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中风的综合防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中医对中风的综合防治

俞智飞

俞智飞(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雅畈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浙江金华321051)

【中图分类号】R25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3-0150-02

中风病指因阴阳失调,气血逆乱,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引起的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喎斜;或不经昏仆,仅以半身不遂,口舌喎斜,言语不利,偏身麻木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1]。中风起病急骤,凶猛迅速,“善行数变”,“变化莫测”,故名“中风”。按中医理论,中风包含出血性和缺血性脑血管病,均属危重病证范畴,具有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最高的三高特征。随着人口城市化及老龄化,生活压力的增大及饮食结构的改变,中风发病率不断增加,给病患及家庭带来巨大的身体、心理痛苦,也让社会医疗保障承受巨大考验。目前认为中风的发生主要是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瘀,直冲犯脑,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2]。中医在长期的诊疗过程中,讲究辨证论治,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有着显著的优势,归纳阐述于以下几方面。

(一)未病先防,抓先兆,早发现,早治疗

二千年前《黄帝内经》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提出了未病先治。中医的“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及既病防变,未病先防着眼于“防”,在疾病爆发前即人为加以预防,避免或减少机体疾病的产生,即《千金要方•养性序》“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中风发病突然,但在发病之前常常有着各种预兆,为中风防治提供了宝贵的早期干预时机[3]。这预兆即中风先兆,是中风病发病之前患者所出现的某些症状以及检测时发现的某些异常指标,这些症状往往突发,历时短暂并可自行缓解,但反复出现,易为人们忽视[4]。如行为动作上的改变(头痛、眩晕、耳鸣、眼花、肢体麻木等)、脉象弦硬及生化指标异常(如血压、血脂、血糖偏高等)。单一症状出现并不能诊断为中风预兆,须结合患者自身的各种高危因素,如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一旦出现“五个一过”:一过性头晕;一过性头痛;一过性视物不清;一过性言语不利;一过性肢体麻木,即为中风预兆,需立刻就医[5]。

中风先兆分三种证型,肝阳上亢型、气虚血滞型和瘀痰阻络型。肝阳上亢型多因肝肾阴阳失衡,如肝阴不足,肝之阳气就会急剧上升,人就会面红耳赤、头涨头痛、急躁易怒,在西医上常表现为高血压[6]。按虚实又有两种,肝肾阴虚,是肾阴亏虚,阴虚阳亢,风痰夹火,络脉痹阻所致,可用肝息风汤或天麻钩藤汤;肝阳暴涨,即阳升风动或风火相济之证,实属标实本虚,阳盛阴虚,故滋阴补阳,养血柔肝,采用滋润药材如菊花、木瓜、血藤及枸杞子等。气虚血滞型多因过劳伤身,气虚而血不运,清阳不升而浊阴不降,络脉受阻,常发展为脑血栓,在治疗上常加重黄芪以大补元气,可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瘀痰阻络型常见胸闷、头晕、痰多而苔厚,脉弦滑,多因聚湿成痰,血行不畅而发病,可用桔梗等舒痰通便药材,以降低血压,舒畅血运、脉络[7]。

(二)既病防变,抓关键,早通腑

《灵枢•逆顺》上说:“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疾病早期是治疗的黄金时段,早期阶段的积极治疗,对中风来说至关重要,直接影响转归及愈后。根据病位深浅,中风由轻至重分为先兆、中络、中经、中腑、中脏五阶段,体现了中风病情发展过程。各阶段都有其病理特性和证候特征,中腑最为关键,有承上启下的作用[8]。而通腑法运用药物荡涤胃肠,通泻大便,引邪外出,推陈出新,以达到扶正祛邪之目的[9],常用生大黄、元明粉之属,如不能内服,亦可灌肠。此法一通降阳明胃腑,使实热邪浊随大便而去;二泻下阳明之力,上病下取,使血气下行,气血得降,痰热消散,气血调顺;三硝黄通导腑气之力祛痰化瘀,清热解毒,推陈出新,达开窍醒脑、神明复用之目的;四急下存阴,邪去正安[10]。《素问•五常政大论篇》“气反者,病在上,取之下”指出上病下取,中风病位在脑,通腑法治在胃肠,正切合上病下治。有报道称在中络、中经时在辨证方药中加用通腑药,可防病势向中腑发展;在中脏时运用通腑药,可减轻或防止中风之变证如厥脱、呃逆、吐血、便血等[11]。

(三)辨证论治,中西医互补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既辨病又辨证,但主要不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证”的区别。根据证的不同,中医发展出不同的中风理论及治疗方案,目前主要有活血化瘀法、清热解毒法、化痰通腑法、醒脑开窍法等,有着较好的疗效[12]。刘河间提出中风存在玄府闭塞,气血不通,神机不遂的病机,强调宣通玄府,开发郁结,援立小续命汤开通玄府、治风活血,三化汤畅气行血、通腑开玄[13]。缪晓路等根据中风“痰瘀互结,腑实为常候”的病机共性,以传统阴阳为辨证总纲,按照患者体质不同进行归类总结,发展出简化的阴类证和阳类证辨证,体现了中医的辨证论治,并在临床试验中得到证实[14]。中风临床用药上应注重对症用药,充分考虑患者的各自的体质及病情的不同,分清轻重缓急,重视化痰通腑,根据患者具体兼夹病证随机化裁,灵活应用,防止轻病重治或重病轻治。

同时结合中西医各自的优点与长处,通过西医理化检测及仪器检测,能帮助我们迅速明确病因;在治疗中标本兼治,既应用中医的整体观念,重视人体整体体系的调节,从根本上缓解病情;亦根据病患的具体病情对症治疗,如急性中风病病人持续头晕,发现颅内压异常增高,既可使用甘露醇降低颅内压,同时加服健脾和胃的中药,在疗效上形成协同作用,减少西药用量和不良反应[15]。

(四)改善愈后,提供病患生存质量

中风病人常遗留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等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系本体先虚,阴阳失却平衡,气血逆乱,痰瘀阻滞,肢体失养所致,属中医“偏瘫”、“偏枯”、“偏废”等病证范畴,分气虚血瘀、肝肾亏虚、脾虚痰湿等证型[16]。中医对中风后遗症康复有着丰富而独特的医疗手段。卜平等依据名家医案回顾性总结和临床前瞻性观察,对《金匮》“但臂不遂此为痹”的观点提出了新理念,指出但臂不遂属于小中风,按肝阳基张、痰湿奎滞、气虚血癖论治,全部获效[17]。夏水潮对中风脑损害引起的帕金森氏综合征及规律性咀嚼不止等症,从风、痰、癖、虚入手辨治,疗效显著。舌针、经络导平仪治疗、推拿、气功等对失语及语言不利等疑难杂症亦有不同程度的疗效,临床试验表明中医对中风的并发症及后遗症疗效优于单纯西医疗法[18]。

结语

作为风、痨、臌、膈这四大重病之首,中风为世界公认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迫切需要更为完全有效的防治方法。中医在安全性上具有西医方法无可比拟的优势,注重标本兼治,运用中医辨证施治及针灸方法等中医综合干预治疗,结合西医一些先进技术手段及理论,在中风防治上取得了较好疗效,显示出较强的优势。今后,当不断继承、发掘、完善中医医学理论,并充分运用到中风的防治中,以造福人类。

参考文献

[1]董玉清,王怀伦.刍议中风防治[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8):1007-1008.

[2]闫智勇,张天娥.中风先兆的中医药防治概况[J].黑龙江中医药,1997(0).

[3]袁东运.中风先兆的防治[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0).

[4]郑超英.中风先兆辨治探讨[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9(0).

[5]杨万章.中风危险因素调控的系统思维[J].医学与哲学,1992(2):4-6.

[6]王宝光.中风病防治的临床近况[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1(0).

[7]许成华.中风先兆的防治[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0).

[8]夏期海,周家滨,岳煜.中西医结合防治中风复发的综合对策──附86例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0(2):4511-4512.

[9]谢珊芳,梁辉.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0(10).

[10]张兆云.中医药防治中风病信息撷精与分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7(0).

[11]龚道华.中医治未病思想防治脑卒中探析[J].湖南中医杂志,2011(0).

[12]段飞茹,王志勇.论中医治未病理论在中风防治中的作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6):100-101.

[13]刘丹丹,佟欣,寇吉友,等.针刺对脑梗死后假性延髓麻痹患者吞咽功能重塑的影响(英文)[J].JournalofAcupunctureandTuinaScience,2012(1).

[14]芦佳.运用中医“治未病”理论防治中风先兆[J].内蒙古中医药,2012(0).

[15]许占毅.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治疗脑卒中后遗症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5):50-51.

[16]张贵玉.逐瘀化痰清脉汤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2(3):365-366.

[17]卜平,许茂荣.“但臂不遂”论中风——附68例分析[J].辽宁中医杂志,1990(4):1-4.

[18]蒙缜之,黄岑汉.从中医“治未病”理论的角度探讨中风先兆的防治[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