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性血细胞分离单采术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2

治疗性血细胞分离单采术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分析

周香芹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总院)血液内科山东省济宁市272000)

[摘要]目的:探讨利用治疗性血细胞分离单采术采集恶性肿瘤、血液病等患者血细胞的临床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2014年5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0例患者行132次血细胞采集作为研究对象,积极做好采集前检查、化验等,并熟练操作血细胞分离机,妥善保护血管通路,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低血容量休克、过敏反应及低钙血症等不良反应,以及护理的对策。结果:132例次均达到了满意的治疗效果。患者出现肿胀、恶心和口唇麻木等不良反应的患者有9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9/90)。结论:采集前充分准备、采集中娴熟准确操作,并做到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及时处理机器故障,并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是提高治疗效果,确保患者安全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血细胞分离单采术;血液病;护理

本研究以我院2014年5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血液病、恶性肿瘤及免疫性疾病等患者90例的132例次血细胞采集为研究对象,观察和探讨治疗性血细胞分离单采术的临床不良反应及有效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我院2014年5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0例患者行132次血细胞分离单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56例,女性患者34例,年龄范围34~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7±3.5)岁。90例患者中,恶性肿瘤、血液病及免疫性疾病患者分别为82例、3例及5例。

1.2仪器材料我院采用美国Baxter公司生产的COBE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一次性使用血细胞分离器部分。其他所需材料有进血针、返血针、生理盐水、抗凝剂(血液保存液)等。

1.3操作方法规范安装一次性密闭式管道,而后据病人的不同情况,合理选择与使用血细胞收集程序、分离夹及收集夹。准备妥善后,将生理盐水对管道系统、ACD-A抗凝剂初始化,并参考患者的信息、检验结果输入参数。再然后,选取患者两条静脉通路,采用专用16-18号留置针,于肘正中、贵要或头静脉穿刺,建立采血与回输闭合式通路。静脉条件不适合建立时,则选择颈内静脉、股静脉或者锁骨下静脉置管,或者选择于双侧股静脉进行置管。在采血时,嘱咐病人适当制动肢体,将血液流速控制在35ml/min~55ml/min,循环血量控制在3000~5500ml,干细胞采集10000ml左右。操作过程中,密切监测和观察病人的临床症状、生命体征及出现的不良反应。

1.4统计学方法本研究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数据用百分率(%)形式表示。

2结果

2.1临床不良反应情况132例次血细胞分离单采术过程中,出现口唇麻木、血流量不足、腹胀及恶心、一过性心动过速、穿刺部位分别为8例、6例、3例、2例、1例,分别为8.89%、6.67%、3.33%、2.22%及1.11%。临床不良反应总例数有23例,占比为25.56%。

2.2原因分析采血过程中出现口唇麻木、血流量不足等不良反应,原因在于宣传不到位。具体原因为,钙剂补充不足;血细胞单采前,由于抽血化验不规范,导致血管破坏症状为局部淤青;也有患者精神过度紧张等原因。

3讨论

为了减少治疗性血细胞分离单采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需要做好临床护理,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有效的物品准备和环境准备。血细胞分离机台面需要根据规范,给予常规清洁、消毒,防止腐蚀,确保其处于性能正常的状态。对一次性使用血细胞分离器的有效期进行严格的检查,确保其处于有效期内,同时检查管路是否出现裂缝,管路是否有渗漏状况,包装是否完好;检查无菌生理盐水、复方枸缘酸钠(ACD-A)抗凝剂,是否存在沉淀或者絮状物。检查患者的床单、治疗巾、止血带及握力球等是否完备;单采室的环境是否清洁、是否安静。

二是血细胞分离机的操作人员需要严格执行规范,确保实施无菌操作,娴熟应用单采技术及消毒隔离技术。

三是患者的准备。在进行采血前,护理人员需要告知病人及其家属做好相关的准备,告知其采血的安全性、采血流程和注意事项,并与患者签订治疗同意书。血液采集前,根据医嘱对患者行常规血常规、电解质、心电图及凝血指标检查,以能够充分了解病人的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压积、白细胞计数等情况。嘱咐患者要进行充分的睡眠,注意保暖,防止受凉,避免感冒。在饮食方面,嘱咐患者多进食清淡,富含铁、钙饮食,并且禁食蛋黄、牛奶和油腻性食物,从而确保血液采集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四是血液采集中的护理。采集中护理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指导患者积极配合,提高采集的依从性;(2)密切观察机器运行情况,确保机器运行正常;(3)三是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避免患者生命体征出现较大的波动,以确保患者生命体征变化。(4)观察穿刺处有无渗血,保证采集及回输血流通畅。

综上所述,在临床血细胞采集中,治疗性血细胞分离单采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且效果理想,是一种相对较为先进和安全的血细胞分离单采术。但是在血细胞采集中会出现不良反应,为了减少患者的临床的不良反应的发生,需要密切的临床观察,并及时处理各种不良反应,为后续的治疗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

参考文献:

[1]田兆松,王杰,张代亮.治疗性血细胞分离单采术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对策[J].中国输血杂志,2017,24(03):1123-1124.

[2]曹俊杰,裴仁治,江山等.捐献外周造血干细胞供体安全问题[J].健康必读杂志,2016,20(02):109-113.

[3]王晓杰,刘春刚,刘鑫鑫等.探讨捐献外周造血干细胞供体安全问题[J].临床问题研究,2017,18(02):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