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探法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1-21
/ 1

盲探法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

袁德凤韩冬梅

袁德凤韩冬梅(枣庄市台儿庄区人民医院手术室277400)

【摘要】目的:探究盲探法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38例行上肢手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均行盲探法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术中效果。结果:注药5-10分钟后针刺法测定伤口周围神经阻滞效果,患者无躲避,疼痛消失,效果优者占30例。其余8例效果稍差者,追加丙泊酚1mg/kg或芬太尼1ug/kg即可手术。结论:探究盲探法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麻醉中具有重大应用价值,是一种安全、有效、目前普遍使用的麻醉方法。

【关键词】盲探法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小儿麻醉

【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1-0185-02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成人上肢手术应用广泛,传统的方法是寻找异感[1]。超声引导及神经刺激器的应用,使臂丛麻醉达到很好的临床效果,也有应用于小儿也有报道。但是在大多数的医院设备还是比较欠缺的,在临床工作中采用盲探法臂丛阻滞效果确切,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38例行上肢手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择期20例,急诊18例。年龄4-10岁,平均年龄为8.3岁。体重15-35kg,平均体重27.4kg。该38例患者均无神经系统疾患,无麻药过敏史,无凝血功能障碍,穿刺部位无破损及感染。

1.2方法患儿入室后给予咪达唑仑0.02mg/kg,芬太尼1ug/kg,昂丹思琼0.1mg/kg。待患者入睡,患儿平卧,肩手臂放于体侧,头转向健侧,按传统的方法确认肌间沟的的位置,于胸锁乳突肌锁骨端肌腹后缘找到前中斜角肌间隙,与锁骨上缘初步判断为一个等腰三角形。取两腰中点的连线平面,在斜角肌间隙内摸到有韧性的条索状的结构,即可穿刺,进针方向垂直颈平面,并略向尾端推进,有突破感即停止进针,勿过深,进针深度约1-1.5cm,回抽无血无液注入0.8-1%利多卡因10-20ml,时间过长的可加用罗哌卡因。

1.3疗效判定臂丛神经阻滞效果评价标准[2]:优:阻滞范围完善,安静无不适;良:阻滞比较完善,患儿稍有躁动,需辅以小剂量镇痛药维持;差:阻滞不全,患儿躁动,需要频繁加用镇痛、镇静药物完成手术。苏醒标准:以患儿哭闹或呼之睁眼为苏醒标准。

2结果

注药5-10分钟后针刺法测定伤口周围神经阻滞效果,患者无躲避,疼痛消失,效果明显者占30例。其余8例效果稍差者,追加丙泊酚1mg/kg或芬太尼1ug/kg即可手术。均无并发症产生。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小儿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

优良差总计

例数308038

百分比78.95%21.05%0100%

3讨论

小儿肌间沟解剖结构较为表浅,较易触摸,选择穿刺点明确[3]。基本是三干均可阻滞,无须反复穿刺,进针的方向和深度也减少了损伤血管神经的机会;由于药物浓度低,药量少,并发膈神经及Horner综合征的机会也大大降低,同时也减少了全身麻醉的并发症,不失为基层临床麻醉医生广为推荐的一种麻醉技术,特别是氯胺酮注射液的限用,更需要我们掌握更多的麻醉技术和方法。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术禁忌症为穿刺部位感染和出血体质,适用于上肢以及肩部患者。由于患儿年龄较小,不合作穿刺,因而常采用基础麻醉下的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术。臂丛神经有C5~C8的前支和T1组成,颈部脊神经汇集于前、中斜角肌之间。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术的成功关键在于正确寻找肌间沟的位置。穿刺部位在环状软骨水平的斜角肌间沟最为容易[4]。穿刺时勿过度,不强求异感,1~1.5cm为宜。对于麻醉药物的选择上,利多卡因起效迅速,罗哌卡因镇痛效果良好,且副作用较少,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少。对于患儿来说,还应加强沟通,排除其紧张情绪,以期得到病人的配合,使手术顺利进行。穿刺时,应让患者避开疼痛,指引麻醉医师在适当的位置和深度停止穿刺。当麻醉充分后才可手术,如果病人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不完全,可术前注射咪唑安定或咪芬合剂半量。

综上所述,在设别欠缺的基层医院中,探究盲探法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麻醉中具有重大应用价值,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参考文献

[1]陈学丽,张晓奕,张华等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手术中的应用,临床麻醉学杂志,2011,27:775-776.

[2]黄桂明.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上肢手术中的应用[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3,1:57.

[3]田玉科,小儿麻醉,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19-120.

[4]MorganGE,MagedS,MurrayMJ.岳云,吴新民,罗爱伦,等译.摩根临床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