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11-21
/ 2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王树国

———中小食品企业新闻报道价值探索

王树国(中国食品报社)

摘要:只要搭上时代的列车,紧扣时代脉搏,众多的中小食品企业就一定能够成为我们新闻写作中的一大亮点。

关键词:食品企业新闻探索

长期以来,新闻的“高、大、全、最,精、尖、细、微”作为“新闻点”不断满足着人们的猎奇、求异心理,很多新闻记者都把这些作为新闻采访的常态来当做新闻报道的角度。然而,我作为一名行业报记者,特别是食品行业报的记者,在日常的新闻采访报道中,深深感受到了中小食品企业对于新闻记者的重要意义。在日常的采访中,我们所面对的并非完全是闪着光芒的名企、“巨星”,接触和了解更多的是中小食品企业中的人和事,正是他们提供给了我很多有价值的新闻线索。我发现,如果能够恰当的把中小食品企业和时代发展的脉络相联系,就一定能寻找到不可替代的新闻价值。可谓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只要搭上时代的列车,紧扣时代脉搏,众多的中小食品企业就一定能够成为我们新闻写作中的一大亮点。

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中小企业的总量约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左右,多数是民营企业或创业型企业。在经济比重上,中小企业已经占据了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但是中小企业(含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7.02岁,约有70%的企业在第一个5年内倒闭,在剩余的企业中又有70%的企业在第二个5年内倒闭。[1]可以说,中小企业的“出人头地”或“茁壮成长”实在是一件难事,但是如果企业的发展能够适应时代的潮流,紧跟时代步伐,就一定能在艰难中提供给新闻工作者不菲的新闻价值。

虽然中小企业相比于大企业来说,竞争力不足,资金和财力方面得相对欠缺,也自然使得他们很难采取一些吸引人们目光的重大举措。但是,多年来,中小企业一直是“活力四射”,毫无疑问的成为了经济建设、吸纳就业、创新发展的“主力军”。因此,如何在时代的大背景中抓住中小食品企业发展中的新闻点,对于我们新闻工作者来说也有着实际的现实意义。从中小企业中发掘新闻线索,也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位新闻工作者应该具备的能力素质之一。

“现代管理之父”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任何企业其实只有两项职能,一是营销,一是创新[2]。在竞争性社会里,任何企业都应该以市场为导向,以顾客需求为导向,企业的各项职能(人力资源、研发、生产、财务等)本质上都是为满足顾客需求服务的。中小食品企业也同样注重自己的品牌命名、市场细分、资源利用、营销创新等方面的发展,而其中任何一个有力的举措都有可能成为企业走向成功的助推器。我们记者就要在这种细微的变化中挖掘新闻线索。例如,多年前我曾采访过以私屠乱宰而声名狼藉的潘官营村,当年随便走进该村的一家住户,你都可能看到由一刀、一锅、一缸组成的小作坊,但经当地政府的彻底整顿之后,潘官营村人可谓发了猪财,不但以自己的方式适应了激烈的市场竞争,实现了机械化加工,文明生产,还连续被评为“菜篮子放心工程先进单位”,本来不过就是一些人眼中的“穷乡僻壤”,却让我在发掘其变化中抓住了新闻点,这条新闻上了头条,成了“好新闻”。

我们常说,新闻离不开政治,而我们做好新闻当然也不能忽视政府的政策措施。中小食品企业一直是政府部门关注和扶持的重要方面。而任何新闻的发生都有其发生和发展的必然的时代背景,因此,我们关注新闻点也必须把新闻事件放到大的时代背景中来。中小食品企业也是适应时代大潮的一只重要力量,往往暗藏着超乎于大企业的新闻价值。以小岗村早期的粮油食品发展有限公司为例。一个小小的农村企业之所以能有今天这样的成就和荣誉,并不断给我们提供新的新闻由头,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其紧紧抓住了时代的大背景。该粮油发展有限公司是当时安徽省“861”行动计划项目之一,企业在政府相关政策的扶持中发展,这本身就是有价值的新闻。可见,我们新闻工作者在关注国家大政方针的过程中关注中小企业的发展也一样能挖掘新闻价值。时至今日,小岗村的粮油公司发展中进展顺利,其开创的“马兰花”牌、“九九”牌、“双燕”牌面粉远销上海、广东、浙江等省,产品深受好评,其逐渐开创的品牌优势也不断发挥作用,一次又一次为我们提供新闻由头[3]。

可以说,中小食品企业都共同面对着融资难的问题,资金一直是中小食品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面对中小食品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各地市政府都出台了相应政策措施,多方扶持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发展。而一些优秀的中小企业和很多大企业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和合作,其中也可能提供给我们有价值的新闻线索。例如,石家庄的珍级酿造集团,只能算是石家庄本地的一家不错的企业,在全国来说绝对算不上多么有竞争力的大企业,但是,同样作为调味品行业的日本龟甲万株式会社则在整个日本甚至整个欧美市场都占有一席之地,这两者与台湾统一集团共同组建的统万珍级,就很好的实现了小企业与大品牌的有机组合,既为自己的发展解决了融资难问题,也为自己找到了有力的技术后盾。石家庄珍极集团可以说是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头条的大新闻。

众所周知,食品行业是一个微利行业,市场进入门槛低,没有足够的规模就很难盈利。但是众多的中小食品企业却在不断地创新、求变中发展并不断壮大着。创新是企业适应市场,取得发展的开路先锋。一个企业如没有创新,在市场中很快就会被淘汰出局。在人们对食品的需求多元化的时代,创新也成为争得市场的法宝,我们作为新闻工作者也一定要关注食品企业的创新中的变化。如方便面企业中的华丰,一个奄奄一息的企业,“掌上脆”、“魔法士”产品工艺上的创新,使得这个已被人遗忘多时的企业重新焕发了生机;还有“五谷道场”食品,大打健康牌一夜成名[4]......这些企业由不被重视的奄奄一息,到绝处逢生的转机,不能不说是我们新闻人的一件大事,我们的新闻报道在中小食品企业中也如同这些不断创新求生存的食品企业一样,也要在创新中求得“新闻”。

大企业很容易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但是中小食品企业也同样蕴藏着独特的新闻价值,大企业在万人瞩目中免不了让人有一种不可企及之感,小企业却可以成为你的“独家报道”,因此,我们作为新闻工作者,学会关注小企业,在大的时代背景中抓住中小企业的新闻就变得更有意义。真正的新闻需要“采”,但更需要记者以自己独特的眼光去挖掘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关注中小食品企业不失为一项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佚名.《小企业如何“出人头地”》.http://www.wenzhouglasses.com

[2]亚洲商业信息港.http://www.9yyj.org.cn/

[3]明星企业.小岗村首页.http://www.ahxxty.cn/xiaogang/

[4]佚名.《一家短命的食品公司破产教训》.http://hi.bai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