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场景应急演练在空管工作中的重要性分析

/ 2

复杂场景应急演练在空管工作中的重要性分析

李国旭

四川省机场集团有限公司攀枝花保安营机场

1应急演练在空管工作中的重要性

近年来,民航事业发展迅速,无论是机场的数量还是飞机的数量都有大幅度的提升,在给交通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增加了航班空运的复杂性。为了保证航班航空在安全的环境下顺利进行,就需要能够应对复杂的场景,进行妥善的分析与控制。航空管理中,应急管理贯穿在空管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当中。各种突发事件的发生,都可能会对航空安全造成威胁,产生严重的影响,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使正常的空中交通服务无法正常进行。空管工作中出现的不正常、不安全事件可能会形成或者引发突发事件。因此需要采取应急措施来应对这些可能存在的自然灾害、或者是设备失能、或者社会安全等问题。

复杂场景的应急演练,旨在提高空管中的应急能力,建立健全应急法律、法规,完善预案体系。其中应急预案的有效衔接是关键的部分,而指挥协调工作是核心部分。做好复杂场景下的应急演练,就是要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通过演练,暴露出应急预案、应急程序以及组织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从而在实际的运行中弥补应急管理中设备、人力及通信等应急资源的不足,提升运行部门与人员之间相互协调的能力,不断地加强职工和管理人员对于复杂场景的应急思维以及处置事故的能力。

2空中交通管理复杂性的分析

①管理的过程中,人员的影响因素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因为空管工作人员的能力对于工作的成效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管理人员的心理素质决定着相关工作的实施,如果工作人员因工作量大无法坚持下来,或者在工作中出现困难从而表现出消极很可能会引发出安全事故。管理人员的身体健康对于工作效率及效果的影响很大,如果出现身体不适工作效率必然会出现下滑的趋势。有些管理人员忽视平时的学习积累,仅凭经验办事,缺乏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责任心。

②航空交通管理设备日益向自动化水平发展,设备更新换代较快,更利于交管工作的便捷性。然而管理队伍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制能力与现实需求还距有一定的差距,对于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只停留在皮毛上,并没有掌握其真正的理论和维修技术。如果设备若出现问题,所需的修复时间也会加长,从而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③管理的环境越来越复杂,夜间为保证航班的正常起落,会采用强光照明,结果内外部出有显著的差异,工作人员容易有不适应的感觉。另外,机场的噪音较大,工作人员长时间自在这种环境中容易在听觉和视觉上受到影响。受工作性质的影响,管理员经常熬夜,精神和体力都容易疲劳,从而精神不集中,影响到管制指令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复杂场景应急演练中存在的问题

3.1职责划分不明确

应急处置的职责分散于民航的各个部门,从而在管理时会有多方同时进行的现象,且每个级别的管理部门有各自制定的预案,但彼此之间却属于独立运行的,应急预案的结构设置不统一、形式复杂多样、缺乏相互的衔接、开不成相互的协同。这就会造成在演练过程中,出现应急处置时,可能会存在跨区域、地区、单位或者多部门的特点。

3.2应急演练的协调难度大

随着近年来航空业的快速发展,空中交通管理已出现明显的不堪重负。空中交通不只是民用飞机运行,还存在军航的飞行区域,且时间存在不确定性,在进行训练或者执行任务时,飞行的高度层所占用范围大、持续的时间长,且高度间变化灵活,因此民航飞机在飞行中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如果信息流转中出现一点儿偏差就会造成冲突事件的发生。而民航空管工作中只能在民用航空器使用的空域内进行应急处理,对于灵活借用军航空域或提请军航空管接管指挥等方面则没有建立相应的应急处置协调措施。

3.3天气原因引发应演练效果不明显

由于天气原因造成的突发事件,只能靠高、精、尖的气象设备提供复杂的高空气象数据,从而提供给航空管制指挥,然后再做出正确的决策预案。然而实际上,空管应急处置中的气象设备引进较为滞后,技术的研发程度不高,在预警预报能力不足,所提供的气象参数并非都是十分的精确,对于管制指挥所提供的判断依据较为薄弱。所以,尽管天气的因素造成的复杂场景较多,但实际上的演练效果却并不明显。

3.4应急设施设备无法实现持续的应急备份

系统外的风险会造成管制服务的中断,而此时空管无法对演练提供应急支持。现行的空管应急设施设备的配置主要是为预防自身发生故障,关注的是设备应急,而对于复杂突发事件下的空管应急服务保障考虑的不多,因此这种小差异可能会造成应急设备关键时刻不能支持空管应急处置的后果。

4完善复杂场景空管应急处理的对策建议

①建立起空管应急处置统一、规范的组织体系,明确层级的职责及权限,对于相关的事故及违规的行为进行彻底的清查,落实到责任。同时,建立起统一、规范的应急预案,方便各地区、省级应急预案间的衔接,并为加强执行力构建出严谨的工作环境,明确工作细则,培养工作人员的责任感。

②提高空中资源的使用效率,灵活管理体制,通过统一的规划、分别实施、加强统筹,实现军民科学的航空布局以及运行信息的相互联通,尤其是在复杂场景下的应急,要协商好空域的借用,在民航失去指挥的能力时,军航空管能够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支持,提高彼此之间的协同运行水平。

③制定科学的航班时间表,保证空中交通的路线趋于合理性,使航班能够在特定的时间内完成飞行,提高空中通道的效率。保证应急预案与航班表的相互匹配,如果在空中交通的过程中,出现无法完全避免的复杂场景,可利用应急预案来降低事件的负面影响,使空中交通管理的质量得到保障。同时要引进先进的雷达设备进行飞行路线及轨迹的跟踪,促进航班的优化管理。

④引进先进的探测技术,对于航路区域内的危险天气实现自动化的告警。同时进一步推进探测技术对于进出港全过程的风声监测预警、高密度且天气复杂机场开展大雾及低云探测应用,雷电多发枢纽机场开展雷电探测应用技术,实现集合天气预报预警能力的提升,并加强机载实时气象数据的利用。

⑤加强空管相关人才的培养,使管理工作的质量及整体水平得到相应的提升,可以引进专业复合型人才,带动整支管理队伍的专业素质及综合素质,使其相关工作能够按预期目标顺利进行。

⑥政府及相关的管理部门,要从宏观上对空管工作进行调控,进一步完善监管体系,并把共纳入到规章制度的范畴中去。同时,内部要建立起有效的监督机制,通过评估、考核等发现管理当中的问题并给予纠正。逐步实现自我安全审核体系,以促进空中交管工作能够顺利地进行。

参考文献

[1]王新语,马迎.军民融合提升空管应急处置能力策略研究[J].中国市场,2017(15):167-168.

[2]王浙军.空管协同应急管理机制研究及系统实现[D].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2016.

[3]李朝辉.关于空管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一些浅见[J].科技与企业,2013(2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