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要要以榆林学院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2-12
/ 3

应用型本科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要要以榆林学院为例

陈小辉

陈小辉CHENXiao-hui(榆林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榆林719000)(SchoolofInformationEngineering,YulinUniversity,Yulin719000,China)

Abstract:"PracticalTertiaryEducation"isanewlyemergingthingofhighereducationinChina,thekeytopracticaltalentedcultivationispracticalteachingforthemajorityofnewlyestablisheduniversities;atthesometimethebottleneckofpracticaltalentedcultivationispracticalteachingtoo.Thispaperanalyzestheproblemsofpracticalteaching,Accordingtotherealityofouruniversity,thewriterdevelopedapracticalteachingsystemoftertiaryeducationwhichissuitablewithcultivationaimofpracticaltalents,studiedthehardwaresupportsystemandsafeguardmeasuresofpracticeteachingsystem.关键词院高等教育;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教育;实践教学体系Keywords:highereducation;newlyestablisheduniversities;practicaltertiaryeducation;practicalteachingsystem中图分类号院G642.0文献标识码院A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14)06-0206-030引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大量增加,大力培养应用型人才是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1]。应用型人才与传统的研究型人才相比较,其最突出的特征是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而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必须有一套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但当前的本科教学中,普遍存在对实践教学重视不足、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备、实践教学条件不完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不适应要求等一系列问题[2]。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想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当务之急是尽快解决以上问题,建立起优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1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1缺乏对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和研究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滞后,质量标准不够完善,质量监控力度较弱。

我校各专业实验室,大多是按照满足各门专业课程所需开出的教学实验来建设的,且各门课程的实验各自按其课程体系进行教学,没有形成完整的专业实验教学体系,不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实验技能和实践能力;列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内容基本上围绕理论教学进行,缺乏“以人为本、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过多地考虑客观条件和实际困难,缺乏前瞻性和开拓精神,难以达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3]。升本以来学校虽然制订了一系列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但由于大多数制度尚在试行阶段,实践教学各环节也缺乏科学的刚性质量标准和行之有效的质量监控手段,且学校以及各院系的实践教学管理队伍严重不足,不能满足当前学校的专业发展规模以及新形势下对实践教学的要求,影响了我校实践教学的开展。

1.2实践教学课程的内涵建设重视不够当前,一方面在许多新建本科院校中,实践教学的内在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并未得到切实的重视;另一方面,由于实践教学必须密切联系社会实际,教学内容要充分反映新技术的应用并且更新较快,使得实践课程的建设需要比较繁琐的组织工作和更多的人力物力。因此在办学实践中,实践教学课程建设往往得不到重视,从而影响实践教学的质量。主要表现在:实践教学内容陈旧、更新慢;实践教学方法缺乏研究和创新,实验、实训技术和手段落后;实践教学缺乏一套能体现本科实践教学特点、科学反映实践教学水平和学生实践能力与素质的评估指标体系和行之有效的方法,对实践教学的考核和评价具有一定的随意性[4]。个别专业的一些实践课程,由于实验师资、实验设备等问题不能严格按照教学计划保质保量开出;部分专业的实验课程难度不够,特别是一些新建工科类专业,实验项目停留在演示性、验证性实验的层次上,不利于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难以达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的。

1.3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滞后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对实践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我校所处的地理位置较偏远,办学层次及科研水平不高,经费支持不到位,管理人员欠缺等原因,导致我校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工作困难较多,难以实现校企“双赢”的局面[5]。只能够向基地单位提一些服务要求,而没有条件向对方提供较好的服务,如技术支持、人员培训、科技推广等活动。致使我校的一部分工科类专业特别是一些新上专业,其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往往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这样就不能很好地进行实践教学,也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部分专业的实习活动停留在见习的层次,难以达到生产实习及专业实习的教学要求。主要表现在能源化工、安全类专业,由于我校和基地企业的合作不到位,再加上经费支持因素、安全因素、保险因素、管理因素等,致使这些专业的学生到达实习基地后大多数活动停留在观摩、参观、听讲解的层面上,学生难以到生产一线,在操作平台上,实际动手参与生产活动,只能对企业相关生产实践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实验室的硬件建设是实验教学的基础和保障,实验教学的开展及其教学内容的更新有赖于教学仪器设备的完好程度、先进性及其不断更新。由于我校升本之前自身基础相对薄弱,加之升本后的招生规模扩大,新增专业多,教学仪器设备购置经费投入不足,造成实验室建设滞后,教学仪器设备缺乏,成套性差、更新率低等问题。致使部分新建工科类专业的实验课程不能按时开出,严重影响了教学计划的完成。

1.4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进展缓慢缺乏一支经验丰富、理论扎实、具有创新精神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是制约我校实践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从以师范教育为主的专科学校升格为综合性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后,由于师范教育相对重视理论教学,在课程设置中缺乏实践性课程。

升本后,随着学校办学定位的转型,实践教学教师短缺现象日趋严重,特别是工科类专业。但由于我校实践教师特别是实验教师培训与外出参加学术交流机会少,激励机制不完善,教师大多不愿意专职从事实验教学工作,另外,我校新进教师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实践工作经验和教学能力,“双师型”教师和专职技术人员不能满足实践教学需要。

2实践教学体系与内涵建设2.1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原则实践教学体系,就是指围绕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而开展的学生亲身体验的教学活动体系。它既包括为认识自然规律、掌握技术知识而开展的科学实验、生产实习等必要的验证性实验,也包括为解决实际生产的问题和社会问题,提高创新能力而开展的具有研究性、探索性、设计性的综合性实践,还包括以了解社会和国情,提高全面素质为宗旨的社会实践[6]。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和专业技能规范的要求,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和高等教育规律。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和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本着“注重基础实践技能培养,加强综合实践,引导创新实践”的理念,通过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创新实践教学方法,将实验、实习实训、职业技能教育、创新活动等实践内容有机融入到通识实践、认识实践、应用实践、综合实践和创新实践各个环节,构建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丰富实践教学内涵。

2.2构建突显实践教学的本科培养方案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根据各学科专业特点和我校的区域优势特色,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各专业应科学设置实践课程,建立分类实施、分层推进的各实践教学环节,强化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训练,形成四年“不断线”的“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对区域(行业)人才需求的服务能力。

保证列入教学计划的专业性实践教学环节累计学分,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20%,理科类专业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25%,工科及农学类专业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30%。

2.3丰富和完善实验教学体系实验课程内容的设置要按照基础性实验(演示性、验证性、模拟性实验)、专业综合性实验、自主设计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四个层次整体设计,逐步形成层次分明的实验课程体系。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标准、教学内容、实验项目、实验指导、学习评价等教学资源的建设工作,同时注重引进国家行业及企业技术标准开发专业实践课程,保证各专业含有专业综合性实验、自主设计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的实验课程达到实验课程总数的60%以上。

2.4拓展实习实训平台,强化实习实训体系构建各专业要结合专业实践能力、行业及职业素养要求,拓展实习实训平台,统筹安排通识实践、认识实践、应用实践、综合实践和创新实践模块。强化学生对社会和行业的认知,在认识实践和应用实践模块中增加社会调研和行业调研实践项目,实践内容各专业根据专业和行业发展自定,实践形式可采取集中和分散两种方式进行,活动完成后每个学生必须自主完成一篇调研报告。加强学生职业素养培训,各专业实习实训教学环节中要增加职业技能训练项目,搭建职业资格认证平台。对于基本职业技能的培训可利用学校已有实践教学条件在校内完成,在此基础上利用学校校企合作平台,与企业合作培训,鼓励学生进企业参与企业活动,或通过企业培训取得职业资格认证。

2.5积极开展各类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围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课外实践创新活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等活动,扩大项目覆盖面、调动学生参与大赛积极性、完善课外实践活动开展条件和资助奖励制度,开展大学生科技文化节、学术活动月、科技创新兴趣小组、学生社团等为主要形式和载体的课外实践创新活动。

2.6推进实践教学改革结合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实践教学改革,重点进行实验教学模式改革、实验课程内容整合、实习实训形式多样化建设,开展实践教学课程建设、实验项目的拓展、实验仪器自主开发和实验教材编写等工作;引导教师大胆改革创新,鼓励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3实践教学硬件支撑体系建设3.1校内实验硬件条件建设通过增加实验室建设经费投入以及校企合作的方式,构建良好的校内实验(实训)环境。对于现有的一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三个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投入专项经费进行重点建设,以提高示范性为目标,改善硬件条件,提高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成套率和完好率,充分发掘和利用仪器设备的功能,提高使用率;对于实验教学基础薄弱的专业进行改善性建设,特别是一些新上的工科专业,如土木工程、安全工程、物联网工程,以及一些文科实验平台、管理类实验平台,或者对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具有特色的平台等,给予大力的倾斜支持,保证各专业实践教学条件能够满足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3.2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进一步扩大校内实训资源的开放力度,大力建设专业类实训平台、公共实践教学平台和特色实践教学平台,如信息类创新实验平台、经管类实训平台、电子类实训平台等,建立适应专业技能训练、职业技能证书考核、综合实训、课程实训需要的校内实训基地。

3.3校外实习基地建设采用“联合共建、合作共享”模式建立有效、双赢的与地方企事业单位深度合作的机制,全面推进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争取各级政府部门支持,探索学校、政府、企业三方联动的有效机制,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等单位在人才方面的优势,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提高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有机结合于实践教学过程之中。加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经费投入,明确基地建设经费的管理、划拨及使用规范,建立合理的奖惩政策,激励院系开展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工作,原则上每个专业都应建立2个以上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保证教学计划内的实习项目能够全面落实。

3.4加深与基地单位的合作层面和力度不断拓展与基地单位的合作模式,学校根据专业设置和实践教学需求,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与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实践教学基地可以建立在企业,也可以建在学校内,建设所需费用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承担。通过与企业共同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工学交替”式教学,顶岗实习等灵活的合作教育方式,使学生成为用人单位所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

4实践教学体系的保障措施4.1经费保障多渠道筹措经费,为实践教学质量提供经费保障,改善实验教学条件,推进教学实习活动的开展;同时在教学经费中增加实践教学经费的比重,改进管理方式,为学院日常实践教学活动开展提供支持,保障专业实(见)习、实训基地建设维持经费的需要。

4.2制度保障修订完善各类管理制度,保障实践教学活动开展、建设、运行的制度化和规范化。鼓励各教学单位探索学生实验教学考核方式、考核标准、评分办法,探索创新实践、综合实践教学环节考核模式和制定相关的成绩评价、学分奖励措施。完善学校实践教学工作量核算办法,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工作核算标准相匹配,不同类型实践教学工作量核算内部平衡,建立客观、公正、公平的工作量核算方式,调动教师从事实践教学的工作积极性。

4.3队伍保障加强实践教学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和各类管理队伍建设。成立本科实践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各类实践教学专家委员会,对实践活动的开展和实践项目建设进行咨询、指导和评估;以各教学单位为主体不断稳定和扩大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建设结构合理的实践教学教师梯队;开展指导教师交流培训活动,建立指导教师的工作激励和约束机制。

5结语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状况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重要观测点;是新建本科院校实践教学工作的顶层设计,对指导各专业形成有特色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工作的地位,提升实践教学的质量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院[1]柳友荣.我国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研究[D].南京大学,2011.[2]卞钰.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3]姚文均.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教学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4]陶锦莉.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建设的思考[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68-71.[5]张庆久.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与我国应用本科的比较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8:32-34援[6]刘海燕.几种典型实践教学模式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启示[J]援理工高教研究,2005,24(6):82-85援

来源期刊

价值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