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工作人员的文物保护意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2

浅谈如何提高工作人员的文物保护意识

王文彬

【关键词】工作人员文物保护意识

中图分类号:K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9)05-062-01

文物是指"历史遗留下来的在文化发展史上有价值的东西,如建筑、碑刻、工具、武器、生活器皿和各种艺术品",是人类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

一、文物的价值和作用

文物的价值是客观的,是文物本身所固有的。总体来说,文物主要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文物的作用,是文物价值的具体体现。文物对社会所能起到的积极作用主要有教育作用、借鉴作用和为为科学研究提供资料的作用。文物的价值和作用之间的关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人们对文物价值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科学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不断深化的。文物作用的大小,取决于文物价值的高低,因而文物的作用也会随着人们对文物价值认识的深化而变化。有时同样的文物,在不同时间、地点、条件下,其价值也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通常不是改变或降低了它的固有价值,而是增添了新的价值。这种情况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会发生。文物是一定历史时期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无不具有时代的特点。一切文物都具有历史价值。不同类别的文物,从不同的侧面分别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以及社会生活和自然环境的状况。各种类别文物的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反映了社会的变革、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发展变化。总的来说,文物是帮助人们认识和恢复历史本来面貌的重要依据,特别是对没有文字记载的人类远古历史,它成了人们了解、认识这一历史阶段人类活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依据。

文物的价值和作用,不只是表现在对具体文物的研究、说明个别方面的个别问题上,更重要的是把微观研究的成果综合起来,在宏观上研究各个历史时期人类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及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社会关系,从而从不同的侧面探索和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通过文物所反映的历史上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状况,可以探索和揭示人类社会活动与自然界生态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的演变规律,运用人们不断认识的客观规律自觉地、能动地协调人类社会系统与自然界环境系统的关系,有利于促进当代和未来社会的发展。充分发挥文物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积极作用,是文物保护管理和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

二、提高工作人员的文物保护意识的策略

1.提升博物馆工作人员的保护意识

在博物馆工作中,工作人员是其中重要的因素,工作人员应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同时还应拥有非常高的文物保护意识。这就要求相应的管理部门应根据发展与工作的要求进行培训工作,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一方面可以通过培训来提升博物馆工作人员的文物保护法律意识,并将其充分地落实到平时的管理工作中;另一方面,博物馆工作人员在进行日常陈列与保管工作时应密切关注文物的变化情况,并随时做好修复准备;此外,博物馆工作人员还应在不断学习中提升修复技能,熟练使用文物修复设备。

2.博物馆工作人员需要掌握文物的实时展示

博物馆工作人员应实时掌握文物的变化状态,这样才可以及时发现文物保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降低文物损伤。文物在陈列展出的过程中还应做好检测工作,且保证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文物展出中的细节工作。博物馆工作人员应提前做好文物陈列展出前的准备工作,规划好展出与储存的流程,避免在此过程中给文物带来损伤,强化文物保护工作。同时还应做好博物馆内部监控设备管理工作,确保其可以全天候、实时对博物馆内部进行监控。

3.实现博物馆内部所使用的展示材料是绿色环保的

给博物馆内部文物带来损害的除了来自自然界的因素以外,还有馆内展示材料的因素,如果所使用的建筑材料不符合绿色材料的标准,含有甲醛等化学物质,就会给文物带来损伤。因此,博物馆在选择装饰材料、建设馆内展示架时应进行严格筛选,选择绿色建材,构建起博物馆内的绿色环境。

4.有效调动起文物保护人员与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博物馆工作人员是文物保护与文物陈列展示的基础工作者,其工作态度以及转型过渡直接影响着文物保护和馆内文物陈列的质量。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一部分博物馆由于资金、设施等方面的不足,限制了博物馆工作的开展与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无法提升专业技能。为了有效避免以上问题的发生,首先应提高文物保护工作人员的保护意识,并提升其专业素质,利用不同的培训方式强化文物保护人员及陈列展示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不同类型的文物所要使用的保护方式、文物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吸引参观者的特点等。同时,还应与现代科技进行结合,利用现代技术来完成文物的保护与展示工作。此外,还应打破传统思想,实行岗位责任制,将管理责任进行科学划分,以此来提升工作效率。可以将工作进行分类,明确岗位责任,并制定出岗位标准与管理准则。同时还可以采用聘任制方式,择优录取、择优选用。还可以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特点设置绩效工作制,奖励爱岗敬业和有突出贡献的业务人员,树立榜样,用榜样的力量感染大家,提升工作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谭穗.加强和完善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文存阅刊》.2017.17

[2]杨永春.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的思考.《丝路视野》.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