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产科护理中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1-21
/ 2

健康教育在产科护理中的临床观察

吴兴珍

吴兴珍(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妇幼保健院四川成都610500)

【摘要】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健康教育护理对产妇身心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36例产妇为研究对象,经患者知情同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观察比较两组产妇的各项情况,评价健康教育的应用价值。结果:两组产妇的心理状况评定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抑郁症的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健康教育对产妇的康复有明显的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健康教育,产科,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1-1993-02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产科护理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临床工作者开始探索改革新的产科护理模式。因而,从不同的角度全方位地加强产妇的健康教育,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将具体实施情况及体会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分娩生育的产妇36例为研究对象,年龄24~40岁,平均(32.42±1.42)岁。

1.2研究方法经患者知情同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8例,两组产妇年龄、产式、文化程度、职业、产后体质指数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观察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各项情况,探讨健康教育对产妇身心健康影响情况,评价其应用价值。

1.3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行组间比较,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的心理状况评定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于出院前进行测评,其中轻度为53~62分;中度为63~72分;重度为73分以上。观察组发生抑郁症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产妇SDS测评得分情况

3讨论

3.1产前健康教育首先,收集初次来医院就诊孕妇的个人信息,包括:孕妇的年龄、孕次、产次、既往健康状况、异常孕产史、家族史等身体健康情况;职业、文化程度、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社会文化背景及心理健康状况;然后,根据孕妇的个人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健康教育计划以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主要内容可根据孕妇需要涉及孕妇生产的整个过程,包括:临产分娩知识,胎儿自我监护,妊娠期相关疾病的注意事项等,以解决孕期各类健康问题,增加孕妇对环境、人际关系的适应能力,以保证分娩时能良好配合,也为顺利分娩创造了条件,以保证孕妇以良好的心态迎接生产日子的到来。

3.2分娩过程的健康教育产妇的整个分娩过程都需要家人及医护人员的细致关心和情感支持。因此,护理人员要给予产妇全程陪护,做好相应的健康教育,帮助产妇有意识的放松,缓解精神紧张和肌肉疲劳;根据产妇的宫缩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调整呼吸频率,增强产妇的自我控制能力。使产妇了解分娩是一个生理过程,消除产妇的恐惧心理,最大程度地调动产妇的主观能动性,指导产妇正确配合医护人员,加速产程,顺利度过分娩的整个过程。

3.3产后健康教育

3.3.1新生儿护理,护理人员要指导产妇及其家属及时学习新生儿护理的相关知识,学会为婴儿更换尿布,并做好臀部护理,脐部护理,新生儿抚触,新生儿沐浴,观察新生儿黄疸的发生情况并做好相应的处理,特别要指导重视新生儿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包括:窒息、皮肤过敏、烫伤、脱水等。防范棉被包裹太严,散热不良导致的新生儿高热等。通过对新生儿护理的健康教育,可以做好科学育儿知识的普及,为优生、优育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3.2产妇的护理,由于产妇的产后护理多由家属负责,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对于相关的护理知识并不科学,一些旧的传统观念导致产妇不能得到妥善的照顾。此时,护理人员应对产妇及其家属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包括:产后的饮食,建议产妇多食用富含蛋白质和热量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多喝汤,以促进乳汁分泌。还要注意休息,适当锻炼,鼓励产妇早期离床活动,保持身心愉悦。特别是要注意产褥期卫生,保持外阴清洁,观察恶露排出情况。还要做好产妇的心理护理,防止产后抑郁症的发生。还要指导母乳喂养:护理人员要及时向产妇及其家属讲解母乳喂养的好处,对于无正当理由拒绝哺乳的产妇要进行恰当的教育,教会产妇正确的喂养技巧,喂奶姿势,挤奶手法等。

本研究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产妇的身心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及临床应用价值。健康教育的开展,不仅为孕产妇提供人性化护理,而且有助于拓展医院服务平台,树立良好形象。医院应积极开展健康教育,贯穿护理工作的全过程,使其成为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产妇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时加强对护理人员培训,提高护士素质,确保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展开。

参考文献

[1]王玉珠.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理念在VIP产科产后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9,15(3):234-235.

[2]赵春秋.小议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及质量评价在产科护理中的作用[J].中国医疗前沿,2010,5(2):81-83.

[3]訾聃,文平,刘林敏,等.健康教育在产科护理质量及防范新生儿意外伤害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114-116.

[4]李勤.产妇健康教育实践体会[J].中外医疗,2009,7:60~61.

[5]阎志梅,张立峥,阎新华.孕妇学校的健康教育培训探讨[J].护理研究,2003,17(11):1336.

[6]叶金好.产妇产时的心理问题与护理措施[J].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5,4(4):36.

作者简介:吴兴珍,女,1974-02,成都市新都区妇幼保健院,职称: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