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净化治疗肾功能衰竭的应用与临床意义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9-19
/ 2

血液净化治疗肾功能衰竭的应用与临床意义探究

高凤

湖南省张家界市人民医院湖南张家界427000

【摘要】目的:研究血液净化治疗肾功能衰竭的应用与临床意义。方法:将2014年9月到2016年9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肾功能衰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血液净化治疗,给予试验组患者持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进行比较,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两组数据相比P<0.05,试验组患者低血压、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P<0.05,但两组死亡情况相比P>0.05。试验组治疗后PLT和APTT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肾功能衰竭患者诊断明确后,在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基础上应早期行血液净化治疗,在改善肾功能不全患者内环境及降低患者死亡率方面持续血液净化优于常规血液净化方法。

【关键词】血液净化;肾功能衰竭;应用效果

肾功能衰竭是指患者的肾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的病理状态,一般将其分为慢性和急性两种[1]。其中急性肾功能衰竭主要是因多种疾病致使肾脏在短时间内丧失排泄功能,慢性肾功能衰竭主要是因为各种病因导致的慢性肾病发展至中晚期而出现的一组临床症状组成的综合征。本研究对血液净化治疗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现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4年9月到2016年9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肾功能衰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所有患者均满足临床上对肾功能衰竭的诊断标准,并且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排除患者中存在严重精神障碍的情况,并排除患者中存在恶性肿瘤的情况。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患者的年龄在29~83岁,平均年龄(49.6±27.75)岁。试验组男21例,女19例,患者的年龄在26~82岁,平均年龄(49.5±87.83)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和年龄等基本资料相比P>0.05,与对比研究的要求相符。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采用常规治疗方式,其中主要是给予患者单针双腔中心静脉置管,并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其中主要是给予患者针对性心理护理,让其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血液净化治疗,其中透析时间为4~6h/d,主要使用低分子肝素或抗凝剂,血液流量控制在150~250ml/min范围内,将透析液的流量控制在500ml/min。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试验组患者持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其中治疗时间为24h/d,其中首次治疗时肝素的使用量为10㎎/h。将维持剂量设定为5㎎/h,透析液的组成为3ml浓度为25%的硫酸镁溶液,12ml浓度为10%的氯化钾溶液,235ml浓度为5%的碳酸氢钠溶液,450ml无菌注射水,500ml浓度为5%的葡萄糖溶液,2800ml生理盐水和4000ml置换液。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进行观察,并对两组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死亡情况及治疗后的凝血功能指标进行观察。其中疗效判定标准为: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肾脏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则视为治疗显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所缓解,并且肾功能有所好转,则视为有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和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甚至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则视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完成,其中分别采用百分率(%)和()表示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分别采用X2检验和t检验完成对两组数据组间对比的统计学检验,P<0.05时表示两组数据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两组数据相比P<0.05,如表1所示。

2.2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低血压、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P<0.05,但两组死亡情况相比P>0.05,如表2所示。

表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例/%)

3.讨论

肾功能衰竭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疾病,患者发病后的临床生活将会受到严重影响。根据临床研究,肾功能衰竭患者发病后的死亡率很高,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在患者发病后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式,让患者的生命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目前临床上对肾功能衰竭的治疗主要是采用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以此让患者身体的运行能够正常完成。

血液净化是临床上治疗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常见方式,其主要是通过血液净化装置的使用,帮助患者排除血液中的代谢废物,从而维持患者的正常生命活动[2]。持续性血液净化在临床上的应用十分广泛,其主要是通过持续性的血液净化,让患者的肾脏替代治疗能持续进行,从而让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处于正常水平[3]。根据临床实践,其具有低流量、低超滤的优势,并且不会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造成太大影响,并且能帮助患者很清楚一些不利的炎症介质,让患者机体的内环境处于稳定状态[4]。

本研究对血液净化治疗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其中两组患者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两组数据相比P<0.05,试验组患者低血压、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P<0.05,但两组死亡情况相比P>0.05。试验组治疗后PLT和APTT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说明肾功能衰竭患者诊断明确后,在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基础上应早期行血液净化治疗,在改善肾功能不全患者内环境及降低患者死亡率方面持续血液净化优于常规血液净化方法。

参考文献:

[1]张玉江.血液净化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临床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6,(06):151-152.

[2]郭欣.血液净化治疗肾功能衰竭疗效观察及评估[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40):147.

[3]贾建设.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5,(13):122-123.

[4]高原斌.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18):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