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方面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7-17
/ 1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方面的研究

沈月红

沈月红(青神县人民医院眼科四川青神612460)

【中图分类号】R77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431-01【摘要】目的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RC)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共129例患者(224只眼),对129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视力及眼部检查。

根据晶状体浑浊部位和程度的不同分为3组,其中皮质性白内障组51例(93只眼),核性白内障组38例(59只眼),后囊膜下白内障组40例(72只眼),与健康人20例(20只眼)通过Octopus-101全自动视野计进行视野检查。结果三组患者分别与健康组对比,区别主要表现为光敏感度(MS值)降低、视野缺损值(MD值)升高和视野弥漫性缺损,但进行组间比较发现,P值>0.05,无显著差异,且随晶状体浑浊程度增加,MS值降低,MD值升高,而视野缺损变异(LV)变化不大。结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较健康人的MS值降低、MD值升高。随着晶状体浑浊程度,后囊膜下白内障对患者视力影响最大。

【关键词】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晶体;MS值;MD值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ge-relatedcataract,ARC)是世界首要的致盲眼病,过去也被称为老年性白内障,多见于中老年人,是白内障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病因较为复杂[1]。已有相关文献[2]报道,ARC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升高趋势,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因晶状体浑浊影响视力。按晶状体开始浑浊后形成部位不同,ARC被分为皮质性、核性和后囊膜下3种类型,以皮质性白内障最常见[3]。本研究通过蓝黄视野检查法主要测试不同部位的视网膜对光的识别能力差异,为了解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疾病的特点,以下是对研究的分析总结。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之间到我院眼科就诊并确认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患者129例(224只眼),其中男57例(99只眼),女72例(125只眼),年龄在45~87岁之间,平均年龄(685)岁。排除标准:患有除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以外的其他眼科疾病;白内障外的其他引起患者视力下降的因素;眼部及全身病变所致的白内障;视力矫正后<0.5。皮质性白内障患者51例(93只眼),男25例(46只眼),女26例(47只眼),年龄51~83岁,平均(667)岁;核性白内障患者38例(59只眼),男11例(14只眼),女27例(45只眼),年龄61~87岁,平均(746)岁。后囊膜下白内障患者40例(72只眼),男21例(39只眼),女19例(33只眼),年龄45~83岁,平均(6010)岁。

健康人20例(20只眼),男、女各10例,年龄41~69岁,平均(547)岁,最佳矫正视力大于等于0.8。

1.2检查方法1.晶状体浑浊分类:按照晶状体浑浊分类标准Ⅱ(lensopacitiesclassificationsystemⅡ,LOCSⅡ),用复方托吡卡胺眼液散瞳,按照裂隙灯分级法使用裂隙灯显微镜对各组患者进行晶状体核浑浊、晶状体核颜色、皮质浑浊及后囊膜下浑浊的分为皮质性、核性及后囊膜下白内障。

2.MS、MD、LV值检测方法:采用Octopus-101蓝黄视野计,G2程序进行蓝黄短波视野检查法检测。测量方法选用阈值检测法;测量范围为0°~60°之间;测量点数为0°~30°内的59点及30°~60°内的14点;背景光亮度为100cd/m2;刺激光标大小为GoldmannV;光标显示时间为200毫秒。然后通过计算机处理,打印出每例患者的视野检查结果,包括视野累计缺损曲线、灰度图、概率图及数字图。根据Caprioli制定的中心30°异常视野的判断标准选择低异常标准作为视野局限性缺损的人选标准。记录以下视野指标:平均光敏感度(MS),平均视野缺损值(MD),视野缺损变异(LV)。

1.3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比较用方差分析,计数数据比较用X2检验,晶状体浑浊程度与视野缺损的关系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P<0.05显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1.晶状体浑浊分类按照晶状体浑浊分类标准Ⅱ对3种类型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的晶状体浑浊情况分类,如下表。

表1129例(224只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中3种类型白内障晶状体浑浊分类情况

3.结论光波越短,光线在晶状体内散射产生的眩光现象就越明显,晶状体密度增加能吸收部分短波,因此蓝黄视野检测法特别适合白内障视野检查。本研究发现,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都有视野缺损,且主要表现为弥漫性缺损。结果分析表明,皮质性、核性、后囊膜下白内障组患者的MS与晶状体混浊程度呈负相关,MD与晶体混浊程度呈正相关而LV是一项可估计白内障患者视野有无局限性缺损的指标。

参考文献[1]张士元.(1999).我国白内障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分析.中华眼科杂志,35(5),336-340.[2]付晶,王宁利,王军,&瞿佳.(2006).白内障眼的波前像差、对比敏感度及眩光敏感度研究.中国眼镜科技杂志,15(1),120-122.[3]张劲松.(2011).重视白内障患者功能性视力的评估.中华眼科杂志,47(4),291-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