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与输血安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2

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与输血安全分析

夏米斯努尔.米尔卡米力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输血科夏米斯努尔.米尔卡米力

关键词:输血检验;质量控制;安全分析;血型实验室

[中图分类号]R45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2-CR

输血作为临床上常用的救治方法,在治疗和抢救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输血的安全性可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务必要保证输血的安全性。但是输血的安全性往往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是最重要的因素[1]。血型实验室的输血检验工作包括采集血液标本、血型鉴定以及配血等,任何一个步骤出现疏漏都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的威胁[2]。因此,临床上要积极寻找到有效的措施,加强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管理,减少事故的发生率。基于此,文章分析研究了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措施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1200例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需要输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调查患者的相关资料。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600例。对照组中男性为260例,女性为340例,平均年龄为(38.82±7.43)岁;研究组中男性为265例,女性为335例,平均年龄为(39.10±6.34)岁。研究组和对照组在性别和年龄方面均具有可比性(P>0.05)。两组患者入院前均经过临床诊断需要进行输血治疗。该研究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时患者本人已签署治疗方案同意书。

1.2方法两组采用的输血检验方法相同,采用全自动血型分析仪鉴定Rh血型和ABO正定型,并且采用试管法鉴定ABO反定型;采用主凝胶实验配血系统进行交叉配血实验。检验涉及操作均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

1.2.1对照组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实验室检验质量管理,具体包括了解供血者资料、核查患者血液情况、仔细检验血液包装袋和血液标签等,核查无误后将血液入库保存,保存过程采用常规的质量管理。

1.2.1研究组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方法。研究组采用质量控制与输血安全细致管理,具体为在常规检验质量管理的基础上添加以下内容:①输血前详细记录献血者的信息,检测谷丙转氨酶、梅毒抗体、乙肝表面抗原和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等,以便保证血液的质量,避免发生交叉感染的情况。②在采集血液标本和标本运输过程中,务必严格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管理,避免标本发生稀释或溶血。③严格检查测定血型的检验试剂具备生产文号且未超过有效期,操作时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在对患有蛋白异常、肝病等特殊疾病患者的血型进行鉴定时要采用洗涤红细胞的方法,同时采用正反定型。若正反定型结果不合,必须要全部重新实验。

1.3评价指标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输血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具体包括血型、配血、输血不良反应问题。

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资料采用SPSS18.0系统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并用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对照组血型事故发生3例、配血事故发生4例、输血不良反应事故发生3例,事故总发生率为1.67%;研究组未发生血型事故和配血事故,仅发生1例输血不良反应事故,事故总发生率为0.17%。由此可知,研究组的安全事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对照组和研究组输血安全事故发生率比较分析(n,%)

组别总例数血型事故配血事故输血不良反应事故安全事故总发生率对照组6003(0.5)4(0.67)3(0.50)10(1.67)研究组6000(0)0(0)1(0.17)1(0.17)χ2----5.987P----0.008

3讨论

输血在临床上最为常见,是救治病患的重要措施,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输血工作过程复杂、环节较多,忽视任何环节都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必须要加以重视。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是保障输血安全的最重要的措施,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证血液的安全和质量。为此,医务人员要能够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操作要领,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尽量避免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要实时监控患者的输血适应情况,患者病情若得到有效控制则可以酌情较少输血或不输血[3]。

本研究选取1200例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需要输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调查患者的相关资料。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6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实验室检验质量管理,研究组采用质量控制与输血安全细致管理,结果表明,研究组的输血安全事故发生率为0.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进行质量控制可以提高输血的安全性,有效减少输血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应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许慧,王昌壁.质量控制在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8):298.

[2]董明环,夏冬.血型实验室的输血检验质量和输血安全控制探究及对凝血因子的影响分析[J].中外医疗,2019(1):171-172,178.

[3]姜勇.输血科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与改进建议[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10):132-133.

document.getElementById('cnt-ad').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