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定西半干旱区生态修复的探索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6-16
/ 3

对定西半干旱区生态修复的探索与实践

李军霞

李军霞(定西市安定区水利水保局743000)

摘要: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是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的地区,素有“陇中苦瘠甲天下”之称。近年来安定区通过恢复植被、退耕还林、兴修梯田等生态建设措施,大规模开展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生态修复,按照“水保立区”战略思想,充分挖掘生态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在支柱产业开发和扶贫攻坚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

关键词:安定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

定西市安定区位于甘肃中部,属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近年来,黄河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在各级党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林业、畜牧、财政、科研等部门的通力协作下,对生态修复项目区进行科学规划、实施封禁管理、推广农技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开发富民产业、建立监测网点、加强科学研究,经过不断地探索与实践,总结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经验与做法。

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完善法规制度体系

生态修复是新时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重大战略调整,符合安定区“水保立区”的区情,有利于全面向“争创全国水保生态建设第一区”稳步推进。为此,区委、区政府加强了生态修复的组织领导和部门协调,专门成立了项目执行领导小组,健全了管理机构、配备了工作人员,明确和落实了各部门的责任权属。同时,制定和出台了《关于对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区域实行全面封禁保护的公告》、《黄河水土保持安定区生态修复项目区水土保持封育保护办法》及有关生态修复方面的工程验收、水保预防监督、管护人员职责、封禁管护管理等9项地方性的政策性文件、法规和制度,并将其汇编成小册子,发放到项目区村民手中,户均一册。项目区有关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制定和完善了乡规民约,对生态修复区林草及其设施的管护管理提出了具体的操作要求。从而使生态修复的实施和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二、依法加大管护力度,确保封禁治理成果

生态修复能力的体现根本在于彻底控制人为活动对生态环境的一切干扰因素,关键是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和封禁成果管护,为此,我区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一是建立健全水保监督执法网络。水利水保局有一支强有力、素质过硬的水保监督执法队伍,各乡成立了相应的水保预防监督管理所,村社组建了水保执法监督管护员。区、乡、村、社四级执法网络组织机构健全,并逐级签订了监督管护目标管理责任书,做到责、权、利明晰。二是依法严格管理,奖罚兑现。为了加强封禁成果管护,各项目区域组建了专职林草管护人员,采取管护人员工资待遇与封禁管护效果挂钩机制。明文规定:凡进入封育保护区内放牧的,每只羊罚款10-30元,每头大牲畜罚款20-50元;凡在封禁区内开垦耕种者,每亩处以100-200元罚款,并限期重新种植林草,直至成活;对毁坏生态修复工程设施者,责令其承担全部维修费用,并处以200元以下罚款;凡在督查中发现失职的管护员要承担连带处罚责任,如不坚守岗位者,每次罚款50元,如发现人为破坏或牲畜啃食践踏等行为者,每次处罚20-50元,年内累计5起以上者扣发全年工资的50%,并责令其辞退,取消管护资格。同时,对水保预防监督执法的检查情况纳入乡镇年终综合考核评比的内容,推行奖励机制,以管促封。

三、科学防治水土流失,有效改善生态环境

通过封禁、退耕、林草抚育等各项治理措施的落实和宣传管护力度的加大,草地、耕地等土地初级生产力明显增强,水土流失程度明显降低。据调查成果表明:通过封禁保护,封育区林草覆盖度由期初的30%提高到60%,年土壤侵蚀模数由5600t/km2降到2600t/km2,天然草地干生物量由0.57t/hm2增加到2.42t/hm2以上,灌木林(沙棘)干生物产量由4.5t/hm2增加到6.6t/hm2。通过封禁,山变绿了,动植物群落良性发展,禽类、昆虫数量明显增加,黄鼠狼、狐狸、猫头鹰、老鹰等昔日罕见的动物不再是童话故事。封育保护使区域生态系统的自我组织和调控作用增强,生态环境趋于良性循环,已初步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良好局面。

四、积极挖掘资源潜力,综合开发富民产业

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土地资源的开发必须符合自然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使其得到修养生息。通过生态修复,既要满足生态系统的重建和恢复,又要确保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安定团结,人民安居乐业。随着“水保立区”战略的深入实施,区委、区政府从本区实际出发,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积极挖掘本地资源潜力,综合开发富民产业,引导农民转变观念,解决了许多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实际问题,使我区的支柱产业开发和扶贫攻坚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诸多方面:

一是以基本农田建设为切入点,加快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历届区委、区政府把梯田建设作为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产条件、发展生态经济、增强发展后劲的一项重要举措,坚持常抓不懈,全区累计建成高标准梯田158万亩,农民人均4亩以上,不仅从根本上改善了农业基本条件,提高了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而且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实施生态修复奠定基础。

二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广泛应用农业实用技术。通过生态修复及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着眼于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着力于解决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加强了农业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应用。通过农业技术革新,在精耕细作、轮作倒茬、间作套种、培肥地力、选育抗逆良种等为核心的传统旱农技术的基础上,以提高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为核心,重点实施地膜覆盖、注水沟播、膜侧沟播、双垄沟播、旱地集雨节水补灌技术以及集雨节水型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种植蔬菜、食用菌等经济作物或畜禽养殖等旱农新技术。遵循自然规律,压粮增经扩草,压夏扩秋,使符合高产高效的马铃薯、玉米、中药材和苜蓿等特色产业成为旱作农业的优势和主导产业。形成了“南药北薯川棚,千家万户种草养畜”的御旱型旱作高效农业布局。

三是规模建设药材基地。围绕生态修复,区委、区政府因势利导,采取了积极的对策和措施,发展集约高效农业,合理调整产业布局,既为生态修复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实现了生态和经济的双赢。在高峰生态修复项目区的千亩药材基地,以柴胡、党参、板兰根、黄芪等为资源,综合开发药材产业,仅此一项,户均收入近千元。地方政府的促销保护和激励政策,极大地鼓舞了农民。农民的钱袋子鼓了,特色产业开发的积极性高了。不少群众认为,过去是广种粮食收成少,光吃没花的,如今是特色种植赚钱多,有粮又有钱。集约经营和特色种植给农民带来了实惠,增加了希望。

四是大力发展舍饲养殖与扶贫攻坚相结合。近年来,通过封禁保护,草场植被的恢复,土地生产力的提高,政府积极采取了一系列禁牧舍饲的规定和办法,从政策、资金、技术等多方面服务,大力发展舍饲养殖,对贫困户、专业户及党员先进分子优先发放扶贫贷款,提供良种,无偿技术服务和信息交流。畜牧业已由过去的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型转变,舍饲养殖极大地促进了草畜转化。在杏园封育区,凡退耕还林还草的农户,退耕面积每10亩者养殖一只小尾寒羊,由政府提供圈舍经费,并统一提供优质羊种并集中舍饲喂养一段时间后,由农户自愿挑选,保证了质量。在东岳封育区,关亭和鲍家两个村的小尾寒羊养殖达到100户、共480只,东岳村李家湾社舍饲养猪达30户,户均20头左右,同时,政府规定凡舍饲养殖小尾寒羊户每户无偿投放一只寒羊。据统计,项目区养殖小尾寒羊已达到800多只,良种及改良种畜平均达到90%以上,寒羊繁殖率比土种羊高3倍,羊的出栏率由25%提高到48%,平均出栏时间缩短为6-9个月。圈养一只小尾寒羊一年可产两胎,若按一胎可产2—3只羔羊计算,年收益达1000元以上。为此,农民总结了这样一句谚语:“家养一只小寒羊,不愁油盐酱醋粮;家养两只小寒羊,一年就能盖新房;养好三只小寒羊,家中有了小银行。”舍饲养殖还发展到猪、鸡、鸭、鸽子、兔子等多元化养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规模化养殖”的积极性。舍饲养畜给农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为生态修复的顺利实施创造了条件。

五是建设“以气代柴”等多种能源工程。通过技术革新,在全区广泛推广了节柴灶、太阳灶、沼气池等“以气代柴”,“以光能代柴”的农村新型能源开发工程,充分利用“121”工程建立了“圈—沼—园”为一体的家庭生态经济开发模式。凡在修复区内修建的沼气池,经费全部由政府投资,每口沼气池建设费用1000元,从物资供应、技术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在杏园修复区我们看到,每户沼气池都配置了沼气灶、脱硫仪器,整个操作过程都符合卫生标准,农户普遍反映乐意接受。利用太阳灶烧开水,沼气灶做饭,完全可以满足三至五口之家的日常生活用能量。沼气池等能源开发不仅经济实用,而且有效地促进了生态修复。

六是劳动力资源开发效果良好。近年来,劳务输出已成为我区劳动力资源结构调整和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有效地减轻了土地压力,促进了生态恢复。由于政策到位,生态修复宣传力度大,农民群众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传统农业模式,走劳务输出等富民产业综合开发路子的热情很高。

五、加强部门技术合作,提高修复科技含量

对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实施效果进行全面监测,不仅为生态修复工程提供科学依据,而且提高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的科技含量。项目建设中,我们坚持科学规划,综合防治,重点封禁,加强管护的原则,与林业、畜牧、科研等相关部门在工程实施、科研和监测等方面密切配合,加大科技投入,全面提升封禁治理的科技水平和效益,加快生态修复进度。例如,畜牧部门在项目区内大力推广草畜转化技术,引进良种畜禽,实行舍饲养殖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放牧问题。林业部门在加快退耕还林草建设的同时,加强了林木病虫害和鼠兔害防治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有效地提高了林草覆盖率和保存率。建立起了林地、草地、坡耕地监测点,新建了简易水文观测站、径流小区及气象观测站,开展了动植物种群变化、林草数量变化、土壤肥力变化、社会经济状况变化、水土流失变化以及鼠害防治变化等全方位的监测和调查研究,通过生态修复技术的专题研究,大胆创新,为生态修复积累经验。

作者简介:李军霞,女1973年出生,工程师,从事水利水保工程规划设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