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YAG激光应用于皮肤科疾病中的治疗效果分析

/ 2

Ho:YAG激光应用于皮肤科疾病中的治疗效果分析

魏娟

(新疆哈密地区中心医院皮肤科新疆哈密地区839000)

【摘要】目的:观察Ho:YAG激光在临床各类皮肤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采取数字随机法将我院收治的210例皮肤疾病患者分成甲乙两组,分别给予其Nd:YAG激光与Ho:YAG激光治疗,观察两组效果。结果:乙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显著高于甲组的80.95%,且乙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也更短,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同Nd:YAG激光治疗相比,Ho:YAG激光在皮肤疾病治疗方面,效果更好。

【关键词】Ho:YAG激光;皮肤科疾病;治疗

【中图分类号】R7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6194(2015)02-0179-01

为具体探讨Ho:YAG激光在皮肤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文章抽选我院收治的210例皮肤疾病患者作为关系对象,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抽选我院于2013年3月~2014年11月收治210例皮肤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男130例,女80例,年龄均在12~76岁间,平均年龄为(39±4)岁。其中,尖锐湿疹70例,化脓性肉芽肿40例,蜘蛛痣30例,脸黄瘤20例,血管角皮瘤10例,脂溢性角化与皮脂腺痣等良性肿瘤40例,除了脸黄瘤与蜘蛛痣外,其余病症均经病理检查证实。随机将患者分成甲乙两组各105例,且两组在一般资料上无比较差异,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甲组患者应用Nd:YAG激光治疗,对乙组病患根据患者皮肤病症类型,给予其对应的Ho:YAG激光治疗。设备选用上海奥通公司产出的CO2激光治疗仪,点阵激光,锐利-250II型,而平均功率为2.5~60W,缝制能量为0.5~2.8J/脉冲,峰值功率是11kW,脉宽有250ms,而脉冲频率则在5~40Hz间,且激光束经光导纤维传输,柱型光导纤维的直径为500μm,外茎为2mm,指示光是650nm的半导体激光,功率是2.5mW[1]。具体治疗方法为:

(1)利用2%利多卡因对患者进行局部或是损害皮肤周围浸润性麻醉处理,结合病症类型设定好相关参数;

(2)蜘蛛痣、血管角皮瘤与脸黄瘤均采用热凝固法进行治疗,将Ho:YAG激光器的脉冲能量参数设为0.5J,脉冲频率设为5Hz,而平均功率设为2.5W,后用Ho:YAG激光器单光斑进行均匀的扫描照射,使损害处逐渐凝固变白,并避免损害到周边皮肤组织;

(3)脂溢性角化与皮脂腺痣等良性肿瘤,利用Ho:YAG激光器进行气化、凝固处理,调整好相关参数:脉冲能量为0.5J/脉冲,频率为5~15Hz,平均功率为2.5~7.5W,并联合CO2激光进行基底烧灼处理,确保烧灼深度的适中与创面的平整;

(4)尖锐湿疹与化脓性肉芽肿均采用Ho:YAG激光气化凝固治疗,其中,尖锐湿疹Ho:YAG激光激光治疗,不仅需要做好常规麻醉处理,对于肛门损害患者还需进行肛门括约肌麻醉处理,而冠状沟与尿道口损害,则需进行冠状沟阻滞麻醉处理,进而展开激光治疗,而相关参数设置为:脉冲能量为0.3~0.5J,频率为15~20Hz,平均功率是6~10W,待参数调整后,先采用热凝固法使损害部分皮肤逐渐凝固发白,后利用侧面气化法将损害部分局部变平,特别是对于体表巨大型的皮肤损伤,需用血管钳夹将基底上方损害逐渐凝固、气化,以此来避免出血,并加快损害气化;而对于化脓性肉芽肿患者,若其红肿与疼痛等急性炎症情况比较显著,则需在抗炎治疗后再行激光治疗,将相关参数调整为:峰值能量0.3~0.5J,频率在15~20Hz间,平均功率为6~10W,对化脓性肉芽肿瘤体进行照射处理,先用较低能量密度凝固损害,直至损害发白,后用侧面气化消融损害,并用75%酒精将表面碳化组织轻轻拭去,继续照射,直达基底面,后用光束对基底部位凝固封闭的血管进行气化处理;

(5)术后处理:术后,所有患者创面均使用3%硼酸溶液进行清洁处理,后抗菌素溶液或百多邦软膏进行外涂处理,借助人工细胞愈合膜或是艾夫吉夫生长因子等来促进创面的早期愈合,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7~10d,而对于创面较大,或是伴有糖尿病患者,需接受低功率半导体激光照射处理,功率密度设置在200~300cm2,1次/d,20min/次,连续照射5~7次,以更好的发挥出消炎抗感染、促创面愈合与减少渗出的效果[2]。

1.3疗效判定标准

结合患者治疗前后皮损改善情况进行治疗效果判定,若皮损消退超过95%,则为痊愈,若是皮损消退60%~94%,则为显效,若皮损消退30%~59%,则为有效,若皮损消面积小于30%,则为无效[3]。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得全部数据,均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8.0加以分析与处理。用(±s)代表计量资料,且用t检验;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若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发现,乙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显著高于甲组的80.95%,且乙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也更短,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如表1。

3讨论

在临床上,关于皮肤疾病的手术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切除、冷冻治疗与微波、激光治疗等几种治疗法。其中,关于激光治疗,早在1964年Fine等就展开了激光对于机体皮肤作用在病理上的改变与激光生物学效应等相关方面的研究,而临床上也在1968年开始应用激光技术。而后在1983年,Andersond等提出了“选择性光热解作用”,认为“当组织中诸如血红蛋白与黑素等靶色基的吸收峰同入射激光接近或是相向,而且入射激光的脉宽小于靶色基热弛豫时间,也就是靶色基温度减少50%所需时间,该激光就会选择性的对靶色基进行破坏,但其对周边正常组织热损作用却是比较小的,故可以起到无创伤治疗的效果”[4]。而在临床皮肤疾病激光治疗中,需要注意,不同靶色基,其吸收曲线也是有所不同的,故治疗过程中,需具体结合病症类型选择适宜的而波长的激光、适宜脉冲宽度与能量密度进行治疗,而CO2激光波长比较长,且当前又未研制出生可有效传输的光导纤维,故该法无法同内窥镜结合进行体腔内的手术,Nd:YAG激光治疗对组织热凝固损伤呈现出体积效应,故在那些对精度要求比较高的气化、切割手术中不太适用,多用于凝固止血手术中。故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就结合皮肤病症类型,被给予了不同参数设置的Ho:YAG激光治疗,结果显示,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显著高于Nd:YAG激光治疗组,且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更短,可见,结合患者皮肤病症类型给予其Ho:YAG激光治疗,整体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蔡咏柔.激光治疗皮肤血管性疾病的临床分析[D].浙江大学,2010.

[2]廖烈兰.脉冲激光在皮肤科的应用[J].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09,18(2):126-129.

[3]钟淑霞,李珊山,姚蕾,等.长脉冲可调脉宽1064nmNd∶YAG激光在血管性皮肤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7(1):147-149.

[4]AndersonR,ParrishJ.Selectivephototherrnolysis:precise

microsurgerybyselectiveabsorptionofpulsedradiation

[J].Science,1983,220:524-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