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分子生物学检验实验准备工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8-18
/ 2

浅谈分子生物学检验实验准备工作

徐峥褚美芬张晖

徐峥褚美芬张晖

(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310053)

【摘要】实验教学工作开展的好坏与实验准备工作密切相关。提高实验技术人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修养是重要前提,完善实验准备工作的计划性是实验教学取得成果的基本要素,学生参与实验准备是提高学生主动性的手段,与任课教师共同完成预实验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做好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和开放管理是实验顺利开展的保障。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检验实验准备预实验实验室管理

【中图分类号】R44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8-0094-02

分子生物学经过几十年的迅猛发展,已经成为了当代生命科学发展的前沿学科,并渐渐渗入到医学的各科领域中。随着近代医学的发展,分子生物学的理论与技术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1]分子生物学检验课程对于检验专业的学生是必修课程,理论与实验教学不分伯仲。实验教学是教学计划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教学的继续、深化、论证和补充,而且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2]高职高专检验专业的学生理论基础相对薄落,但是对实验操作能力培养要求却相应提高了,因此实验教学乃重中之重。而实验准备,作为实验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保障实验课顺利开展的关键,是实验教学取得成果的基石。

一、提高实验技术人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修养

为保证实验教学工作的顺利,实验技术人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首先需要积极准备实验,在资深实验师的指导下,对实验技能进行严格训练,努力提高自身实验技能;其次需要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争取每周完成4课时的理论听课。实验技术人员不仅要踏实做好每项实验准备工作,还要负责实验室的安全和各种大型仪器的维护和管理等,因此工作量大,这就要求实验技术人员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高度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爱岗敬业,立足本职,不辞辛苦,深入理解各项实验的内容和要求,提高业务水平。

分子生物学检验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这就要求实验技术人员不仅要掌握本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及实验操作技能,还要不断地学习本专业的新知识和新技术,为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和各种培训班的学习,活跃思维,接受新事物,深化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3]

二、完善实验准备工作的计划性

有计划、主动地做好工作计划不仅能保证分子生物学检验实验顺利开展,同时能使实验准备工作高效、准确地进行。[4]每学期开课前要协助实验教师根据实验大纲确定实验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进度表,实验技术人员再根据实验进度作如下安排:①根据学生人数和开课时数填写试剂、药品和耗材等用品的使用计划表,交学校综合管理处申请购买,保证实验用品及时到位,对易损耗物品要超量准备,避免中途短缺影响实验;试剂要一次性购买齐全,特别是质粒小提试剂盒每年要购买同一型号和生产批次的,以免不同批次试剂带来的误差而影响实验结果;②在开课之前全面检查维修实验室的门、窗、水、电,对PCR仪、高速离心机、凝胶成像仪等大小仪器进行逐一地检修与维护,严格按照仪器设备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认真检查调试,损坏的仪器及时修理,以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三、学生参与实验准备

在过去的实验教学中,实验准备工作仅仅由实验员完成,学生只需进入实验室完成规定的实验操作即可,操作结束后便离开实验室。分子生物学检验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加上课时有限,学生基础薄落,学生如果只是机械地进行实验操作,缺乏与教师的互动与交流,则不容易深刻领会其中的实验原理和操作规范。若让学生参与实验准备,不仅能较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水平,还给师生提供了交流的机会。[5]双方通过沟通和探讨,增加学生的学习和理解能力,极大地激发学生对分子生物学检验实验的兴趣,在准备实验的过程中,共同探索新思路甚至改进新的实验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对试剂器材的选择、实验流程以及实验异常情况出现时进行分析和归纳能力的培养,能为今后走上实际工作岗位打下扎实的基础。

四、认真细致做好预实验

1.预实验的重要性

预实验是实验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主要目的一是为了加深对实验内容的熟悉程度,加强自身的实验操作水平;二是为了充分了解实验中的疑难点和注意事项,及时发现和处理实验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提高学生实验的成功率;三是为了检测实验配制的各种试剂是否符合实验理想要求,所需的实验器材是否准备齐全、是否正常使用。在预实验前,第一要把实验用到的培养基、药品、试剂盒、移液枪、离心管等使用数量记录清楚,需要无菌的要及时高压灭菌,第二要将实验整个流程清楚记录到工作日记中,避免在预实验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错误而浪费人力、时间和试剂,也可为以后的实验准备工作提供依据,有效降低今后的准备工作量,最大限度地提高准备效率。

2.任课教师参与预实验

预实验无论成功与否,实验的最终成功需要体现在教学中,因此实验技术人员与教学人员的沟通极为重要。预试验后要及时总结心得,须尽快向实验教师交代结果,实验方法、试剂器材等有任何细微变动都要告诉实验教师,预实验中的经验也要分享给实验教师,以便教师在教学中能准确传授,做到游刃有余。如结果出现问题,实验技术人员与实验教师还可有充足的时间共同探讨分析,查找原因,力保在实验课前把问题解决。此外,教师通过参与预实验,①可进一步熟悉实验环境和准备情况,加深对仪器设备的熟悉和操作技能;②通过解决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可适当调整教学设计;③通过搜集每次预实验的实验数据,可客观公正评价学生实验得到的结果。教师只有通过预实验才能加深对整个实验系统地了解,才能取得高质量的教学成果。[6]

五、生物安全管理

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是实验室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确保师生人身安全、保证教学顺利进行的前提。[7]具体措施如下:①在实验室的硬件建设上,安装了生物安全柜、通风柜、紫外线消毒灯等必要设施,且对这些设施要定期进行保养和维护;②检验专业的学生在实习和进入临床后将直接面对患者,会频繁接触很多感染性标本,因此必须及早培养学生的生物安全意识。课前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讲解生物安全的定义和实验事故发生时的处理流程,为学生演示正确的实验操作,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提醒,防患于未然;③课前检查学生的仪容,要求穿白大褂,不得带食物和饮料进入实验室,操作时带好防护手套,有标本、检测试剂外溅及时消毒及处理。实验结束后,值日学生及实验室管理员及时有效的对实验台面进行消毒;平时保持实验室环境的整洁,定期使用紫外线消毒灯进行消毒;④改进实验方法。旧方法使用的试剂如DNA染料溴化乙锭具有一定毒性,现已更新为无毒的gelred染色剂,以减少对操作者的危害;⑤对于任何有污染的锐器在处理前不得用手接触,感染性废弃物要经过消毒处理才能带出实验室,液体废弃物必须收集在防漏、未破的容器内,经高浓度化学消毒剂处理。

六、实验室开放管理

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作为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的重要阵地,承载多个项目,包括专业建设项目、教师科研项目和学生科研项目,是一个综合性的实验室。我们根据学校系部的安排和教学科研以及社会服务的需要,作了如下开放制度:①实验室安全制度制成挂图张贴于实验室内,制定分子生物学检验实验室规范化操作规程SOP文件、安全责任书、开放制度和卫生值日表,责任到人;②课余开放实验室,对象包括校内、校外的老师和学生以及其他科研工作者,及时填写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开放申请表;③实验室中的物品分门别类并且有序的摆放整齐,贵重仪器记录本、实验室工作日志、预试验记录本、实验实训开放记录本等能及时填写归档;所有大型设备均有完整的操作规程和使用运行记录本,对设备的使用维护说明书以及相关资料信息等能很好的收集并保存。

七、结语

实验室工作是一项极其复杂繁琐的工作,需要足够的耐心、意志力以及无私的奉献精神,因此需要实验技术人员做到勤勤恳恳,一丝不苟,加强实验准备工作的计划性,不打无准备的仗;同时要积极与实验教师沟通,共同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在实验室生物安全和开放管理上要有系统化地操作流程,不能有半点马虎大意。实验技术人员只有在各方面不断地提高自己,才能不断地完善自己的实验准备工作,最终才能真正地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冬民,吕社民,等.深化分子生物学实践教学,提高医学生创新能力[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8年8月,10(4):454-456

[2]周小华.基础护理实验准备对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一点体会[J].大家健康,2013,7(5):196-197

[3]涂应琴.浅谈医学生物化学实验准备经验[J].遵义医学院学报,2005,28(4):399-400

[4]孙洁,徐田芹.实验准备工作的几点体会[J].临沂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5,27(3):218-219

[5]张光霞,李雪.实验员利用实验准备培养学生素质的实践探讨[J].2013,13(1):126-128

[6]花扣珍,蒋锦琴,等.重视实验准备,提高实验教学质量[J].2013,21(1):131-133

[7]闫超,高俊岩.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生物安全的重要性及预防[J].2012,9(12):1522-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