甲状腺囊肿具有较大的张力,包膜处于完整且光滑的状态中,内部无回声,腺瘤的边缘较为粗糙,包膜较厚,主要是由于液化及坏死囊性变的原因导致的,且回声较强[5]。在实施甲状腺肿块的B超诊断中应对结节进行逐个扫查,发现可疑结节之后实施进一步的鉴别诊断,明确患者疾病类型,方便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B超诊断的100例甲状腺肿块患者中,诊断准确率为98.58%,说明针对甲状腺肿块患者实施B超诊断的诊断准确率较高。

综上所述,针对甲状腺肿块患者实施B超诊断的价值较高,建议临床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罗来月.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肿块诊断鉴别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8,10(10):1391-1392.

[2]王一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临床诊断甲状腺肿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13):86-87.

[3]赵艳.甲状腺疾病的B超临床诊断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1):152-153.

[4]孟惠萍,吕艳娥,吴丽芬,等.FNAC细胞学检查在体表肿块诊断中的应用[J].诊断病理学杂志,2017,26(4):299-301.

[5]饶洁,何惠华,吴昊.寡细胞型甲状腺未分化癌1例临床病理分析[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8,34(10):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