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中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21
/ 2

刍议中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雷鹏生

(贵州省大方县小屯乡龙洞小学,551607)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文言文课堂教学中恰当运用多种教学策略,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创设愉快的教学氛围,合理设置竞争机制,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关键词:教学方法;教学氛围;直观演示;竞争机制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个学生如果对文言文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其学习潜能就会被充分地挖掘出来。如何培养中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根据十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切实加强诵读指导。

对于文言文教学来说,必要的朗读,乃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一项重要举措。多读,可以培养文言文的“语感”。多读,还可以让文言文中的思想精华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诵读指导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是教师应做好范读。教师朗读与学生朗读不同的特点是其规范性、示范性和情感性。教师的朗读应严格按照原文准确无误地传达出来,做好学生朗读的榜样。如教学《孙权劝学》这一课,范读“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这一句,要显得语重心长,“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要读出惊讶不解的语气。这样,通过有表情地朗读传达出作者的情感,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

其次是要加强诵读方法指导。如节奏、语调、重音、语速等的把握。关于诵读节奏,教师应指导学生读出鲜明的层次感。如《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通过指导学生划分朗读节奏,就能读出鲜明的层次感。关于语调,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对不同句式在具体语言环境中使用的区别。如《核舟记》“嘻,技亦灵怪矣哉!”是感叹句,应读出昂扬的语调。同时,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文体特点把握重音。如《湖心亭看雪》“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采用的是白描的手法,“痕、点、芥、粒”应读重音。文言文的诵读语速不宜过快,这样才有时间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去感受文中的意境。

二、科学运用教学方法。

实践证明,艰涩难懂的文言文学习,学生对于固定的语文教学方法是不感兴趣的。要想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要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灵活多变地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要因文而异,即不同文体的课文应采用不同的教法,《陋室铭》和《三峡》都是八年级上册的文言文,前者应侧重于导读,让学生从文章的字里行间领略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和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后者应侧重于欣赏,让学生从文章描述的画面去感受祖国山川的壮美雄奇。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从学习不同的课文中产生不同的愉悦。

不同年级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教法。因为学生年级不同,知识基础、接受能力和学习习惯都有所不同,教学方法只有适应他们的特点,才会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初一教学时要让学生多读、多探究,教师过多的讲解反而不利于发展他们的个性。初三学生有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教学时针对性地启发提问可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

三、创设愉快教学氛围。

中学许多文言文是广泛接近生活的,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课堂上我们不能一味地机械灌输,创造出一种愉快学习的氛围非常重要。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创造愉快教学氛围的最重要的手段,课堂语言要风趣幽默。如在讲授《醉翁亭记》时,有个学生问我“醉翁之意不在酒”什么意思?我就很风趣地举了个例子:班上有个学生,别人一吃零食他就凑过去借橡皮,大家说说,他是想干什么?全班哄堂大笑,大家异口同声地说“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一个幽默的例子,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让学生在笑声中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

巧用体态语言,对于创设愉快教学氛围有时也有奇效。如教《口技》这一课,讲到“夫叱大儿声”时,我就故意用手指着一个男生大声叱责,让全班学生发出欢悦的笑声。讲到“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时,我的一连串动作,逗得有的学生都站起来了,课堂气氛极其活跃。教师的体态语言“词汇”要丰富,尤其是在表情朗读时要调动眼神、体态等综合效应。若过多地使用缺乏表现力的习惯动作,必然单调无味,起不到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

创造愉快教学气氛最有效的方法是教师的正面鼓励。中学生表现欲强,教师要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多从正面鼓励和表扬,使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有的语文老师不懂得这一道理,对学生的答问动辄挖苦讽刺,曾经听过一位语文老师的公开课《桃花源记》,至今记忆犹新。上课伊始,教师安排了第一个教学环节:“请大家用3分钟的时间自读课文,提出你的感觉困难的地方,我们大家共同解决”。3分钟之后,一个举手的学生提出他的问题“‘渔人甚异之’是什么意思?”未等提问的学生坐下,只见老师马上锁紧眉头,用不屑一顾的口气说:“这个嘛,太简单了,不就是‘渔人感到很奇怪’嘛。”刚才提出问题的同学,两手不住地撮着衣角……“还有问题吗?”教室一片沉寂。我悄悄环视四周,感觉到了空气的紧张。一只小手从我身边怯怯地举起来,“‘土地平旷,屋舍俨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教师直接回答:“这个问题,书上的注释里不是有吗?一看你提出的问题,就知道你没有好好看书。”我当时在想,如果教师再问一次是否有人提出问题,不知道还有没有举手的同学。有经验的语文老师都懂得表扬远比批评好。只要学生有一点微小的长进,教师的及时表扬和鼓励,将成为激发他们文言文学习兴趣的强大动力。

四、重视课堂直观演示。

学生掌握知识主要是以感性知识为基础的,直观演示可以使知识形象化,既可以为学生理解忆知识创造条件,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文言文教学,必须努力改变“一支粉笔一张嘴”的这种单调的教学手段。创造条件,实现语文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教师可以发挥自己在课件制作方面的特长,尽量运用投影仪和教学音频、视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在教《观潮》时,我课前花了大量的时间,制作了精美的课件,并准备了音频和视频素材。课堂上,既有音频课文朗读,又有吴中健儿弄潮的flash动画,还有精美的ppt展示,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五、合理设置竞争机制。

文言文教学,要创设一种竞赛情境,经常开展各种竞赛,如记忆比赛、速读比赛和练习抢答赛等等,都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我在教《木兰诗》时,在用了约25分钟完成了对课文的翻译后,就开始进行朗读比赛:先看谁读得快,学生便迫不及待地读起来;再看谁读得声音洪亮,教室里的声音越来越大;最后全班齐读,此时奇迹出现了,部分学生居然能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真是匪夷所思。

总之,中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教学中也还有许多行之有效的途径需要我们去探索和尝试。我们应不断总结,找到适合自己教育对象的方法,努力使他们最终都能对文言文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方仁工.中学生文言文阅读入门大全[G].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

[2]张良田.初中语文教学策略[G].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蔡高才袁光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研究[G].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