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葛宁宁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科骨2科河北河间062450)

【摘要】目的:分析在掌骨干骨折患者中选取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计算分析对象选取为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我院参与收治的66例掌骨干骨折患者,以随机法分为参照组(n=33例,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和实验组(n=33例,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固定效果。结果:参照组掌骨干骨折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合计值、TAM评分与实验组比较,P<0.05,提示指标间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在掌骨干骨折患者中有利于改善治疗效果。

【关键词】微型钢板内固定;掌骨干骨折;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68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3-0130-02

掌骨干骨折一般是因直接暴力(打击、挤压)导致产生横断骨折或者粉碎性骨折的疾病。临床上需要采取合理措施对掌骨干骨折患者进行内固定治疗,避免影响掌功能[1]。评估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使用在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66例掌骨干骨折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本文纳入目标即为66例掌骨干骨折患者(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分组法即为随机法,每组收入患者33例。

参照组女性和男性之比是16:17,年龄取出范围处于20至64岁间,中位数值即为(36.54±3.28)岁;

实验组女性和男性之比是17:16,年龄取出范围处于21至65岁间,中位数值即为(36.98±4.32)岁。

比对两组掌骨干骨折患者基础信息,P>0.05,提示指标间无统计学意义。

纳入标准:与临床诊断掌骨干骨折标准相符合,患者与家属表明自愿签字认可,提交医学院伦理会得到认可。

排除标准:不能有效控制手部外伤感染患者、骨软组织严重损伤患者。

1.2方法

参照组开展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对患者手部创伤位置进行严格消毒,基于X线透视下经皮刺入钢针,确保钢针进入到患者骨折断端髓腔内,满意复位后置入钢针,保证钢针进入到患者掌骨基底部,基于X线引导下获得满意复位结果,将钢针针尾剪短,并且将皮外针尾进行弯曲,30至40天之后拔除钢针。

实验组开展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麻醉之后于患者上臂将止血带绑好,维持仰卧位姿势,将上肢充分外展,在手部背侧行弧形或者S形切口,对于粉碎性骨折患者,于两掌骨间行直切口,将骨折断端肌腱、神经、筋膜等进行游离;针对骨缺损患者,需要打通骨髓腔。骨膜剥离时对桡神经以及尺神经保护,充分暴露骨折断端后将淤血及时清除,松解瘢痕组织,必要的时候可切断瘢痕组织,确保可将掌骨干长度恢复,维持合理的生理弧度,及时冲洗创伤位置。复位满意后置入4至6孔微型钢板对骨折实施固定,置入钢板部位即为掌骨背侧、背外侧、背内侧,斜型骨折固定时应该维持垂直的骨折线与螺钉位置,对创面冲洗且关闭切口,放置引流管。

1.3观察指标

计算比较实验组与参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合计值、TAM评分。TAM评分可对掌心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判断,优即为手指活动度处于250至270°之间;良即为手指活动度处于210至249°之间;一般即为手指活动度处于190至209°之间;差即为手指活动度低于190°。

显效:经X线检查显示实骨折线基本消失且较为模糊,骨折位置不存在叩击痛,且存在较优的掌心功能恢复程度,手指能够正常进行活动,可顺利完成专项手部负荷测试;有效:经X线检查显示实骨折线基本模糊,骨折位置不存在叩击痛,稍微限制掌心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的手指活动,不能进行专项手部负荷测试;无效:经X线检查显示实骨折线清晰,骨折位置存在叩击痛,严重限制掌心功能,不能恢复正常的手指活动,不能进行专项手部负荷测试。

1.4统计学方法

66例掌骨干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输入至SPSS19.0计算软件包中处置,用率(%)阐明临床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P<0.05,提示指标间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计算比较实验组与参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合计值

参照组掌骨干骨折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合计值75.75%低于实验组的96.97%,P<0.05,提示指标间有统计学意义。

表1实验组与参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合计值计算分析

3.讨论

手部骨骼体积较小,数量较多、关节距离较小,具有较多的附属肌腱组织以及神经血管,手部骨折发生之后可对肌腱、血管以及神经进行累及,骨折存在比较复杂的移位情况[2]。掌骨干骨折之后可能在骨折端基于骨间肌与蚓状肌牵拉影响下出现背侧成角、侧方成角畸形、重叠移位等现象,应该及时进行牵引复位治疗,并且对骨折端实施固定治疗[3]。对掌骨干骨折固定时主要包括单纯螺钉、外固定架、钢针、微型钢板、微型钛板等方式,其中微型钢板存在固定牢、复位准等优势,可避免发生骨折移位或者旋转现象,促使及早恢复掌骨功能,早期愈合掌骨干,促使手部活动功能有效恢复[4-5]。如对患者实施外固定架固定治疗,十分容易发生手部关节僵硬现象。予以患者单纯螺钉或者钢针固定治疗,掌骨骨折移位现象发生率比较高,导致复位骨折端再次发生移位现象,破坏骨折端血运,损伤深软组织,导致手指重叠或者掌骨旋转畸形,引发手部肌力失去平衡,将手部力量降低[6]。

本文结果显示,实验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合计值、优良率对比参照组相关数值更高,P<0.05,提示指标间有统计学意义。证实,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可进行准确复位,可避免法旋转、移位等现象,且可牢靠固定,不需要外固定配合治疗,就能得到良好效果。

综合以上结论,将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使用在掌骨干骨折患者中相比较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更具优势。

【参考文献】

[1]周青.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J].西藏医药,2017(05):37-38.

[2]陈一凡,石健,李佳铭,等.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6):109-110.

[3]陈智,陈歌,尹一然.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Meta分析[J].重庆医学,2016,45(29):4095-4098.

[4]张建勇,贾勤奋.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疗效对比分析[J].医学信息,2016,29(16):175-176.

[5]张催,闻琴,甘心荣,等.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效果对比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24):46-48.

[6]曲野,刘立柱.微型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研究[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6,44(11):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