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输液软件在社区门诊输液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2

移动输液软件在社区门诊输液中的应用

潘玉贤

(上海市徐汇区虹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200233)

【摘要】目的:报告输液信息化管理在社区门诊输液中的应用。方法:采用移动输液软件对社区门诊输液进行全面信息化管理。结果:将移动信息技术应用于社区门诊输液后,提高了护士核对患者身份及药物信息的准确性。全过程详细记录规范了护士的操作行为。智能提醒功能可避免护理差错发生。结论:门诊输液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其应用确保了门诊输液患者的安全,提高了社区门诊输液的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实现了护理精细化管理,提升医疗安全管理水平。

【关键词】门诊输液;移动软件;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8-0370-02

Applicationofmobileinfusionsoftwareincommunityoutpatienttransfusion

【Abstract】ObjectiveToreporttheapplicationoftransfusioninformationizationmanagementincommunityoutpatienttransfusion.MethodsMobileinfusionsoftwareisusedtocarryoutcomprehensiveinformatizationmanagementofoutpatienttransfusion.ResultsOftheapplicationofmobileinformationtechnologytothecommunityoutpatienttransfusionhaveimproved,andtheaccuracyofthepatient'sidentityanddruginformationalsohaveenhanced.Thewholeprocessrecordstheoperationbehaviorsofnursesindetail.Intelligentremindercanavoidnursingerrors.ConclusionOutpatientinfusion,thenecessityofinformationmanagement,anditsapplicationtoensurethesafetyoftheoutpatienttransfusionpatients,improvetheworkefficiencyandworkqualityofcommunityoutpatientinfusion,implementthenursingoffinemanagement,thusimprovemedicalsafetymanagementlevel.

【Keywords】Outpatientinfusion;Mobilesoftware;Application

首诊在社区的理念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量日趋增加,门诊输液量也随之增加,且社区输液的患者大多数是社区的老年人。老年患者视力、记忆力、反应能力均较差,不利于患者的输液安全及护士自身的护理安全。门诊输液室患者的流动性较大,环境嘈杂,护士工作繁忙,在对患者身份及其药物的核对以及药物执行过程的记录中仍存安全缺陷[1]。同时每家社区卫生中心还辐射多家社区卫生服务站点,对服务站点输液安全管理及护理管理较为薄弱。

近年来,随着条码识别、移动计算和无线网络等移动信息技术的兴起,其网络的灵活性、良好的可扩容性以及移动性强的可操作性逐步应用到各种复杂的网络环境中,尤其在医疗行业网络应用中得到了较好的发展[2]。我中心从2017年5月起运用移动输液软件对接HIS系统对门诊输液进行全面信息化管理,现报告如下。

1.传统门诊输液管理模式及存在的弊端

1.1传统门诊输液流程,见图1。

2.2移动输液软件优势

2.2.1使用读卡调阅患者身份信息、输液处方信息及收费情况,使输液窗口护士对上述确情况的核对效率大大提高,避免了因为身份确认不清、输液处方字迹潦草、输液收费情况不清等造成的输液窗口拥堵现象,减少了患者输液排队等候的时间。

2.2.2二维码标识系统,减少传统输液模式在患者身份信息及药物信息核对工作中存在的许多不确定性而导致的护士查对工作量大,且人为出错的几率较大。而采用基于患者标识的二维码识别技术后,护士在为病人进行治疗时,扫描患者二维码对患者身份和药物进行确认,确保了患者身份及药物身份识别的准确性,杜绝了医患语言沟通中的信息传递失误,保证了输液过程中患者及护士行为的正确性,使得门诊输液工作更安全、高效,保障了病人的输液安全。

2.2.3将移动输液软件运用于门诊输液管理后保证了护理过程记录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由于护士使用手机扫描二维码进行实时控制输液的每个环节,便于信息的管理、查找、核对、统计及质量控制,并使以往难以获得的信息能得到正确保存。同时由于能够正确记录输液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每袋的接瓶时间,以及注射、接瓶、拔针等操作的责任人等,各环节全流程记录,均有据可查,既规范了护理行为,也增强了护士的工作责任心,保证了护理质量[3]。

2.2.4输液软件的各类智能化提高护理工作的正确性和安全性。如智能提醒护理人员关注输液处方的合理性;智能提示注意事项,比如易过敏药物,特殊用法,特殊药物,吸氧,重点监护,用药配伍禁忌;智能提醒输液费用漏收情况等。

2.2.5业务数据分析支撑护理绩效考核和护理质量管理。护理管理者可按照护理人员、不同护理组、时间等条件对卫生中心及服务站点所有的静脉输液做工作绩效统计和绩效分析考核。

3.结论医院信息化管理推进是大趋势,实行门诊输液信息化管理非常有必要

3.1为护患纠纷提供法律证据:移动输液系统准确、实时、完整地记录了输液过程中的执行时间和执行人以及所使用的药物和治疗方式,并且永久保存,为医疗举证倒置提供了法律依据[4]。

3.2业务数据分析功能支撑护理绩效考核和护理质量管理。根据软件的数据记录,能够轻松统计每位护士的工作量,为护士绩效提供重要参考,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3.3护理部根据后台数据能够很方便地随时掌握输液室的工作状态,加大了对工作过程的监控及管理,并能及时发现输液过程中各环节的问题,以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门诊输液安全,实现了精细化管理要求,提高了护理管理水平,实现门诊输液质量和安全的科学管理。

3.4信息化建设的两面性。移动输液软件在输液安全、护理管理、减轻护士工作量及工作压力等方面有着卓越的优势。但我们也发现,护士在操作过程中注重信息的匹配和规范性动作的完成而淡化了在医患间的直面交流,双向的沟通有减少的现象。美国学者Leininger博士就认为没有关怀就没有护理,护理的本质就是关怀。在充分运用信息化建设促进护理工作发展的同时,我们切勿忽视对患者的关怀,尤其是在老年患者集中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其所属卫生服务站点。

【参考文献】

[1][3][4]杨禾,许庆华.移动信息技术在改进门诊输液管理流程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2,1,12(1):67-68.

[2]李颖,李子民,吴红敏.无线网络在医院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07,20(6):932-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