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综合征20例临床诊治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3-13
/ 2

高温综合征20例临床诊治体会

陈长华

陈长华

(安徽省怀远县第二人民医院内一科233400)

【中图分类号】R5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3-0263-02

高温综合征是在高温环境下由于体液过度丧失或由于散热机制衰竭出现高热所发生的一系列热损伤疾病。当机体深部体温大于41℃时体内蛋白酶发生变性,线粒体功能受损,细胞膜稳定性差,氧依赖代谢途径遭破坏,多系统衰竭常伴随存在。依据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常分为三型:(1)热痉挛,(2)热衰竭,(3)热射病。我院内科在2013年7-9月份之间收治此类患者20人,本文就此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以期增强临床工作者对该病诊治的认识。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资料20例为我科因发热、昏迷、抽搐的患者。其中大多为老年男性,年龄均在70岁以上,病因此类患者均有在高温户外环境下从事较重体力劳动,并且无相应的防护措施。下列情况为患者易发因素:(一)个体因素:气候适应性差、缺水、训练不当、感染发热、肥胖疲劳、衣着过多、老年。(二)环境因素:高温天气、湿度低、通风不良等。

1.2临床表现该类疾病依病情轻重临床分为三类: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热痉挛常在高温环境下运动或劳动结束后数小时发病,起病突然,大多表现为四肢肌肉阵发性痉挛,部分患者可有腹痛,肌肉痉挛引起腹痛,类似急腹症表现,恶心呕吐乏力,但生命体征平稳、皮肤可表现为干热湿冷。热衰竭,此列患者大多表现为焦虑疲乏头痛恶心呕吐,进一步发展可致循环衰竭,神志改变或休克样神志不清。热射病,以高温无汗意识障碍为特征,患者皮肤干热潮红,无汗,脉率明显加快,呼吸加速,但血压很少有变化,部分患者伴有惊厥抽搐,体温可在40-41℃。严重患者出现休克﹑心衰﹑心律失常﹑脑水肿﹑肺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消化道出血及DIC。据此表现我院收治20例患者,临床诊断热痉挛5例,热衰竭5例,热射病10例。

1.3诊断依据根据患者在高温环境下较长时间剧烈运动或劳动后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肌肉痉挛、体温升高或晕厥、神志改变,并排除其他疾病后可诊断。热痉挛腹痛时需与急腹症鉴别,热衰竭需与中毒﹑出血﹑外伤性休克鉴别,热射病需与食物中毒﹑化学中毒﹑药物中毒相鉴别。诊断高温综合征时必须区分热衰竭或热射病,因二者虽相似但发病机制及治疗结果却大相径庭。试验检查,热痉挛﹑热衰竭常见血液低钠﹑低氯﹑尿肌酸增多,但热射病可有高钾﹑高钠﹑血液浓缩﹑血小板减少﹑肝肾功能异常﹑代谢性酸中毒等。

1.4治疗方法

对热痉挛及热衰竭的患者迅速转移至阴凉通风处休息,饮用冷盐水及部分饮料补充丢失的盐和水,出现周围循环衰竭的静脉补充生理盐水﹑葡萄糖及氯化钾。

热射病患者预后严重﹑死亡率高﹑幸存者可留永久性脑损伤故需积极抢救。方法如下:物理降温旨在迅速降低深部体温,此类患者我院全部送往重症监护室,在低温环境下救治,包括,冷水外敷,冷生理盐水静脉输注,以期迅速降低患者深部体温,但不用冷水浸泡。

药物降温,氯丙嗪有调节体温中枢的功能,扩张血管,松弛肌肉,降低体温的作用,25-50mg加入补液中静脉滴注,治疗过程中应进行血压监测,我院在使用氯丙嗪治疗过程中其中三例患者迅速出现血压下降﹑休克,经积极抢救终因患者出现DIC而死亡。

对症治疗,昏迷患者易发生肺部感染和褥疮,应加强护理,补充必须的热量或营养物质,吸氧,积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纠正休克;甘露醇防治脑水肿,激素对脑水肿﹑肺水肿有一定疗效,但剂量过大易继发感染。

1.5治疗结果本文20例患者中热痉挛﹑热衰竭10例患者经积极抢救全部治愈出院,10例热射病患者中7例经抢救治疗痊愈出院,但仍有不同程度的脑功能损伤。3例抢救无效死于DIC。

2.体会

人体作为一个恒温机体,主要依靠神经﹑内分泌系统来维持体温恒定,正常体温在36.5±0.75℃,保持体温取得产热和散热的平衡,常温下散热主要依靠辐射、传导、对流和蒸发。当外界温度超过皮肤温度时,人体散热主要依靠出汗,以皮肤及肺泡表面的蒸发。如果机体产热大于散热或散热受阻时,则引起大量的热蓄积,引起组织器官功能受损。热痉挛,主要由于高温环境下依靠大量出汗来散热使得水、钠、氯的丢失过量,产生肌肉痉挛。热衰竭,运动员中最常见的热损伤是由于严重缺水和电解质紊乱导致周围血管扩张,循环血量不足而发生低血容量休克;老年人主要是由于心血管系统对高温反应不适应及代偿机制的损伤。热射病主要是由于体温调节机制突然破坏以致散热受阻,而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少汗、体温大于41℃,严重的出现生化异常。氯丙嗪有调节体温中枢的功能,但该药还有较强的扩血管作用(a受体阻滞作用),该类患者均由不同程度的循环血量不足,因而在使用过程中不同程度的导致患者血压下降甚至休克。笔者认为抢救该类患者时以物理降温为主,药物降温为辅,必须使用时应严密观察患者血压变化,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参考文献

[1]实用内科学.

[2]内科学第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