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主义思潮对我国教育及教育科研方法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4-14
/ 2

论科学主义思潮对我国教育及教育科研方法的影响

刘建军

刘建军(牡丹江师范学院)

摘要:科学主义思潮作为当代西方社会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哲学思潮,集中反映了当今科学时代的特点,深深影响了众多科学的发展,包括教育科学的发展。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目前,在我国的教育研究中,存在过分强调科学主义的消极面,进而将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对立起来,贬低、甚至全盘否定科学主义思潮的倾向。因此,准确地把握科学主义思潮的实质,全面、客观地分析其对我国教育的影响,具有很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科学主义思潮教育教育科研方法

1科学主义的含义及其产生的历史渊源

严格意义上的科学主义,虽然不同人的表述侧重点不同,但观点大体都相信科学有一种优越的认识模式,可以用来获得真实可靠的知识。比如,《韦氏英语大词典》对科学主义的定义是:“认为自然科学的方法应该被应用于包括哲学、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在内的一切研究领域的理论观点,断定只有这样的方法才能富有成果地应用于知识追求。”科学主义的基本信念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科学主义认为,自然科学指示是人类指示的典范,它是最精确、最可靠的;第二,自然科学的方法,特别是物理科学的方法应该被应用于包括哲学、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在内的一切研究领域,只有这样的方法才能富有成效地被用来追求知识;第三,在人类整个精神文化体系中,科学具有最重要的地位和价值。其中,第一点是基础,第二点和第三点都是对它的逻辑延伸,科学主义的思想主要是通过后两点表现出来的。

2科学主义思潮对我国教育及教育研究方法的影响

2.1科学主义思潮对我国教育的积极影响

2.1.1促进了我国教育实验的普遍开展和教育实验的科学化。

自20世纪初以来,科学主义思潮对我国教育研究的影响时断时续、或强或弱,延绵近大半个世纪,而引发人们对实验的重视,这一作用最为可贵。改革开放后,全国各地掀起一股实验热潮,人们逐渐认识到,没有教育实验,教育科学的发展将步履维艰。教育实验的广泛展开,使人们对教育实验的规范性、科学性的认识不断提高,进而加强了对教育实验基本理论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教育实验在我国迅速发展,已成为影响面很广的一种研究方式。但到了90年代初,教育实验仍然存在不少不够规范或科学水平不高的问题,因而教育实验的科学化问题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人们普遍认为,教育实验的科学化问题是当前研究教育实验方法的关键。但如何看待科学化,却存在分歧。一种观点认为,教育实验的科学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它不是绝对的、固定的,而是不断接近科学规范、由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的过程。另一些论者则持目的观,认为只要实验实施的结果达到了实验目的,就是科学的,反之就是不科学的。但无论持哪种观点,对教育实验需要科学化却并无异议。

2.1.2促进了教育研究由“思辨”向“科学——实证”范式转变。

教育研究科学化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在很长的时间里,人们把赫尔巴特教育学与科学教育学看成是同义词。然而在实验教育学派看来,赫尔巴特及其学派的教育学仍属思辨教育学,要使教育学具有科学性,就必须摒弃教育学的思辨性,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本世纪之初的教育学研究者大都强调实证方法,追求教育研究“自然科学化”。实验教育学是自然科学蓬勃发展下的产物,尤其是实验心理学发生、发展下的产物。德国实验教育学创始人之一拉伊(W.A.Lay),就认为实验教育学才是新教育学,才是科学教育学,新教育学(科学教育学)与旧教育学(思辨教育学)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积累经验的方式和研究方法不同:前者运用包括系统观察、统计以及与假设、验证联成一体的实验,对教育现象提供纯客观的因果性解释,而后者运用的方法多是一些个人经验和以经验为基础的推论。拉伊还认为,只有实验教育学才是“普通教育学(一般教育学)”,才是“全球通用的教育学”,因为它的研究成果在世界各地都能重复验证和推广。当年,我国的科学教育论者即断言“今日时令所趋,教育学接受了科学的洗礼”,往后教育研究应该“①打破个人之私见,求客观的标的。②废除散漫的观察,作严密的实验。③由等级的评判,进于单位的测量。④由定性的方法,进于定量的研究”。在当时的条件下,人们认为教育学科学化的主要标准之一是:有科学精神、用科学方法。“某种学术含有科学的精神,而完成的步骤采用科学方法,亦得成为一种科学。所谓科学的精神,列举起来,约有几件。最有关系的就是:①求真实的知识,②化品质为数量,③执简驭繁,④纯客观,⑤有系统,⑥可反复证明”。而所谓教育学的科学化主要就是“自然科学化”。至20世纪30年代,迪尔泰(W.Dilthey)发表了《论普遍性教育科学的可能性》一文,译介到我国后,出现了精神科学教育学的观念,使教育理论科学化有了与教育研究自然科学化倾向不同的意蕴。然而,总体上仍然受到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

至20世纪50年代,在学习原苏联教育学的过程中,教育学科学化的问题又提了出来。但不同于以往的是“阶级性”几成教育科学化的首要标志,甚至是唯一标志。当时一般认为资产阶级教育学不是科学也不可能成为科学,因为教育是一种社会的历史过程,而资产阶级教育学对阶级与阶级的斗争有意无意地视而不见,因而不可能正确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它脱离了具体的社会关系(特别是生产关系),抽象地孤立地研究人的身心,也不可能正确反映人的发展的规律。只有苏维埃教育学才是科学的教育学,因为有两大优势决定了它的科学性:一是有“党性”,即阶级性,二是有“科学方法”,即辩证方法。这种阶级性即科学性的观点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上半期编写的教育学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十年浩劫期间,教育研究的意识形态化走向极端,教育研究的科学性已名存实亡。

1976年以后,教育科学化重新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教育研究》编辑部于1980年2月召开教育实验的座谈会,提出“教育科学的生命在于教育实验”,之后,运用客观化、数量化、形式化方法成为教育研究的主流。教育学科自身的反思,改变教育科学的纯思辨性虽然这种研究有点矫枉过正,但对于促进对质,其积极作用不可低估。由于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化,人们对下列问题也产生了较大的兴趣。其一,教育学的性质问题。教育学到底是“基础科学”还是“应用科学?其二,教育学的体系问题。关于这个问题的思路主要朝两个方向发散:①教育学的逻辑起点问题;②教育学的内容建构问题。教育学分化为教育科学、教育哲学和实践教育学的观点受到普遍重视。即教育科学的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教育哲学侧重于建立价值与规范;实践教育学则在于为教育活动提供实践的建议或指示。而这些思想无不深深刻上了科学范式理论的烙印。

2.2科学主义思潮对我国教育的消极影响

科学主义思潮有其历史背景的特殊性和理论内涵的不完备性,而我国许多学者,往往忽视其理论的适用范围和条件,生搬硬套科学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使教育理论研究滑入“自然科学”的轨道,偏离了教育科学的本质,具体表现在:

2.2.1在教育研究的性质上,用“科学”来诠释教育学。绝大多数教育理论著作都隐含着这样一种信念:实证是教育理论获得“科学”资格的唯一途径。如“教育实验法是为了解决某一教育问题,根据一定的教育理论或设想,组织有计划的教育实验,到一定时间,就实践效果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得出有关实验因子的科学结论来。”对自然科学方法的这种简单移用,明显忽视了教育研究的人文社科性质。

2.2.2在教育研究方法上,以成熟的自然科学为效法的榜样,以精确、定量、客观为目标,以“科学—实证”为取向。其研究的方法论多为:①决定论,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其发生的原因,教育研究就是要发现和揭示教育现象的因果关系,为预测和控制提供稳定的基础。②经验论,认为可靠知识只能来源于经验,理论和假设的可靠性取决于是否有经验证据的证实。③还原论,主张将复杂的因素通过分离、简化,还原为直接的经验内容,通过对简化对象的可控性研究,达到对复杂现象的认识。④价值无涉论,认为科学只涉及事实,与价值问题无关,价值判断必须从研究中摈除或还原为事实问题,研究应持客观中立立场。⑤普适论,认为通过实验验证、运用统计分析,在一定的样本范围内可概括归纳出类的特征,强调研究结果的普遍适用性。甚至有论者移植自然实验的某些方面来规定教育实验,认为教育实验是有意控制和变革某些实验因素,以探索教育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总之,把教育研究理所当然地界定为教育科学研究,以量的计算取代质的分析,忽视、轻视乃至排斥教育哲学研究。

2.2.3在研究内容上,将丰富的教育实践活动过程简约化,把复杂的教育活动分解成可以还原的教育活动要素。如,在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上,把科技发展、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直接等同,对社会发展的内涵作单一的理解。因而,把学校当作“人力加工厂”,用物质生产过程的规律来说明学校生产过程。重视物的因素而轻视人的力量。在教育内容上,扬自然科学而贬人文学科,追求课程内容的科学化与现代化;在教学过程上,认知活动,包括知识授受、科学研究和问题发现,成为主轴和核心,认定这一过程有客观和稳定的程序、方法及规则,人格的塑造、社会理想的培养被漠视。当然,科学主义教育思潮对教育目的、教育评价、教育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也有深刻的影响。但以上几个方面是最基本的。

参考文献:

[1]罗建河.西方科学主义教育管理理论的知识论基础探析.外国教育研究.No.2,2006.

[2]伍建桥.论科学主义思潮对我国教育研究的影响.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年第2期.

[3]杨寿堪.20世纪西方哲学——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

[4]PilipBabcockGove.Webster’sThirdNewInternationalDictionary.MerriamWebster,1976.

[5]赵同森,王文宝.科学主义哲学思潮与教育.焦作教育学院学报,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