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天门市居民死因监测分析报告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2015年天门市居民死因监测分析报告

范彩容

(湖北省天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天门431700)

【关键词】死因;监测;构成

【中图分类号】R1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3-0227-03

居民病伤死亡原因统计是一门研究居民死亡原因及其规律性的学科,国际上都用死亡资料来反映一个地区的居民健康状况和卫生状况,同时也间接反映了社会、经济、文化及生物物理因素对居民健康的影响。现将天门市2015年居民死因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1.监测结果摘要

1.1人口资料分析

天门市2015年年底人口数为1445899人,其中男性747429人,女性698470人,男女性别比为1.07:1.2015年全市出生人口数是15828人,死亡人口数为9000人,出生率为10.95‰,死亡率为6.2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73‰。男性出生人数为8780人,死亡人数为4889人,出生率为11.75‰,死亡率为6.54‰,男生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21‰。女性出生人数为7048人,死亡人数为4111人,出生率为10.09‰,死亡率为5.8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23‰。男女出生性别比为1.25:1,男女死亡性别比为1.19:1。

1.2主要卫生指标

1.2.1期望寿命:2015年全市人口平均期望寿命是74.77岁,男性为73.40岁,女性为76.29岁。

1.2.2老年系数:2015年全市老年系数是9.08%。

1.2.3婴儿死亡率:男女合计为5.45‰。男性为8.47‰,女性为2.24‰。

1.3全人群死亡情况

1.2.1总死亡率2015年天门市死因监测点总死亡率为6.22‰。

1.2.2死因顺位2015年天门市前十位死因依次为心脏病、肿瘤、脑血管病、伤害、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其它循环系统疾病、围生期疾病。前十位死因占总死亡的98.68%。

1.2.3不同性别死亡情况2015年天门市男性死亡4889人,死亡率为6.36‰,女性死亡4111,死亡率为5.86‰。男性前三位死因依次为肿瘤、心脏病和脑血管病,男性首位死因肿瘤死亡率为172.46/10万,占男性总死亡的26.37%。女性前三位死因依次为心脏病、脑血管病和肿瘤,女性首位死因心脏病死亡率为195.43/10万,占女性总死亡率的33.20%。

2.资料与方法

2.1监测资料来源

2.1.1死因资料:2015年天门市33个死因监测点的死因数据均已实行网络报告,死因资料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平台的死因监测报告信息系统下载。

2.1.2人口资料:人口数据主要来源与天门市统计局,出生人数采用妇幼部门统计数据进行对比调校。

2.2分析方法

2.2.1死亡原因分类方法:死亡原因采用ICD-10编码,疾病类别采用卫统8表《居民病伤死亡原因报表》分类,大类疾病分析采用WHO分类标准。

2.2.2统计方法:Deathreg2005死因统计分析软件,excel软件进行计算及统计分析。

3.死亡原因分析

2015年全市共收集死亡案例9000例,死亡率为6.22‰;男性4889例,死亡率为6.54‰;女性4111例,死亡率为5.86‰。随年龄的不同死亡率的差距很大,0~14岁年龄组死亡率最低为0.62‰,但较2014年有所下降;65岁以后死亡率呈急剧上升趋势为49.47‰,占全部死亡数的72.18%;各年龄组之间男性死亡率均高于女性,15~44岁年龄组男大女性,约是2.17倍。

3.1全人群死因顺位

2015年天门市前十位死因依次为心脏病、肿瘤、脑血管病、伤害、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其它循环疾病、起源于围生期疾病;小计8881例,占总死亡的98.68%。

3.2三大类疾病死因分析

三大类疾病中主要以慢性病(除感染性、母婴、伤害和死因不明的其他所有疾病)死亡为主,共计死亡7552例,占总死亡的83.91%,死亡率522.30/10万,损伤中毒死亡1240例,占总死亡的13.78%,死亡率85.76/10万,感染及母婴疾病死亡196例,占总死亡的2.18%,死亡率13.56/10万。男性慢性病死亡率是女性的1.10倍,男性损伤中毒死亡率是女性的1.21倍。

3.2.1主要慢性疾病的死亡分析

3.2.1.1心脏病2015年天门市心脏病死亡数是2589例,死亡率为179.06/10万,占全部死亡人口的28.77%。男性心脏病死亡数为1224例,死亡率为163.76/10万,占男性死亡人口的25.04%;女性心脏病死亡数为1365例,死亡率为195.43/10万,占女性死亡人口的33.20%。44岁之前死亡率很低,44岁以后死亡率缓慢增高,70岁是一个拐点,死亡率快速增高。

3.2.1.2脑血管病2015年天门市因脑血管病死亡的人数为1961人,死亡率为135.62/10万,占全部死亡人口的21.79%。男性脑血管病死亡人数为1018人,死亡率为136.20/10万,占男性死亡人口的20.82%;女性脑血管病死亡人数为943人,死亡率为135.01/10万,占女性死亡人口的22.94%。44岁之前死亡率很低,44岁以后死亡率缓慢增高,70岁是一个拐点,死亡率快速增高。

3.2.1.3肿瘤肿瘤是2015年天门市死因监测的第二位死因,死亡2005例,死亡率为138.67/10万,占全部死亡人口的26.37%。男性肿瘤死亡1289例,死亡率为172.46/10万,占男性死亡人口的22.28%,女性死亡716例,死亡率为102.51/10万,占女性死亡人口的17.42%。

居前五位的恶性肿瘤依次是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肠癌,共死亡1499人,占恶性肿瘤总死亡的74.76%。与去年比,食管癌从第五位上升到第四位,肠癌从第四位下降到第五位,其它肿瘤排位和去年没有差别;男性前五位恶性肿瘤与全人群相同,白血病死亡率还是和去年一样略高于女性,其余略有不同,男性前列腺癌从去年的第十位以下上升到第九位;女性乳腺癌、宫颈癌有所上升,宫颈癌由去年的第八位上升到今年的第五位。

3.3伤害

伤害是2015年天门市死因监测人群的第四位死因,死亡1240人,死亡率为85.76/10万,占全部死亡人口的13.78%。男性损伤中毒死亡541人,死亡率为93.52/10万,占男性死亡人口的14.30%。女性因损伤中毒死亡541人,死亡率为77.46/10万,占女性死亡人口的12.70%。男性损伤中毒死亡率是女性的1.29倍。

前五位伤害类型为自杀、运输事故、淹死、意外跌落、其它意外事故和有害效应,共死亡1196人,占伤害总死亡人数的96.45%。女性伤害前五位伤害类型和总的一样,男性略有不同。

3.3.1自杀自杀是伤害的第一位死因,共死亡643人,占损伤中毒死亡的51.85%。男性自杀死亡304人,女性自杀死亡339人,女性自杀率略高于男性自杀率,总体和去年有所下降。

3.3.2运输事故运输事故是伤害的第二位死因,共死亡323人,占伤害死亡的26.05%,男性死亡225人,女性死亡98人,男性死亡率是女性的2.30倍。

4.监测的质量控制

2015年通过运用网上数据质量通报、网下工作督导,开展专题质量等多种方式,全面加强质控措施,保障全年监测数据质量。2015年举办了一期全市死因监测培训班,培训范围覆盖全市所有乡镇和社区,对死因监测工作规范,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要求,ICD10编码技术,死因网络报告系统介绍等内容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培训。

5.小结

5.12015年天门市死亡病例报告总数为9000例,粗死亡率达到6.22‰。以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为主的慢性病仍是危害居民身体健康的前三位死因,肺癌排在肿瘤死因的第一位,这反映出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均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慢性病的防治工作成为一个新的挑战,结合慢病示范区的创建活动,全面开展以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恶性肿瘤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防控重点,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专业机构支持,全社会参与的综合防控机制,构建政府,医院,医生,患者四位一体的慢性病管理模式,大力开展慢性病的健康宣传力度,普及慢性病防治知识,力争把慢性病的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

5.2天门市2015年65岁以上老年人口构成比为9.08%,人口老齡化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伤害也是危害我市人体健康的重要因数之一,老年人自杀,儿童意外溺水,男性机动车事故等是较常见的伤害类型,应加强针对重点人群的重点干预。

【参考文献】

[1]陆艳,张永红,张钧,胡一河,周靖,2002-2005年苏州市居民死亡谱和减寿年数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7年03期.

[2]张玉芳,徐海燕,大庆市2007-2010年居民死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1你那06期.

[3]戴敏,毛德强,冯连贵,熊鸿燕,重庆市2010年城乡居民期望寿命及减寿情况分析[J].重庆医学,2012年06期.

[4]叶于梅,2009-2010年厦门市同安区五显镇居民死因调查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11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