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有效教学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2

时事有效教学探究

田永红李双

湖南省凤凰县廖家桥中学田永红李双

【摘要】时事政治教学对于初三和高三的政治教师来说,是再也熟悉不过的事。因为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甚至全国硕士研究生(博士生)招生考试思想品德(政治理论)科目都要检测一定量的时事知识。所以,探讨时事有效教学很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时事有效教学探究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此联为明代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名联谈趣》275)中的一幅对联,以凝炼著称,被誉为“浓缩的诗”。意思是说读书人不仅要读好书,还要关心国家,关心政治,关心天下之事,多用心去体会世间百态,而不要读死书、死读书。后来人们用以提倡“读书不忘救国”,至今仍有积极意义。这就要求师生都要胸怀祖国,时时关心国家大事;各科教师都应该把时事有效教学作为教书育人的一个重要内容。

何况,思想品德(政治)课教学的一个根本原则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它本身还担负着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觉悟和认识,更好更快地使学生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的任务。但是,由于思想品德(政治)课教材本身的相对稳定性与社会发展的动态性,特别是我国正处于国内改革开放的深水区,国际风云变幻莫测的崭新时代,理论与实际难免存在着“脱节”,使教材中的某些内容难以及时地反映和体现最新的时代内容,因而在思想品德(政治)课教学中进行时事有效教学,更显必要了。

由此可见,要真正在思想品德(政治)课中成功地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敢于担当、乐于奉献的爱国热情,需要加强时事有效教学。于是,我结合自己多年的初三思想品德课教学实际,谈谈自己在教学中进行时事有效教学的几点做法,以共勉。

一、进行“时事有效教学”的基本思路

每堂课中都要抽出2分钟左右的时间引导学生结合教材知识点,找出最近发生的重大时事热点,然后,理论联系实际探讨时事热点与教材的逻辑联系,以及对我国及周边国家乃至世界产生怎样的影响。面对种种问题,通过师生、生生的充分讨论交流,从而寻找正确有效的解决办法。

二、进行“时事有效教学”的基本做法

1.“时事有效教学”,就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苦学为乐学”。思想品德(政治)课对于学生来说,与语数英科目相比,无疑处于弱势地位,并不是学生所重视和感兴趣的课。虽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政治)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已经实施近十年,但是教材中的政治术语、概念、原理是非常多而又抽象的。要想把抽象的概念、原理讲得生动有趣,得到学生的配合,这是每一位政治老师必须常常思考和探究的问题。另一个方面,中学时期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从萌芽到形成的重要阶段,是中学生由少年向青年、由幼稚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时期,因此,中学时期被称为人生发展的黄金期。这个时期,学生思维敏捷,兴趣广泛,关注社会,对书本之外精彩的世界感兴趣。其实,他们的心理已经带有很大的社会政治性,时时穿插时事有效教学,实质上就是找到了思想品德(政治)课教学的兴趣点,吸引学生注意力,无形之中提高了思想品德(政治)课的教学质量,达到了教学目标。

2.“时事有效教学”,能使学生“易学”、“乐学”,不仅由于以上原因,更为重要的是,它为教授内容提供了丰富生动的典型材料,便于学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进而使学生掌握书本知识和政治理论。比如我在教授“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这一内容时,我列举了大老虎周永康的案例。2015年4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中央政法委原书记周永康涉嫌受贿、滥用职权、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一案,由最高人民检察院侦查终结,经依法指定管辖,移送天津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审查起诉。天津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向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2015年6月11日,周永康一审被判无期。这个时事材料帮助同学们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依法治国十六字方针是很现实和有效的。周永康不能不说权力不大、官职不高,但是只要他违了法、犯了罪,也一定会受到法律的追究和制裁,说明我国法律绝不允许任何高官凌驾于法律之上,这就充分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社会主义法律特征,只有这样,才能取信于民,从而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性和权威性。

3.“时事有效教学”,锻炼了学生的多种能力,不仅使学生学会,更让他们会学了。既引导学生从具体的时事材料中抽象出政治理论,又指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剖析时事材料,让学生把握观点与材料的辩证关系。每年三月,全国人大都会召开会议,2018年3月5日-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听取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会议选举决定了新一届国家机构的领导人员等等。

我在讲授课文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内容时,就结合三月的全国人大会议这一时事,然后,让学生讨论交流,谈谈全国人大的职权。通过分析讨论,同学们更加明确,全国人大行使国家立法权;讨论和决定全国性的重大问题;选举决定或罢免国家主要领导人,经过这样的激烈讨论分析,学生分析综合能力得以锻炼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了明显的进步。

4.“时事有效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认识。“助人为乐”模范郭明义、高铁“领跑者”贾利民、“网红”刑警陈旭、“环保奶奶”贺玉凤等模范人物的典型事迹,再结合班级、学校的好人好事,为学生树立光辉的榜样,指示人生的奋斗目标。在典型人物的身上,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已不再是抽象的概念,已经成为看得见、闻得到的活生生的形象了,这些能够吸引学生的理智和心灵,激起他们对世界和对自己的深思,迫使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和思考人生未来,进而达到思想觉悟、理性认识、道德水平的全面提高。

教学实践再次证明:“时事有效教学”,行之有效,效果明显。不仅能增强思想品德(政治)课的现实感,反映出时代脉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增强思想品德(政治)课的吸引力、说服力和生命力。本人认为,不仅是毕业班可以这样改进,而且肄业班的思想品德(政治)课也可以大胆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