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考物理答题技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5-15
/ 1

浅谈中考物理答题技巧

李仁荣

(江苏省姜堰市张甸初级中学,江苏姜堰225527)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5A-0092-01

中考时,如何让学生在掌握已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情况下,提高物理成绩,答题技巧显得相当重要。这就要求我们指导学生把握科学的答题策略,稳扎稳打,能得的分数一定要拿到手,难得的分数争取拿一点,无把握的也不轻易放弃,以获得较为理想的成绩。以下做法仅供参考。

一、分段得分——“步步为营”

对于同一道题目,由于各人的能力不同,会造成答题情况的不同,中考阅卷采取的评分方法是“分段得分”,顾名思义,就是考生只要答卷答到要考查的知识点上就给分。所以,“分段得分”就是应对中考评卷“分段评分”而来的。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做到:会做的题力求不失分,难题争取多拿分。所以对会做的题,要让学生注重分析的周密性、表达的准确性、语言及书写的规范性,“步步为营,稳扎稳打”,避免出现逻辑错误或是叙述缺少关键步骤,造成“难题目得不到分,会做的题目难得满分”情况。

二、跳步解答——“死里求生”

物理答卷中的跳步解答法指的是在解题过程中,卡在中间环节上无计可施时的权宜之策。它的大体方法是承认中间结论,继续往下推算或推论,看看能否得到正确结论,如果仍然得不出正确结论,说明这条路走不通,立即改变方向,寻找其他途径;如能得到预期结论,就再回头来集中力量攻克前面的过度环节。如果由于时间问题,中间的结论来不及证明,就可跳过这一步,写出后面的步骤,一直做到底。

三、三先三后——“胸有全局”

考生拿到试卷后,切忌急于动笔答题,而应快速浏览通卷,根据题目的难易、轻重,确定自己的答题策略:

1.先易后难。答卷时没有必要按照试卷上题目的顺序,从前到后的顺次进行,应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先做简单的、熟悉的题目,后做复杂的、陌生的题目。

2.先高后低。中考时要注重时间效益,例如同样会做的两道题,一道分值高,一道分值低,就应该先做高分题后做低分题,没有必要按照先后的顺序,这样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得到较高的分。

3.先同后异。在考试时为了提高解题速度,应先做同类型试题,后做不同类型的试题,这样思考比较集中,知识及方法的沟通比较容易。

四、“识破庐山真面目”——冷静对待“新题”

许多学生平时做过不少类型题目,但一遇到比较新的题,就往往茫然不知所措,无从下笔,这主要是没有冷静、仔细地分析题意,没有把题目同基础知识联系起来,没有理解题目本质的缘故。其实物理不存在旧题和新题的区别,区别都是在题干的设计上。可能是已知元素有变化、叙述方式有变化,或者是求解对象有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考查的还是那些知识点,还是对定理、公式、规律的灵活运用等等。

五、不同题型运用不同方法——“什么钥匙开什么锁”

1.区分不同题型,运用不同方法,如判断或选择题:

(1)猜测出题者的意图。物理这一门的知识点比较多,而中考试卷又不可能把所有的内容都涵盖,所以出题者要考查的是那些重点的内容,因此要指导好学生在做推断题时,思考的范围要有个界限,不能漫无目的的乱想。(2)找突破口。题干越长,给的分支越多,往往题目就越简单。因为题干越长,分支越多,也就是给的信息越多,越容易找到突破口。找到一两个突破口,所要解的结也就很容易解开了。

(3)大胆猜想。如果实在找不到突破口,在大致范围确定的情况下,大可猜上一把。因为大致的范围确定了,就可以根据题目给的条件进行猜想,再用排除法找出答案。

2.综合信息题。

综合信息题的特点是:信息新、阅读量大、隐蔽性强。对于大多数信息题而言,有用的信息一般隐含于其中,关键在于如何摘取、重组和加工,由于所给材料冗长、陌生,从上到下逐字逐句读完不仅费时耗力、主次不分,而且常常前看后忘。对于这种题目,应带着问题去解题。建议先看问题后看正文,做到每题心中有数,相关信息随手画出。全力寻找突破口,由点到面扩大成果,针对题目可能会给出的平行或阶梯形的信息,找出其中的联系。此时考生大有从“犹抱琵琶半遮面”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3.压轴题

中考物理的压轴题,大多数是应用题,是整卷难度最大的试题。其实经过分析以后不难发现,最后一题一般情况下有三问,至少也会有两问。第一问一般都是最基础的推理或者是求一个简单的结论,这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其实不难,只要有信心,就能够做出来。所以,要敢于去做。如果这道题有第三问,那么第二问多半是桥梁作用,就是利用第一问的结论,推导、求证,然后将它应用于第三问。至第三问,对于绝大多数学生如果时间很紧张就可以放弃,回头检查所做的其他题目,效果会更好。当然,对于要坚持做下去的学生,要让他们一定要注意书写工整,物理语言表达简洁、清楚,力求全得分。⑤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