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配网自动化建设及其配网规划的应用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2

乡镇配网自动化建设及其配网规划的应用探讨

车玉奎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曲靖马龙供电局云南曲靖655100)

摘要:电是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是由于用电量增加,机械设备负荷老化严重,配网规划显得尤为重要,将更多先进技术应用于配网规划中,实现配网自动化,有助于进一步提高配网规划质量,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关键词:乡镇;配网自动化;规划;应用

1配网自动化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配电网的覆盖面积随之快速扩大,用户对电能质量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各地乡镇应积极开展配网改造,进一步改善配电供电网架结构,为实现配网自动化奠定基础。配网自动化充分利用通信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构建起自动化管理系统,对配电网各类信息进行集成管理,实时监测、保护、控制配电系统正常运行,从而保证配电网始终处于最优运行状态。配网自动化不仅能够改善供电服务水平,提高配电系统管理效率,而且还能够缩短故障处理时间,降低运行维护成本,保障电力系统经济目标的实现。当前,我国配网自动化集成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和GIS功能,建立了配网管理系统、停电管理系统、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电压管理系统、故障诊断系统等,从而为配网调度自动化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2配网自动化现状

2.1配电网络设施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地区持续保持着配电运行的稳定性,但是由于一些配电网施工较早,且采用架空模式进行施工,导致配电网络设施建设不完善,给地区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很多乡镇通信和信息自动化水平低,通信手段多以电力载波或微波为主,只有局部使用光纤,抗干扰能力较弱,可靠性不高。二是乡镇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配电网线路逐步增多,架空线路会导致配电网线路线缆缠绕错乱,增加配电网电路运行维护和故障抢修的难度。

2.2自动化通信模式

在配网自动化系统中,通信网络是连接配电主站、配电子站以及各终端的平台,能够快速搜集终端的参数信息,为自动化管理提供可靠信息。配网自动化通信网络主要包括以下三种:一是光纤通信网络,这种通信方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光纤通信网络建设初期需要投入大量建设资金;二是无线通信网络,虽然这种通信方式无需在建设初期投入大量资金,但是却在后期运维中需支出较高的维护费用,所以无线通信网络建设仍需要深入研究是否应当广泛推广使用;三是中压载波通信网络,这种通信方式应用较少,其是否具备安全性、稳定性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3乡镇配网自动化建设及其配网规划的应用

3.1建设目标

乡镇配网自动化建设要结合乡镇现有系统和电网结构,确定切实可行的建设目标,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实现配电网运行状态监控。配网自动化要整合乡镇现有的系统数据,解决各系统独立运行问题,建立起各系统数据的逻辑关系,集中监控电网运行状态,快速准确预判可能出现的运行故障,保证电网运行的可靠性。

(2)辅助故障定位。配网自动化要解决当前线路初步判断故障范围大、抢修时间长等问题,通过快速分析收集到的数据,发挥辅助定位故障发生区域的作用,大幅度提升故障处理的时效性。

(3)保证供电安全可靠。计划性停电是电网检修采取的必要措施,需要汇总各系统数据,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在综合考虑停电区域内用电负荷分布情况、经济效益指标和社会成本指标等因素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决策。但是,现有乡镇配网管理系统不具备综合分析停电信息的功能。这就要求配网自动化系统具备分析现有电网结构,以及“先算后停”的功能,进而提出科学合理的停电方案。

(4)挖掘电网数据应用价值。目前,乡镇配网管理系统主要在各系统内部进行应用,未能做到对电网数据的深度应用。所以,配网自动化建设要重点解决这一问题,在建成大数据库后能够对各系统的数据间关系进行深度挖掘,准确预判各类运行故障,结合历史积累的数据信息,分析乡镇电网发展存在的利弊,为配网规划提供辅助决策。

3.2实现配网自动化

配网自动化建设通过集成调度系统、电压监测系统、故障定位系统、计量自动化系统、断路器后台系统等各个系统,实现对数据信息的及时采集,并分析利用数据信息保障配网处于可靠运行状态。配网自动化的实现需要重点建设以下系统:

(1)调度自动化系统。计量自动化监测系统将监测到的配变失压或复压信息及时传输到调度自动化系统,由调度自动化系统自动统计配变停电时间内的损失负荷,计算供电可靠率,最终确定中低压用户的停电时间。在这一过程中,计量自动化监测系统需要向调度系统提供配变失压、复压信息,如失压或复压时间、配变以及所属馈线等信息。

(2)故障指示系统。该系统能够在线路发生故障时将故障信号及时发送至配网调控中心,由调控中心根据故障信号对故障发生的范围进行确定,通过远程遥控的方式迅速将临近故障点的智能断路器切断。如若临近故障点的断路器是普通断路器,不具备遥控功能,则调控中心要先断开距离故障点最近的智能断路器,再派运维人员到故障事发现场,对普通断路器进行手动切断,而后再通知调控中心重合上智能断路器,及时恢复未出现故障区域的正常供电。

(3)电压监测管理系统。该系统需对接调度系统,为调度系统及时提供电压监测点的电压数据信息,实现与调度系统的信息共享,为调度系统制定调度方案提供可靠数据支持。

(4)智能断路器系统。该系统要实现与调度系统的无缝对接,调度人员在操作调度系统时,能够通过点击主接线图直接获取配网断路器图,对断路器是否处于最优运行状况进行检查,同时对线路节点上的电压和电流进行监控。在处理故障过程中,可以通过远程遥控智能断路器的自动跳闸或重合闸。

4优化系统结构

主站是乡镇配网自动化建设的重要结构之一,必须保证主站的后续功能完备。由于配电网反馈控制点每天均在持续着变化,所以必须保证主站系统同步更新反馈控制点的变化数据,及时录入配电网变化信息,避免配网管理系统存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为此,在建设配电自动化系统时,要进一步优化系统结构,使各系统协同运行,能够同步更新相关数据,避免因信息获取不及时而引发事故,保证供电运行的可靠性。乡镇配网自动化建设可采取分层建设方式,逐步建设现场设备层、区域集结层、配电自动化控制层,并将控制技术、电子电力技术、微处理机技术等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到配电自动化建设中,消除供电短时中断、电压波动、各相电压不对称等现象,从而提高供电质量,为用户提供高层次的供电服务。

总结:

总而言之,配电自动化建设是配电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仅能够提高供电可靠性,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供电服务,而且还能够降低电网运维费用,保证电力系统实现经济效益目标。为此,乡镇要加快配网自动化建设,做好配网规划工作,结合乡镇配电网络设施和通信模式,建成可靠性强、运行效率高、功能完备的配网自动化系统,为乡镇发展提供优质电能服务。

参考文献:

[1]魏龄.馈线自动化与地理信息系统在农网改造中的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4.

[2]何恩锋.基于项目管理的配网自动化工程规划与建设[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1):85-87.

[3]邵明洲.浅谈配网自动化系统规划及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J].机电信息,2015(11):105-107.

[4]洪海强.配网自动化及其三遥功能的实现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121-123.

[5]雷敬轩,张益嘉.浅析南宁供电局配电自动化的运维管理[J].广西电力,2015(12):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