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塞护理应注意的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1-21
/ 2

急性心肌梗塞护理应注意的问题

王琴

王琴(会宁县人民医院甘肃会宁730700)

【摘要】急性心肌梗塞死亡率的降低与减少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相关联。本文特别讨论了情绪、体力、输液、便秘与心律失常的关系。

【关键词】心肌梗塞心律失常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1-0298-02

急性心肌梗死事内科急症,病程中常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尤其是心律失常,见于75-95的患者,是致死的主因之一。降低心梗死亡率的关键是减少包括心律失常在内的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临床护理事不可忽略的重要方面,现有四方面分析如下:

1、情绪与心律失常的关系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病情重,多有频危感,变化快,已发生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常因病情需要入住“冠心病监护室”(CCU),吸氧,心电监护,应用呼吸机,建立两条以上的静脉通道等措施。紧张的抢救气氛,陌生的病房环境,对抢救措施的不了解,死亡感疼痛的刺激,使患者情感突变,产生恐惧,烦躁不安等加重病情的负性情绪,此时虽卧床,但心身并未得到充分休息,而处在交感神经兴奋,全身血管收缩,冠脉血管痉挛,心肌供血供氧进一步减少,心脏的梗塞面积可能在将继续扩大之中。由于缺血缺氧更趋严重,形成恶性循环。下丘脑由于持续接受不良刺激,使肾上腺轴系统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入血,直接作用于心肌细胞,致心肌的应急性增高,出现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或使原有的心律失常加重。

临床护理过程中,在实施各项抢救措施的同时,随即开展心理护理,用简洁、通俗、易懂的肯定的语言向患者解释病情,说明住在(CCU)的安全性,采用抢救措施的必要性,患者配合的重要性。这些看似与抢救无关的情感护理,实则是有些药物无法达到目的的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医护人员共同观察病情变化,根据不同的情志表现实施不同的安慰解释工作,让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安全感。对一些高度紧张、辗转不安者,实时适量的应用镇静剂。如各方面情况许可,可让有经验的护士给予局部的按摩,因患者在静卧的情况下多有肢体肿胀、麻木、冰凉等症状,这些不适症状往往是情绪变坏的根源,局部按摩能使肌肉松弛,不适感消除,情绪逐渐进入稳定状态,症状缓解,心电图异常改善。有人在临床观察中证实,情志的变化影响心电图ST-T的改变。

2、体力与心律失常的关系

急性心肌梗塞时冠状动脉的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此时需要绝对卧床休息,以减少心肌的耗氧量。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抢救成败关键在于能否有良好的身心休息。病程中切忌随意搬动患者,一切日常生活由护理人员协助,尽最大努力减少患者的体力活动,临床观察到有一些患者因不能静卧,移床,自由进食,随意大小便,早期下床活动而引起心律失常或原有心律失常加重。

要达到让患者有良好的身心休息,将体力活动降到最低,尤其是第一周,让患者处于零体力活动状态下,首先要解决穿刺针的问题,一般这样的患者静脉通道的建立是两条,所以穿刺的部位尤为重要,一般选择避开关节部位,患者肢体摆放舒适,并且要输液通畅,不要造成反复穿刺,刺激患者难以休息,其次要解决患者辅助检查的问题,在基层由于各类检查仪器的短缺或条件的限制,使得患者不得不在检查时搬动,所以一般的辅助检查要集中,不要让患者流动与各检查科室加重体力活动。近年来,有许多学者提出早期活动的概念,我们认为,此乃适合于梗塞面积较小的患者,梗塞面积较大的患者休息时间宜长。制定活动方案:在心电监护下,第一周绝对卧床休息,肢体活动每天有护理人员被动活动1次/4小时,食水由护理人员或家属喂食。第二周早期可在床上做一些肢体活动,后期可起坐,洗脸,自己进食水。如无不适,第三周可下床,在床周走动,第四周可在室外活动步行,如感觉还好,可以加快步行速度,以期望8—10周恢复。这期间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血压、脉搏、保证氧气供给、询问活动后的感觉、心电图改变、及时评估患者的体力情况,可随时做出调整。

3、输液与心律失常的关系

急性心肌梗塞,由于部分心肌坏死,心肌的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减少,常出现心源性休克,临床医生在增加吸氧、止痛的基础上,降低周围血管阻力,溶栓、疏通血管、改善冠脉循环。同时以一定的输液量维持血压的稳定,常采用加快输液速度,应用胶体液,或使用血管收缩药物等,所以根据病情变化,不同液体不断调整输液速度,而有些家属对输液知识是一知半解,自行调节输液速度,导致心律失常或加重心律失常。在临床上,这样的病例很多,所以在输液过程中随时巡回,保持输液的通畅和输液速度,注意观察心电图的变化,血氧饱和度的观测,根据病情变化制定输液计划,安排好每日的输液计划,输液次序和速度,在保持水代谢的同时,避免加重心肌负荷。

4、便秘与心律失常的关系

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在病程中多出现便秘,为综合因素所致。心梗患者大多是老年患者有研究证实中老年人便秘发病率高,中老年人肠管内分泌液减少,蠕动减慢,排便肌肉张力降低,心梗时常因使用杜冷丁等平滑肌松弛剂,使胃肠功能受到抑制,心梗时的疼痛、焦虑、抑郁,导致植物神经紊乱,增加盆底肌群的紧张度,从而引起排便时肛门、直肠矛盾运动,加之不习惯床上排便、少食或不食粗纤维食物、少饮水等失去对肠壁的刺激和对水分的过度吸收等,这些都是造成便秘的原因。此时如有便意,病人屏气用力排便,腹内压增高,心率加快,回心血量增加,心脏负荷加大,促发心律失常或原有心律失常加重。

心梗期间,要积极预防便秘。首先要解除患者的顾虑,第二在膳食中增加粗纤维食物,适量饮水,第三队床上排便进行指导、训练。如已有便秘给予润滑剂或缓泻药等,劝诫病人不要屏气,必要时给予低压灌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