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技术一体化课程教学探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3-13
/ 2

数控技术一体化课程教学探微

蔡伍军

荆州技师学院荆州434020

摘要:一体化课程教学就是把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作为一个整体考虑,整合教学环节,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方式来设计课程内容的基本原则,结合本校的设施设备等硬件资源和学生的特点,着重从课程调整方面入手,单独制定教学计划与大纲,构建职业能力整体培养目标体系,通过各个教学环节的落实来保证整体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理实结合;双师型;课程设置;任务驱动;能力评价

一、培养适应一体化教学的“双师型”教师队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职业技术教学团队建设的核心,也是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的迫切需要。一体化教学需要的是“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必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综合职业能力不仅是操作技能或动手能力,还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态度等为完成职业任务所需的全部内容。他们是教学行家,也是生产好手,能将各种知识、技能、技术相互渗透、融合和转化。通过教师下企业,进行生产实践培训,学习到数控技术领域新理论、前沿技术和关键技能。重点熟悉相关行业企业先进技术、生产工艺与流程、管理制度与文化、岗位规范、用人要求等。学校采取优化师资配置,将部分专业课理论教师充实到实习教学中去,参与学生的实习指导,让教师了解实习教学的各个环节、手段和特点,同时也提高动手能力和指导学生训练的教学能力,使理论课程与实习课程构成一体。

二、设置适应一体化教学的课程体系

数控技术专业课程是理论性与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设置数控技术一体化课程,首先应考虑到社会和就业市场的需求,应按照就业岗位所需技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设置。

1.模块化设置一体化课程

在推行一体化教学时,要打破传统的专业课程体系,将教学计划按三年制模式制定,推行模块化的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及拓展实训课程模块。其中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实行一体化教学,如《数控编程与加工》教学模块,是专业领域方向的核心理论和技能训练课程,对学生掌握数控加工操作技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但要求学生能够熟练编写数控加工程序,还要能熟练操作数控机床完成机械零件的实际加工,为学生顺利走上社会提供专业技能保证,为其后打下坚实的专业技术基础。所以课程应建立在学生已具备较为扎实和娴熟的车工基本操作技能和相应的专业课的基础上进行。实施教学时应结合学校实际条件并考虑数控技能训练的成本等诸多因素,充分发挥数控加工仿真系统在教学中的作用,编程训练模块可采用理论课堂教学和数控机房仿真教学相结合;操作技能训练模块则采用实习课前集中讲授和操作演示与现场指导相结合的形式;具备条件时应将工艺理论讲授、编程知识讲解、仿真系统验证、数控设备实际操作四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数控加工仿真系统和数控机床进行直观教学和现场教学,认真巡回指导及时解决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讲解;采用过程化考核形式,对每个模块中各课题的学生成绩均认真进行记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整合式设置一体化课程

整个课程体系不讲求理论知识的系统及完整,而强调职业岗位的针对及应用,一些专业基础及专业技术课程要整合为综合的主干课程,这样有利于教师对专业课程内容设置的统一调整,也便于教师向技能型转化,便于增设强化技能的实训环节:如机械制图应以读图为主,为配合企业用人,加强学生就业,增设计算机绘图强化训练环节,最终要求学生达到中高级绘图员资格;机械基础含工程力学、机械原理机械零件,最终要求学生完成课程设计实践环节,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工程机械的一般设计方法;机械制造工艺与装配含金属材料及热处理、金属工艺学、与夹具的基础知识,将设备、工装和工艺有机的组合在一起,完成制造工艺及工装设计的能力培养,生产实习及课程设计的环节要强化,训练企业现场工艺的编制和工装的设计,最终由教师与企业技术员协同给出学生成绩;数控技术一体化课程更应增设较大的数控加工编程的强化实训环节,最终要求学生拿到国家数控车工方向的中高级证书。这些专业主干课程及相应实训环节应在一定阶段内完成,以便于相关内容教学的相互错开衔接,也便于学生掌握并达标。

3.多样型设置一体化课程

基于“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的职业教育理念。由企业、行业人士共同参与编著适应现代企业岗位特征的教材,如《数控车工技能实训》、《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数控编程与操作》、《高级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等校本教材;并配套编辑相应的《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机械制图》、《工程力学》等课程试题库;根据一体化课程制作相关多媒体课件、微课、网络教育中心,并延伸到学生的管理中,辅助师生丰富大家的业余文体活动。

三、实施适应一体化课程的教学任务

一体化教学中以任务驱动组织教学,在任务的履行过程中,以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习者自身的认知能力,调动学生已有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感知、认识,在“做中学,做中教”,体现出广而实用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围绕特定的项目,设计出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学生通过表达、沟通、询问、操作等各种活动形式来完成任务,以达到学习和掌握技能的目的。

任务型教学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与原则,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主动思维、大胆实践、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创新学习!在设计出贴近学生实际的任务后,必须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己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能力,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从而完成任务,并尽可能创造出有特色的新方法,新思维!

四、结束语

实施“双师型”教师执教,理实一体将典型工作任务转换为学习领域,建立起相应的一体化教学环境,形成专业一体化课程教学方案,设置符合企业生产需要的专业课程,共同开发教材,共同组织教学,全程对教学过程进行观察、控制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