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通脉胶囊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1

活血通脉胶囊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的影响

李琳

湖北省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448000

心力衰竭是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常见并发症,而引起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心室重构。心室重构是急性心肌梗死后的代偿性反应,是一种复杂的多因素参与调节的动态过程,包括心肌梗死后RAS激活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升高、醛固酮的促重构作用、心肌梗死后炎性因子表达、氧化应激与自由基生成以及血流动力学负荷变化等等。心室重构导致的心力衰竭是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有报道,中药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改善心室功能[1]。为此,本文观察活血通脉胶囊对AMI患者左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为中药运用提供更多的临床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自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住院AMI患者100例,其中男63例,女37例;年龄45-76岁,平均(57±7.6)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2组,平均年龄(53±6.1)岁;观察组48例,平均年龄(52±7.4)岁。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参考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2010),所有研究对象均排除急、慢性感染及肝肾功能不全等。2组对象在年龄、性别、血脂、血糖及吸烟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两组对象均常规口服拜阿司匹林、波立维、倍他乐克及阿托伐他汀等,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活血通脉胶囊(我院制剂室生产,批号Z20082736),5粒/次,3次/d。2组均连续服药8周。

1.3心脏结构形态测定:按照美国超声心动图协会推荐的测量方法,探头频率2.5MHz。专人测量舒张末期左室内径(LVEDD)、收缩末期左室内径(LVESD)、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D)、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T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取3个心动周期平均值。

1.4统计学处理数据处理采用SPSS10.0软件包在计算机上完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两组间比较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活血通脉胶囊对左室结构和心功能的影响

从表1看出,与治疗前相比,治疗8周后2组LVEDD均有升高,但观察组治疗后升高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IVSTD、LVPWTD、LVESD等指标治疗前后均无显著变化。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LVEF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AMI后梗死部分的心肌组织逐渐被瘢痕组织取代,在压力作用下逐渐变薄扩张,出现心室进行性扩张和球形改变,即左室重构,在AMI后数日内即可发生并持续进展。左室重构使心脏收缩功能功能逐渐降低,甚至出现泵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与生存质量。由于心室重构引起的心力衰竭是心肌梗死后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改善心肌梗死后的左室重构成为重要的治疗靶点。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及观察组LVEDD较治疗前均增加,但观察组增加的幅度显著小于对照组,而LVESD、IVSTD、LVPWTD变化不明显,治疗后观察组EF升高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提示AMl后患者左室室腔发生了扩张性构型改变,联合使用活血通脉胶囊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扩张性改变,从而改善了患者心功能。本研究与国内李春华等[2]的报道相符。

活血通脉胶囊是我院多年使用安全的协定处方药,以水蛭、血竭、丹参、三七、山楂、银杏叶等多种中药组成,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黏附、血管内皮保护、抑制炎症因子产生等作用。本研究显示活血通脉胶囊对显著改善AMI后左室重构,这将有利于保护心功能,并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但限于本研究病例数量有限,随访时间较短,对于活血通脉胶囊的抗重构机制尚需大样本、长期随访观察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彬,王永霞,谢世阳,朱明军.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中医药治疗实验研究进展.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2(07):876-878

[2]李春华,赵年,梁欣.依普利酮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室重构的影响.中国医药,2015,10(05):616-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