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低出生体重儿50例的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50例的护理体会

庞婷

庞婷

师宗县人民医院云南曲靖655700

【摘要】目的:讨论早产低出生体重儿50例的护理体会。方法:实验组选取50例我院在2016年2月到2018年2月出生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使用传统护理方法联合发展性照顾原则,对照组选取50例同期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使用传统的护理方法。结果:在并发症发生率上,实验组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在患儿的奶量的摄入,体重增加,睡眠时间上,实验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在住院时间上,实验组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结论:在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过程中使用发展性照顾原则,使用人性化的护理,能够促进早产儿的体重的增加,延长睡眠时间,增加摄入奶量,减少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发展性照顾原则;护理体会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由于身体没有发育完全,身体非常虚弱,很容易发生意外。使用传统的护理,不能针对早产儿的特点进行护理,不利于早产儿的生长发育[1]。在护理过程中使用发展性照顾原则,可以根据患儿的不同的特点,实行人性化的护理,抑制早产儿的应激压力,缓解早产儿的压力,促进早产儿顺利的发展。能够延长早产儿的睡眠时间,体重,摄入奶量,减少并发症发生率[2]。本文中实验组选取50例我院在2016年2月到2018年2月出生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使用传统护理方法联合发展性照顾原则,对照组选取50例同期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使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组选取50例我院在2016年2月到2018年2月出生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使用传统护理方法联合发展性照顾原则,对照组选取50例同期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使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其中,实验组患者有女性24例,男性26例,最小的胎龄为30周,最大的胎龄为34周,平均的胎龄为32.2周。对照组患者有女性25例,男性25例,最小的胎龄为31周,最大的胎龄为35周,平均的胎龄为32.1周。

1.2方法

在对照组中使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在此不做赘述。在实验组中使用传统护理方法基础上进行发展性照顾原则。(1)护理人员对早产儿进行全面的评估,了解早产儿的体重,身体的情况。(2)护理人员让早产儿进行完整的睡眠,不要打扰,进行集中的护理。培养患儿进行非营养性的吸吮,养成成熟的吸吮反射,从而减少医源性刺激对患儿不良影响。(3)医院为患儿提供模拟子宫的环境,减少光线,噪音对患儿的影响,防止出现高频的声音。还需要对患儿进行抚触,增加患儿迷走神经紧张度。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软件分析统计本文中出现的数据,其中计量资料,实行T检验;计数资料,实行卡方进行检测。

2结果

2.1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体重增量,睡眠时间,奶量摄入以及住院时间的情况

在患儿的奶量的摄入,体重增加,睡眠时间上,实验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在住院时间上,实验组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

3讨论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是指在出生时,胎龄小于37周并且体重小儿2500克的新生儿。根据研究发现,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比较多,并且在出生后很容易发生并发症,严重威胁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的生命安全[3]。在护理过程中使用发展性照顾原则,促进早产儿的体重的增加,延长睡眠时间,增加摄入奶量,减少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在检查前,进行触摸或者轻声唤醒患儿,并在操作过程进行安抚性措施,能够提高患儿的安全感,减少不良情绪,缓解患儿的不稳定的情况[4]。为患儿提供模拟子宫的环境,增加患儿的非营养性吸吮,对新生儿进行抚触,增加患儿的神经系统的发育。

本文研究中选取50例我院在2016年2月到2018年2月出生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使用传统护理方法联合发展性照顾原则,选取50例同期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使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在并发症发生率上,使用传统护理方法联合发展性照顾原则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小于使用传统的护理方法,比较差别较大(P<0.05)。在患儿的奶量的摄入,体重增加,睡眠时间上,使用传统护理方法联合发展性照顾原则高于使用传统的护理方法,比较差别较大(P<0.05)。在住院时间上,使用传统护理方法联合发展性照顾原则小于使用传统的护理方法,比较差别较大(P<0.05)。彭祖菊等[5]研究的早期护理干预对低出生体重儿的效果观察,所得的结果与本文所得的结果具有相似性,说明本文研究具有重复性,可信性比较高。

综上,在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过程中使用发展性照顾原则,使用人性化的护理,能够促进早产儿的体重的增加,延长睡眠时间,增加摄入奶量,减少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付仕强,陈伟明,于利,何春.早期综合干预对早产低体重儿生后早期追赶生长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06):195-197.

[2]廖秀春.早产超低出生体重儿PICC应用的对比及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5):231-232.

[3]韦凤莲.早产低体重新生儿24例的优质护理[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4,7(01):71-73.

[4]高润虹,杜小群,陈妙玲.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康复出院后的延续护理与观察[J].吉林医学,2014,35(18):4069-4070.

[5]彭祖菊,刘代娟.早期护理干预对低出生体重儿的效果观察[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7,14(03):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