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团队建设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2-12
/ 2

大学生创业团队建设研究

徐一楠王海峰

徐一楠王海峰齐齐哈尔工程学院黑龙江161005

摘要:创业团队建设是大学生应认真面对、重点解决的现实问题。对于此,为了推动大学生在创业方面的发展,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提供相应的政策资金支持、建立各类完备的创业实践中心和进行创业教育课程改革等。这些积极有效的措施都是为鼓励大学生积极自主创业提供有力的条件,为大学生在理论、资金、实训、经验指导方面都能够获得实际的帮助。

关键词:创业团队问题措施孵化基地

一、大学生创业团队存在问题描述

(一)缺乏领军人物

缺乏领军人物主要表现在大学生创业团队中缺少“精英”,而这种“精英”也就是大学生创业团队的领军人物,而领军人物在知识结构、素质构成和个性修养方面都要很突出。

首先是专业知识体系。大学生创业团队领军人物需要自身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因为只有这样,才具有竞争力,否则就会失去人才优势。现在很多大学生创业团队领军人物首先都着手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方面,比如学英语的开英语培训班,学美术的开美术培训班,大学生创业团队正是运用这些专业知识,对创业形式进行分析,把握事物的流行趋势,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实现创业目标。

其次是商业知识体系。创业不仅是课程里的死板知识,它还是一种具体的商业实践活动,但是大学生团队很少具备丰富的商业实践经验,对商业规律中的商品交换与流通等都知之甚少。而这种情况就对大学生团队创业造成了巨大的限制,缺乏商业知识体系就很难把创业计划进行细致入微的安排。缺乏商业知识,就会缺乏商业意识,更缺乏经商能力。

再次是管理知识体系。大学生创业团队作为一个组织而言,其本身就存在管理问题,团队内部的成员分工以及决策流程都是需要重视的。并且如果顺利发展成为企业,那么企业管理更是一个大问题,这涉及到人力资源、财务、活动策划等方法面面。没有相应的管理知识和经验,很难把这些问题都协调好。

(二)选择项目缺乏经验

缺乏经验是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大学生创业团队组建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因为他们大多刚刚毕业,或者还没有毕业,大多缺乏必要的社会阅历,对社会了解不够,所以他们在选择项目时往往很难把握,这就很难保证大学生创业团队的顺利发展。经验不足具体表现在这几个方面:一是大学生创业团队选择项目目标不明确;二是在项目运行过程中,空谈多余实践;三是没有自己鲜明的项目创业模式和理念;四是在项目的实际运行过程中,成员分工和资源运用不当;五是在项目运行过程中,不懂经验维持已有的创业成果;六是在项目运行中,意志不坚定,容易自满。

(三)创业资金筹集困难。著名的日本创业家中田修曾说过,“有钱谁都会创业,关键

在于没有钱怎么创业。”一般创业者资金都来源于个人资金、亲友资金、风险投资、民间资本、商业融资、合作融资这六个方面,但大学生创业团队个人资金不雄厚,亲友对大学生创业团队的信任度不够,过大的风险投资、商业融资使得大学生创业团队难以承受,又找不到民间资本的管道,合作融资的机会有限,导致大学生创业团队的资金筹集困难。

二、完善大学生创业团队建设的措施

(一)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

意识的养成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是在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中有意识的习成。而意识是行为的先导,要鼓励大学生群体创业,必须先培养大学生群体的创业意识。全社会要给大学生创业团队提供良好的创业平台,给予大学生正能量,引导大学生正确创业,在这样的良好创业环境下成功的大学生团队,为了回报社会,不仅能解决更多的就业人员,还将回报给社会无穷的正能量。

(二)保持和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市场每年都在不断地扩展壮大中,经济的“高速增长”意味着经济模式是不固定和海纳百川的,也意味着市场变化和产品的更新换代快,这种宏观经济的不断好转和市场经济的变化性、宽容性,给大学生创业者带来的创业机会越来越多。加之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逐年增加,特别是在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其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占其生产总值的比重越来越大且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这为高科技类创业和咨询服务类等创业的实施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因此,身处于这样一个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环境中,大学生特别是哪些跃跃欲试的大学生创业者来说,是正值创业的好机会。

(三)加强大学生创业团队的学科建设

大学生团队创业的学科建设包含创新与创业方面的专业课程以及相关的创业实践课程。学习专业课程知识的目的是为了丰富大学生的创业相关理论知识,为创业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作用。而实践又是对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

(四)加强大学生创业团队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国内高校老师大部分都是兼职创业教育,导致大学生创业在高校的发展参差不齐,专业教师队伍缺乏。为了能更好的让大学生创业团队得到发展,高校应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团队创业教育是以理论结合实践的相辅相成的教育模式,其要求教师不仅具有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较强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创业实践能力,能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实际案例进行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能力的培养。

(五)大学生创业团队的教材建设

好的教材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的不可缺少的工具,而专门针对大学生创业团队的教材几乎没有,涉及的内容不全面,如侧重于创业,或者团队建设。所以在大学生创业团队这方面的书应加强建设。从目前的大学是创业教育的教材发展趋势看,齐齐哈尔工程学院目前的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教材更多的向理论结合案例的方式发展,使创业大学生能够对创业的相关知识有更具体和切实际的把握,以此提高大学生对在创业过程中对已有的理论和知识的应用能力。但是,对创业团队的介绍往往只集中一个章节,且都对团队创建这一方面的论述和介绍不充分。

(六)建设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

随着就业压力增加,首当建设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核心为入孵企业提供优质孵化服务。2015年12月,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创业孵化基地的设立,为规避大学生创风险,更为大学生创业团队带来优质实践机会做出贡献。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作用是显著的。

参考文献

[l]杰斯汀·隆内克等.创业机会[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詹姆斯·P·沃麦克,丹尼尔·琼斯.创业力[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

[3]杰弗里·蒂蒙斯,小斯帝芬·斯皮内利.创业学案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4]乔恩·R·卡曾巴赫等.团队的智慧[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5]宋克勤.创业成功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6]李时椿,常建坤.创新与创业管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