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护士职业伤害及防护措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皮肤科护士职业伤害及防护措

官莉萍马春梅

官莉萍马春梅

(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总院皮肤科750004)

【摘要】目的:提高护士对职业伤害的认识,加强自我防护意识,认识职业暴露对自身带来的危害,达到有效预防的目的。方法:提通过近3年皮肤科护士针刺伤的调查分析原因。结果:护理人员防护意识淡薄,缺乏标准预防知识,缺乏相应防护措施,操作流程不规范,对废弃物处理不当,工作年限短,社会心理因素,针对以上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暴露规章制度。结论:规范操作流程,加强心理辅导,提高适应能力,年轻护士对针刺伤的感染危险性的认识不深,认为没什么,临床部分护士对职业安全防护知识掌握不够,加强年轻护士的培训。定期开展护理人员职业暴露教育的培训,贴宣传海报、发放小册子等形式,使护理人员护理人员深刻认识到血源性传染疾病职业暴露的危害,提高防护技能和意识,减少锐器伤。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7-0372-02

在临床工作中,护士在频繁的与注射器及输液器的针头接触,皮肤病患者中血液感染的患者较多,2011年3月-2014年3月中乙肝患者63例,隐性梅毒患者39例,艾滋患者5例,尖锐湿疣8例。在工作中一旦被患者的血液污染的针头刺伤,发生血源性感染的疾病传播性极高,同时给护士心理上也造成了极大的负担。针刺伤是发生率最高的一种职业损伤。由针刺伤伤造成职业暴露继而引发血源性感染的潜在危险日趋严重[1]。因此制定有效的防护措施是保护护理人员健康的主要手段。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科共11名护士,均为女性,其中副主任护师3名,主管护师4名,护师1名,护士3名,年龄22-45岁,从事临床工作2-26年。

1.2?调查结果

护士在各操作环节针刺伤的情况??2011年3月-2014年3月中共发生针刺伤13人次,其中8人次为拔完液体后,3人次为患者采血时,1人次为测完血糖后的针头刺伤,另1人次为肌肉注射后回套针冒。三年的调查中针刺伤发生工作十年以下的12人次,只有1人次为十年以上护士发生针刺伤,是在?测完血糖后。

1.3被针刺伤后采取的处理措施

护理人员均采取了相应的保护措施,首先在针刺伤口旁边自近心端轻轻挤压,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后的血液,再用流动水冲洗5分钟以上,再用75%乙醇或0.5%碘伏进行消毒,同时抽取暴露者的血样作HIV、HBV、HCV、梅毒抗体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尽早采取相应的预防性治疗。12名护理人员3名注射了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1名被隐性梅毒患者污染的针刺伤,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注射了长效青霉素,定期复查,均作了预防性用药,无一例被感染。

2.讨论

2.1护理人员防护意识淡薄,缺乏标准预防知识

皮肤科护士是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的高危人群,目前已证实有20多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接种传播,其中最常见、危害最大的是HBV、HCV、HIV。我科护理操作中静脉输液、注射几乎无一人戴手套,在我科11名护理人员问卷调查中,9人认为作操作不方便,2人认为没必要。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对针刺伤后感染的前瞻性研究进行分析后得出,1次被HIV或HCV污染的针刺伤引起的HIV、HCV感染的可能性分别为0.3%~0.5%、4%~10%,而易感人群发生1次HBV污染的针刺伤后感染的机会为6%~30%[2]。因此,职业暴露带来的感染性损害多为护理人员缺乏标准预防的防护知识、自我防护意识不足造成的,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接受的职业暴露与安全防护教育的内容不多,而导致护理人员对针刺伤的防护意识淡薄,对其危害认识不足。

2.2缺乏相应防护措施???

大多数医院在基础设施方面投入力度不够,防护措施不到位给给护理人员的工作带来极大的隐患。缺乏标准预防的基本防护设施,如快速手消、锐器盒、乳胶手套等。

2.3操作流程不规范??

一些护理人员缺乏防范意识,不按标准操作流程进行护理而受伤,我科因护理人员少,在工作繁忙时部分护理人员在为患者做治疗时不推治疗车,针头随意丢在治疗盘,为医疗垃圾分类埋下了隐患。还有一些新上岗的护士,由于护理穿刺技术不熟练,没有养成使用职业防护用品的良好习惯,也因科室监管力度不够或工作量大,没按规范操作作,导致职业暴露的频繁发生。

2.4社会心理因素??

由于护理工作高强度、高责任、高风险易是护士产生工作疲惫感、出现情绪不稳、焦虑、对患者不关心等,长期积累的压力表现为职业倦怠。出现工作情绪低落,积极性不高,操作中注意力不集中,也增加了职业暴露的风险。

3.总结

3.1?针对以上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暴露规章制度,对操作进行规范性管理,加强职业防护培训,进行规范化的职业安全防护教育,注重细节管理,加强锐器的管理[3]我院院感科及护理部将职业暴露后紧急处理流程图发给每一个临床科室,护士长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发生职业暴露后能立即汇报、咨询,作出及时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将职业暴露的危害降到最低。同时医院定期开展护理人员职业暴露教育的培训,贴宣传海报、发放小册子等形式,使护理人员护理人员深刻认识到血源性传染疾病职业暴露的危害,提高防护技能和意识,减少锐器伤。

3.2规范操作流程

为患者做治疗时,必须推治疗车,在治疗车上配备小型锐器盒,锐器盒装满3/4关闭停用,锐器盒不得重复使用。容器盒外有醒目标志,(勿将手伸入容器内处理)。在为患者输液时尽量一次穿刺成功,若失败及时将更换的针头按正规程序放入锐器盒,减少其裸露时间,避免回套针冒,如果一定要套回时,使用单手套法,避免用裸露双手直接分离使用后针头和注射器。

在本次调查中拔完液体发生针刺伤的发生率最高,而多数因胶布粘在针炳而不慎刺伤手,科室护士长组织大家学习讨论制定安全规范的护理操作流程,经大家讨论避免胶布粘针炳上,拔完针及时将针头刺入输液瓶塞,这样避免了针头长时暴露,避免了针刺伤的发生。告知每位护士,确保人人掌握该流程。

3.3加强心理辅导,提高适应能力

护理人员在繁重的工作中容易产生心理障碍,及时有效地疏导和调节营造和谐的人际氛围,创造团结协作的工作环境,同事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排解压力,护士长组织大家互相学习交流工作经验,对护理人员进行心理辅导教育,缓解心理压力,工作忙而不乱,集中注意力,降低心理性职业危害。

护理人员被带血的锐器伤害,担心感染某些血源性疾病,多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可产生焦虑、紧张、悲观恐惧等,这种影响可能是严重而且持久的,尤其是发生了HIV阳性病人血液污染的针刺伤。多数遭受HIV污染的针刺伤者都会产生重度或中度的悲观情绪,有人甚至还因此停止了工作。而对病人的感染状况的不确定也会加剧卫生人员的心理压力。我院制定了针刺伤发生后的处理流程,在护士长及我科院感督导员的督导下,认真学习该流程及上报处理流程。有部分年轻护士对针刺伤的感染危险性的认识不深,认为没什么,说明临床部分护士对职业安全防护知识掌握不够,需加强培训。尤其加强年轻护士的培训,鼓励大家上报。

3.4近一年我院院感科护理部加强了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及职业防护知识的培训,规范了医疗护理操作,在护士长及我科院感督导员的督导下,至今未发生针刺伤。目前,?我国对卫生人员的职业暴露、职业安全的研究基本集中于防范措施,?尚未对职业感染传染性疾病的责任、医疗费用及保险赔偿等问题予以明确界定。医疗卫生工作作为一个高风险的行业,职业性健康问题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建议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将卫生部门的职业病、职业伤害及职业保险作为重要研究课题,?出台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规,?以保障卫生工作者的权益[4]。

【参考文献】

[1]毛秀英,吴欣娟,于荔梅,等.部分临床护士发生针刺伤情况的调查[1]中华护理杂志,2003,38(6):422-425.

[2]Preventingneedlestickinjuriesinhealthcaresettings[NIOSH,1999,Nov.(www.adc.gov/niosh).

[3]李素英,黄晶.HIV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分析与对策[J].中国护理管理,2008,8(7):20.22.

[4]李映兰,李丽.临床护士针刺伤调查及职业安全管理探讨[J].?护理学杂志?2006,21(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