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血透室工作中提高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优质护理在血透室工作中提高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的效果

吴洁王丽蒋玉兰

吴洁王丽蒋玉兰

(江苏省常州市德安医院江苏常州213000)

【摘要】目的:观察将优质护理应用于血透室中,对提升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以2016年1月—2017年12月间,我院血透室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征求患者意见后,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各30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研究组的护理质量表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参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透室中应用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是理想的护理干预模式,值得推广。

【关键词】优质护理;血透室;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9-0288-02

血液透析属于替代治疗的一种,在肾脏疾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在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疾病控制和临床治疗中应用效果突出,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提升患者生存率[1]。但是,血液透析过程中,不可避免存在一定的影响因素,对治疗效果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临床十分重视血透室的护理工作。本研究就优质护理在血透室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6年1月—2017年12月间,我院血透室接收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征求患者及其家属意见后,利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参照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49~73岁,平均(61.12±1.31)岁,慢性肾衰竭者17例,糖尿病肾病者8例,痛风性肾病5例。研究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48~74岁,平均(61.23±1.25)岁,慢性肾衰竭者16例,糖尿病肾病者9例,痛风性肾病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理类型等基线资料上,差别不大,可对比观察。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综合检查确诊,均符合血液透析治疗指征,无禁忌症。研究符合医学伦理,患者知情同意,相关证明文件公开签署。

1.2方法

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1)健康知识宣教:向患者讲解血液透析的原理、流程及注意事项,提升患者认知度,指导患者正确配合治疗,向患者说明相关药物的用法用量,监督患者科学用药;(2)饮食护理:根据患者营养状况、基础疾病状况及口味偏好,制定针对性饮食计划,避免饮食辛辣、刺激等可能加重肾脏负担的食物;(3)生命体征监测:严密监测患者血压、心率、体温、脉搏等基本生命体征,观察患者肾功能变化情况,灵活调整血液透析治疗方案。(4)心理护理:了解患者病史病情,结合患者诊疗经历和家庭经济状况,判断导致患者不良心理状况的原因,分析患者性格特点后,采用患者易于接受的方式,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

研究组:给予优质护理。(1)采取优质护理管理:①树立优质护理理念[2]:组织护理人员集体学习,了解和掌握优质护理的内涵,明确优质护理的重要性,深入了解优质护理的要求及相关护理措施的标准;②明确护理职责:对护理人员的护理知识和技能水平进行全面评估,根据各自擅长领域和以往护理工作成效,重新分配护理岗位,确保扬长避短;③强化护理人员工作素质:集体进行优质护理的集中培训,从基础护理素养、血液透析治疗的相关知识、操作流程和技巧等方面着手,全面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和水平;(2)优质护理措施:①优化护理方案[3]:治疗前,对患者的病史病情及入院检查结果进行全面了解,分析存在的及潜在的护理风险,结合患者个性化护理需求,制定针对性的优质护理计划,明确各护理环节和措施,并制定应急预案和护理流程表;②心理优质护理:治疗前,向患者说明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强调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带患者熟悉透析室环境,缓解患者恐惧、焦虑心理,与患者接触时,注意保持微笑和语气的亲切热情,指导患者通过深呼吸,自我暗示及播放音乐等方式调节情绪;③强化病情监测:对患者状况进行24h动态监测,发现异常,立即予以科学处理;(3)护理评估和改进:定时对护理记录和治疗情况进行检查,对照护理流程表查看护理人员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日/周/月工作总结,对护理方案进行灵活调整。

1.3观察指标

向患者方法自制护理质量评价表和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比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

护理质量调查表和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满分均为100分,得分越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21.0软件行统计学处理,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以(x-±s)表示,对比以t检验,检验结果以P值为准,0.05为界值,低于该值便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血液透析治疗是临床治疗肾脏疾病的有效手段,患者病情严重,需要长期坚持血液透析治疗,而受患者基础疾病状况,合并症类型以及心理素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血液透析治疗的护理难度较大,对整体治疗效果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优质护理是系统科学的护理干预模式,对护理人员的职责、护理工作的具体内容及护理目标都有更高要求,能对各个方面的护理工作进行细化和优化,使整体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提升[4-6]。

本研究中,给予研究组患者优质护理服务,以进行优质护理管理为支持,对护理人员的职责进行明确,并通过培训强化了护理人员基础护理和血液透析专项护理的技能和水平,为优质护理奠定了基础;在具体实施上,优化知识宣教和心理护理,提升了患者的知晓率,更利于患者有效配合,有效缓解了患者心理状况,减轻了不良心理对治疗和护理的不良影响。患者对护理工作更为肯定,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将优质护理应用于血透室护理工作中,能显著提升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提升护理满意度,是理想的护理模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任彬.优质护理在血透室工作中提高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的效果评价[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6,32(11):131-132.

[2]张桂燕.优质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指标情况的影响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6,45(8):970-973.

[3]黄志霞,李桂珍,钟慧等.优质护理理念对提升血透室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的效果[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16):170-171.

[4]蔡淑华,黄桂英,蔡元如.提升血透室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中优质护理理念的效果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14):136-138.

[5]杨丽君.优质护理在血透室工作中提高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的效果[J].东方食疗与保健,2017(9).

[6]魏蕙丽,史桦.优质护理在血透室工作中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的效果[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23):124-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