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外因性化脓性眼内炎的病因和临床治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8-18
/ 2

分析外因性化脓性眼内炎的病因和临床治疗

朱双双

朱双双

(南京江北人民医院眼科江苏南京210048)

【摘要】目的:分析外因性化脓性眼内炎的病因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5月4月外因性化脓性眼内炎患者30例进行观察,选择同期治疗的另外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玻璃体腔内注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玻璃体腔内注药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成功率为86.67%,对照组患者治疗成功率为63.33%,两组数据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外因性化脓性眼内炎患者的病因中,眼球穿孔伤是患者致病的主要原因,通过采用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玻璃体腔内注药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视力。

【关键词】眼内炎;病因;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5)08-0088-02

化脓性眼内炎是由于眼球穿孔伤和内眼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一种症状,而且相对来说是最严重的一种,它属于眼内感染的一种[1]。在对外因性化脓性眼内炎患者的治疗中,首先必须将其病因分析清楚,然后进行对症治疗,才能够使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得到改观。为此,本文研究采用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玻璃体腔内注药对外因性化脓性眼内炎患者进行治疗,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10年5月~2015月4月外因性化脓性眼内炎患者30例进行观察,另选30例同期进行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

对照组: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范围3~74岁,平均年龄(38.57±4.26)岁。

观察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范围4~74岁,平均年龄(39.16±4.38)岁。

两组外因性化脓性眼内炎患者基本资料对比差异不大(P>0.05),可进行比较。

入选标准:患者有眼球穿孔史,视力下降非常明显,有结膜、角膜水肿现象,瞳孔区有灰白或者黄白反光,有明显玻璃体混浊,而且进行性加重等。

1.2病因分析和治疗方法

1.2.1病因分析:本次观察组30例研究对象中,其中眼球穿孔13眼,占43.33%,其中单纯眼球穿孔伤8眼,占26.67%,伴眼球内异物5眼,占16.67%;与白内障手术有关的患者14眼,占46.67%,其中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后9眼,占30.00%,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后5例,占16.67%;青光眼1眼,占3.33%;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术后2眼,占6.67%。

1.2.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玻璃体腔内注药治疗:给予患者眼周及全身注射广谱抗生素(如万古霉素、头孢他啶等),采用同样药物在患者玻璃体腔内注射,并同时注射小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待确认患者病原体结果后,选择抗生素治疗。

观察组:采用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玻璃体腔内注药治疗,玻璃体腔内注药与对照组相同,对于眼炎症不能控制的患者,进行玻璃体切割,采用平坦部三切口闭合式玻璃体切除术,如果患者晶状体混浊,对手术操作有影响,可同时进行白内障摘除术,然后根据患者的视网膜情况,选择是否需要进行眼内填充。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两组外因性化脓性眼内炎患者经过治疗后,对其视力进行对比,评判项目分别为无光感、光感、手动、数指、0.1、0.2、0.5。其中,治疗成功率=(视力≥0.2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全文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处理,两组两组外因性化脓性患者治疗成功率用%表示,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表示两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当P>0.05时,表示两组数据对比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外因性化脓性眼内炎患者经过治疗后,根据两组患者的视力对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成功率为86.67%,对照组患者治疗成功率为63.33%(P<0.05),两组数据对比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

3.讨论

据研究证明,革兰阳性球菌是内眼手术后存在于结膜囊内的主要致病菌,而且是急性眼内致病菌的一种,比较常见的是表皮葡萄球菌[2]。而外因性眼内炎与手术后眼内感染的致病菌不同,外因性眼内炎患者的致病菌主要是因外伤,导致将细菌由外界带入患者眼内。目前临床治疗中,大多采用万古霉素用于治疗,万古霉素是一种多肽类抗生素,它对革兰阳性球菌有高效杀菌作用,而且一般细菌很难对其产生耐药作用,许多专家认为,治疗革兰阳性菌感染,万古霉素是唯一适合的抗生素[3]。

玻璃体是一种透明的胶样组织,外表清洗且明亮,外因性化脓性眼内炎患者在玻璃体受到破坏后,常常导致视力丧失或眼球萎缩,通过进行玻璃体手术,可及时清除屈光间质混浊,去除剥离体内积血和机化组织,松解玻璃体的牵引,促进患者视力恢复,降低致盲率[4]。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根据病因采取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玻璃体腔内注药治疗,患者视力得到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成功率为86.67%,而对照组患者单独采用玻璃体腔内注药治疗,治疗成功率为63.33%,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外因性化脓性眼内炎患者致病原因较多,但是主要原因为眼球穿孔伤,根据患者致病原因,采取相对应的治疗方法,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玻璃体腔内注药疗法更有利于患者视力恢复,临床疗效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翁益平,王桂云,左玲等.玻璃体切割手术后眼内炎的临床诊治进展[J].中华眼底病杂志,2012,28(2):203-205.

[2]姜涛,姜靖,周杨等.急症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切除、硅油填充手术治疗内源性眼内炎[J].中华眼底病杂志,2010,26(5):431-434.

[3]韩金栋,颜华.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外源性感染性眼内炎的疗效观察[J].中华眼底病杂志,2010,26(5):469-470.

[4]李军,李思媛,郑秀丽等.玻璃体切割并晶状体切除硅油填充术治疗重度外源性眼内炎[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5,33(3):279-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