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化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杨泽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论现代化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杨泽原

杨泽原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意义;问题;措施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在经济建设工程方面的投资力度也在不断增加,但是建设工程却因管理不当出现了很多弄虚作假的现象,这一现象对国家的经济建设起到了不良的影响。一旦建筑工程不能够顺利进行就会影响国家建筑管理体系的健康发展,另外建筑管理技术水平也是影响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的直接因素。在确保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投资的质量,人民财产安全得到保障的情况下,所有的建筑工程企业要想在市场占据强大的地位,就必须要将科学管理方法运用到建筑工程中,一定要将管理机制完善好,同时加强对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必须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做到这些建筑企业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有稳固的地位。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在建筑工程管理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对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1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意义

建筑工程现场管理对于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有序的现场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建筑作业效率,实现预期建设目标。1)科学、有序的施工现场管理,能够将施工条件和项目特点紧密联系到一起,然后根据实际需求来进行建筑工程的设计,减少设计变更,节约施工成本。2)科学、规范施工现场管理,能够避免因管理不当出现的各种浪费情况,例如,材料浪费,可通过最佳的管理方式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有效节约施工成本,提高工程建设经济效益[1]。3)科学的现场管理,能够营造一个良好的施工氛围,确保施工的有序性,保证建筑施工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期,实现预期目标。4)提高施工现场管理水平,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而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2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及创新技术的应用现状

2.1管理及创新理念过于陈旧

管理和创新理念作为引导管理及创新技术有效应用的关键,通过对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及技术应用现状的分析,发现管理及创新理念过于陈旧是影响建筑工程企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由于建筑工程的管理人员长期受传统建筑管理理念的影响,且在施工过程中始终依据自己积累的经验进行管理,缺乏对现代化管理知识的学习,也未及时引进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另外,由于管理人员的影响,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创新意识薄弱,影响了整体工程的创新技术应用水平。

2.2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不完善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经常会出现由于管理不到位,导致施工放样、高程等出现误差,混凝土构件达不到质量要求,出现裂缝、蜂窝麻面等情况,给建筑工程留下了较大的安全隐患。此外,由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较为复杂,涵盖范围较广,通常会采用抽样送检制度进行检测,这一检测方式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全面性,容易出现遗漏。

2.3管理措施的安全性较低

工程施工管理措施的安全性直接影响着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所以,提高管理措施的安全性,才能确保施工管理的稳定性。如果不能对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进行安全的管理,在出现安全事故的时候势必会造成严重的损失,甚至有可能威胁到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后期的工作也将无法顺利进行。制定安全的管理措施,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甲方的要求,更是落实施工防护措施和提升建筑质量的基础。

3建筑工程管理问题的对策探讨

3.1建立管理的体系,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对每一个建筑企业而言,要想真正的生存和发展好就必须要建立和完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完善的施工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离不开健全的管理制度,同时管理人员要根据实际工程的需要分配好施工人员,另外不同部门的管理人员要以身作则,将工程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企业应该对施工人员的专业化水平严格要求,要优化人员配置。同时每个建筑企业都要有详细的施工计划,并且依据计划安排严格规范施工进度。在制定建筑工程进度计划时必须要根据实际工程状况对施工人员进行合理安排,最大效益获得人力效益,也要重视对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培养,从而将建筑工程的劳动效率提高上来。

3.2健全现场管理制度

健全现场管理制度是做好现场管理的保障,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岗位责任制度。根据的不同工作性质、专业或区域进行划分,建立起完善的岗位责任制度。2)检查制度。检查制度包括日常检查和上级检查。在检查制度中,要明确规定检查方式、检查规范、检查人等,同时,要将检查结果进行公布。在施工现场管理中,将现场检查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检查过程中,可以将定期检查和抽查、专业检查和综合检查相结合。3)经济责任制度和奖罚制度。在施工现场管理中,要将经济制度引入现场管理中,其主要表现形式为奖惩制度,其中要明确规定奖励和惩罚的方案,对一些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的人员进行奖励,严惩按照经验施工、偷工减料施工人员。4)专业管理制度。施工现场管理专业较多,综合性较强,因此,需要在综合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专业的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安全、质量、环保等制度。5)持证上岗制度。进场作用人员要佩戴上岗证书,尤其是一些危险性较高、专员性较强的工种,必须佩戴特种作用证书,对自己安全负责。

3.3强化管理人员的管理及创新理念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是建筑工程企业健康发展过程中的目标,只有实现对管理人员管理及创新理念的强化,才能为提高工程的施工管理及创新技术应用水平产生积极的影响。一方面,企业管理者应加强对国内外现代化管理理念的学习,通过对其他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体系的借鉴和分析,结合工程企业的实际管理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工程管理体系改革方案。另一方面,培养建筑工程企业员工树立创新理念,尤其是工程技术人员,应积极鼓励技术人员实现对现有施工技术的全面创新和改革。

3.4提升管理措施的安全性能

高效稳定的安全管理措施是提升管理质量的保障。建筑企业应当重视对管理措施安全性能的提升,在具体的安全管理措施上,要重视科学合理性,使得具体的施工情况符合施工安全管理目标的要求。其次,要加强对施工及管理人员安全意识的培养,才能全面提升施工和管理的安全性能。

结语

时代的发展进步和建筑行业的竞争加剧,使得提升建筑施工管理的质量成为目前建筑企业长远发展的根本所在。要实现全面提升建筑施工管理的质量,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技术,培训专业的管理人才,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还要保障管理措施的安全性能,严格管控建筑材料的质量等等。从而有效提升建筑的整体质量,使建筑企业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升建筑企业的行业竞争优势,推动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潘健韵.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8):808.

[2]张帅.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居业,2018(6):146,148.

[3]孙庆波.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6(9):230.

[4]蔡职颖.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1):57-60.

[5]姜华.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6(7):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