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特点分析牛玉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8-18
/ 2

老年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特点分析牛玉琳

牛玉琳

(甘肃省靖远煤业集团公司总院甘肃白银730913)

【摘要】目的:分析并总结老年支气管哮喘临床特点。方法:分析我院内科神经收治的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年龄将患者分为青年组(15到59岁)与老年组(超过60岁),对两组临床表现、发病年龄、发作季节等进行比较观察。结果:80例哮喘患者中,老年组60例,男性高于女性,吸烟人数明显高于青年组;两组过敏史与哮喘发病率无统计学意义;病因、诱因、与春夏哮喘发病率具有统计学意义;基础疾病与并发症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临床表现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患者吸烟率较高,气候与感染是主要诱因,基础病较多,容易引发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疾病,治疗敏感性较低,死亡率较高。

【关键词】老年人;哮喘;临床特点

【中图分类号】R562.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8-0069-01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急重症,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哮喘发作率有所上升,影响了老年患者的身体健康[1]。本次主要探讨老年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特点,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6月到2016年6月,经治疗的80例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0例,女性20例,年龄在15到89岁,平均(45.6±3.4)岁;所有患者均符合《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诊断要求。

1.2观察指标:对比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患者性别、吸烟、发病年龄、过敏史、病因、发作季节、临床表现、基础疾病及并发症等情况。

1.3统计学方法:借助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数据进行总结,用χ2检验计数资料,用(x-±s)表示计量资料,并开展t检验,经检验P<0.05说明两组数据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资料

80例哮喘患者中,老年组60例,其中男性46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71.7岁;青壮年20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6例,平均45.3岁。吸烟史:老年组46例,女性3例;青年组男6例,女性4例,6例患者发病后戒烟,老年组吸烟人数明显高于青年组。

2.2两组家族史、病因、诱因过敏史与季节情况比对,在病因、诱因及春、夏哮喘发病率等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家族史、过敏史等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3临床特征

(1)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为喘息、胸闷、咳嗽。两组的临床表现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2)基础疾病。老年组慢性基础病46例,其中糖尿病29例,高血压21例,肺源性心脏病19例,心理失常7例,慢性阻塞性肺病12例,脑血管疾病5例,心脏病7例,支气管扩张2例,肺结核2例,左心衰竭5例,个别患者会出现两种或以上慢性病,共109次数;青壮年组慢性病基础5例,其中糖尿病2例,高血压2例,肺源性心脏病2,心理失常7例,慢性阻塞性肺病3,脑血管疾病4例,心脏病1例,支气管扩张1例,左心衰竭1例,个别患者为两种或以上疾病,累计23例。两组基础疾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急性并发症。急性并发症主要为酸碱失衡、心率失常、水电解质紊乱、张力性气胸、左心衰竭等。经比对,两组急性并发症上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了解老年哮喘的特点

(1)发病机制。老年哮喘属特异性炎症疾病,与以下因素有关:药物因素。老年患者容易出现高血压、心律失常等疾病,经常应用β-受体阻滞剂,减弱了支气管平滑肌β2-受体,或由于老年支气管诱发症状不敏感,未及时开展治疗。上呼吸道感染。老年患者局部抵抗力低,容易诱发上呼吸道感染。冷空气刺激[2]。北方寒冷季节容易引起支气管痉挛进而哮喘。(2)临床表现。哮喘主要表现为咳痰、咳嗽及阵发性哮喘,由于绝大多数患者不具备就医意识,或全身与功能系统器官对刺激反应阀值降低,再加上基础肺功能影响,一旦发病,将出现危重哮喘。(3)并发症多。老年患者常伴有心脏病、冠心病等,增加了哮喘诊断难度。(4)过度依赖烟草。从临床研究资料看,老年吸烟患者高于青年组,吸烟改变了患者气道高反应性,加重了哮喘频率。长期吸烟已成为老年支气管哮喘发作的主要因素,很多哮喘患者都是由于长期吸烟基础上引发的,因此患者必须尽早戒烟。

3.2老年哮喘的临床治疗

(1)应用抗感染药物治疗。选择并应用内抗感染药时,由于老年患者免疫机制下降,易感染,因此临床抗感染治疗非常重要。(2)茶碱类药物。氨茶碱应用到老年哮喘治疗中目前依然存在较大意义,由于老年患者肝肾等功能逐渐下降,代谢茶碱速度慢,容易出现茶碱浓度过高等问题,必须控制好血药浓度。但此类药物具利尿、减轻心脏负荷及协调等作用,可与抗胆碱药物协同应用[3]。(3)氧疗。患者心脑合并症较多,易因脏器功能缺氧而恶化,因此氧疗法对老年哮喘患者具有很大作用。(4)糖皮质类激素,主要按小剂量联合用药原则操作,由于患者肺功能下降,出现牙齿不全、通气不足等问题,直接影响了临床治疗效果,必须口服用药,急性发作期患者可使用全身经脉用药。此外,还要加强患者血钾等指标检测;及时补充营养,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老年哮喘与一般哮喘既有一致点,也存在差异,由于老年哮喘患者伴有肺功能下降或基础疾病,病情较复杂,增加了临床诊治难度,容易诱发呼吸衰竭或猝死,降低了临床干预效果。因此临床工作中,必须从思想上认识到此种疾病的重要性,不断提高诊疗水平。

【参考文献】

[1]李萍.浅谈老年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发病特点与治疗[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4(12):45-46.

[2]胡子民.某院老年支气管哮喘190例临床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4,3(17):23-24.

[3]李挺.127例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5,2(03):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