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损伤病人的护理

/ 1

肝损伤病人的护理

杜佳秀

杜佳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四医院150026)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6-0283-02

【关键词】肝损伤手术护理

在腹部创伤中,肝损伤较为常见,占15%~20%。肝脏是腹腔最大的实质性器官,质地脆而缺乏弹性,周围韧带的固定限制了它的退让余地,尽管位于右侧隔下和季肋深面,受到胸廓和隔肌保护,仍可在肋骨无损伤的情况下发生肝创伤。人自高处坠落,暴力虽未直接伤及肝脏,但仍可因惯性的反冲及应力作用,使肝脏发生严重的撕裂伤。肝脏因病变而肿大或变性时,受外力作用更易受损伤。

一、术前护理

1.急救肝损伤特别是合并其他脏器损伤时.情况急、病情重,应迅速处理危及病人生命的情况,如心脏骤停、窒息、大出血、张力性气胸等。及时补液、输血是抢救严重肝外伤的重侧措施,对已发生休克者应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给予林格乳酸盐溶液,经中心静脉或大的肢体静脉输入,必要时建立两条静脉通道。因肝外伤可合并下腔静脉损伤,故输液通道应选择上肢静脉。由于低温不利于凝血,可使用加温器使液体升温至40℃输入,血型确定后再输入全血。对开放性损伤者,应妥善处理伤口、及时止血和包扎固定。

2.病情观察及护理

(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每15~30分钟观察记录脉搏、呼吸、血压1次;及时判断有无意识障碍;注意有无脉压缩小、脉搏减弱,呼吸运动是否受限,有无发热、寒战、四肢湿冷等。

(2)每30分钟检查记录腹部的症状和体征注意腹膜刺激征的程度和范围变化,有无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及呕吐物的性状、数量、气味,肝浊音界有无缩小或消失,有无移动性浊音,有无排气、排便、肠鸣音变化等。

(3)注意观察病人排尿情况,记录尿的颜色、量及性质等。

(4)观察期间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不随便搬动,待病情稳定后改为半卧位。同时禁用吗啡类镇痛药物,禁止灌肠,以免掩盖病情。

(5)配合医师动态观察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的变化,以判断腹腔有无活动性出血。

(6)观察期间如出现生命体征不稳定;持续剧烈腹痛,并进行性加重,同时伴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明显的腹膜刺激征;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腹胀、肠蠕动减弱或消失;腹部出现移动性浊音等情况,应通知医师,并做好紧急手术的准备。

(7)肝损伤初期应禁食,行胃肠减压,待病情稳定,肠蠕动恢复后可拔除胃管,进食流质饮食。禁食期间需及时补充液体,防止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

(8)做好心理护理,解释手术的必要性,肝损伤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相关的医疗和护理,以取得配合,稳定情绪,消除恐惧心理。

二、术后护理

1.术后给予平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行心电监护、给氧,肝动脉结扎及肝叶切除术后的病人要持续给氧24~72小时。每30分钟观察记录脉搏、血压、呼吸的变化,平稳后1~2小时测量记录1次。及时准确记录尿量,保持输液通畅,维持体液平衡。对危重病人尤应注意循环、呼吸、肾功能的监测和维护。

2.加强巡视,倾听病人主诉,观察有无高热、肋缘下疼痛、呃逆等膈下脓肿的表现。循环稳定后给予半卧位,以利引流。

3.根据病情给予舒适卧位,协助定时翻身拍背,指导有效咳嗽,预防肺部并发症。鼓励并协助病人多翻身、多活动,预防肠粘连和压疮。促进肠蠕动恢复。

4.有效引流可以减少渗出血液及胆汁在腹腔内聚积所致的感染,可以减少无效腔的形成。各种引流管标记应清楚,妥善固定,保持通畅,避免扭曲、滑脱。引流管一般术后3~4天无渗出物时拔出,应密切观察引流液中有无血液、胆汁,并准确记录其颜色、数量、性质的变化。如引流管内引流液为大量鲜血或引流出胆汁,应及时通知医师处理。

5.肝叶切除术后的病人,可能有不同程度的代谢紊乱、肝功能损害和凝血功能障碍,这与创伤程度、肝切除范围、失血量多少、休克时间长短和术后并发症有直接关系。因而犬后5~7天内应积极进行护肝治疗,防止出血、休克、感染、肠麻痹和肝功能衰竭。注意观察病人有无出血、水肿、意识改变等情况,补充维生素K和止血药物,必要时补充白蛋白、血浆或鲜血,有利于肝功能恢复。及时发现肝昏迷早期症状,给予谷氨酸钠或精氨酸,并控制蛋白的摄入。

6.术后禁饮食期向,补充水、电解质,加强营养支持,维持酸碱平衡。肠功能恢复后,可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和易消化的饮食。

参考文献

[1]钟丽,莫新少.肝脏移植病人围术期护理进展[J].护理学杂志,2004,20(1):78.

[2]黄洁夫.腹部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090.

[3]朱音,高丽君,曾和英.严重肝损伤病人的急救护理《护理学杂志》2002年10期.

[4]赵红梅,赵书彦.肝损伤病人的护理体会《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07年第5卷第10期.

[5]朱音,高丽君,曾和英.严重肝损伤病人的急救护理,200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