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患者病耻感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

/ 2

精神疾患者病耻感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

陈英

唐山心理医院河北省唐山市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认识能力不断提高,精神疾病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在医学界对精神疾病的研究领域中,除了病理学及药物学等方面的研究,精神疾病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已成为热门的研究方向。早在上世纪末,西方精神卫生学者就对精神疾病病耻感进行了初步统计和研究,结果显示,精神疾病患者中有超过64%的患者曾有过病耻感体验。据统计,目前全球仍有近70%的精神疾病患者不愿接受专业治疗,其中大多数是因患者担心受到外界歧视而放弃就医。即使患者选择就医,病耻感依然会对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产生影响,同时还会对患者的生活、工作及家庭带来很大困扰。病耻感是一个综合、复杂的问题,涉及社会学、医学及心理学等多个学科,已被广大学者所关注。

一、病耻感形成的过程

并非只有精神病患者才会产生病耻感,其他很多疾病都会使患者在面对他人和社会时会形成一种负面性情绪体验,这种体验即为病耻感。病耻感的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主要有患者疾病水平、自我效能感、自尊水平、社会支持水平等。当患者自我效能水平和自尊水平较低时,受到疾病应激时更容易产生病耻感,为内部因素。精神病患者不善于社交、社会关系较差、社会支持率较低等是产生病耻感关键的外部因素。Rüsch等报道中表明病耻感产生的最关键因素为社会环境因素,精神病患者在接受治疗时担心受到社会的“标签”歧视,从而容易产生放弃接受治疗的意图。与此同时,患精神疾病后使得患者产生失望、悲观等不良情绪,自尊水平降低,为回避羞耻感而减少人际交往,进而导致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下降。世界卫生组织及精神联合会指出,社会个人主义文化越丰富,病耻感产生率越低。

近些年,有关精神病病耻感的相关研究资料很多,然而,一直以来,在全球很多区域,精神疾病机构及有关病耻感的诸多研究并未有较改善社会人群对精神病患者的歧视或刻板印象。这主要是因为广大群众对于患者病耻感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其重视程度还远不如宗教歧视、老年人歧视、种族歧视等社会现象。并且研究发现,人们对精神病患者的歧视可持续很长一段时期,接受科普宣传后并不能得到有效改观。调查中指出,持有偏见的被调查者在8年后大多依然持有偏见态度,期间通过教育宣传等手段,希望能够改变被调查者的错误观念,然而只有少数人的负性态度稍有改观,整体来看并未得到理想结果。

很多人之所以对精神病患者持有歧视或偏见,是因为他们一直以来持有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精神病患者均有暴力倾向、易冲动、易出现过激行为。针对这一点,诸多研究已经证实,精神病患者的暴力及过激行为远低于常人预想。

二、病耻感的影响因素

1患者的受教育程度

不同文化程度的精神病患者对精神疾病的认识存在很大差异,受教育程度越高,患者的病耻感就越弱。患者的认知水平决定了其对精神疾病和病耻感的应对方式,通常受过高等教育的患者对精神疾病相关知识具有更深的认识,更容易在早期接受干预和治疗,面对周围人的偏见或歧视时,其应对方式更为积极。

2患者的职业

稳定的工作不仅是患者及其家庭可靠的经济来源,同时也是患者自我价值的体现。因此,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能够使患者得到你家属及朋友的肯定和支持,减少受到的外界歧视,病耻感也会因此而降低。同时,不同的职业种类对患者的病耻感也有一定影响,一般拥有高薪热门职业的患者病,其病耻感明显低于普通基层职业种类的患者。

3患者的人格特点

通常患者的人格特点与患者的性格和人生经历有密切关系。患者的病耻感体验与其人格特点有关。如性格孤僻、不近人情、内向的患者病耻感更为明显,情绪暴躁、自控能力差、自闭的患者病耻感最为显著。

4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能够对公众病耻感与内化病耻感造成影响,低水平的社会支持导致患者恢复程度不佳,生活满意度差等后果。社会支持主要通过影响患者的自尊水平从而对患者的感知病耻感产生影响,充足的社会支持可以减少病耻感与自尊水平的负相关性。社会支持中主观支持、客观支持以及支持利用度与患者病耻感呈负相关,社会支持越多,社会支持利用度越高,患者病耻感体验越少。

5医疗水平

早在本世纪初便证实精神卫生专业工作者不慎重地做出诊断、药物副作用、强制治疗、忽视患者的权利等是感知病耻感的重要影响因素。

6文化环境

西方所奉行的个人主义文化中认为别人是在意自己身体健康的,所以自己才获得来自于别人的社会支持,所以他们不会因害怕遭受歧视而放弃寻求社会支持,与此相反,集体主义中个体之间是相互依赖的,集体目标高于个体目标,因此,在集体主义中人们不愿因自己给别人带来负担。在中国文化中,面子观某种程度上体现着自尊与尊严,因此面子感强烈的患者,其病耻感水平较高。

三、干预措施

1社会联系干预

在病耻感关系模型中,公众病耻感处于核心位置,因此应重点对其进行干预。提倡公众多与精神病患者接触,增强公众对精神疾病的了解,是降低公众病耻感的关键。公众与精神病患者的接触方式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面对面接触,公众可在专业人员的陪同下与患者面对面交流,从而深入了解患者的经历和生活;二是多媒体接触,公众可通过观看视频了解患者,同专业人员讲解相关知识。

2提高社会对精神病患者的关注和支持

提高社会关注和支持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公众病耻感和内化病耻感,得到家庭、朋友及社会支持的患者具有更高的治疗依从性。李江婵等研究证实了认知行为治疗对于减轻或消除患者病耻感以及对于改变应对方式疗效明显。抵抗病耻感活动也得到迅速发展,包括1988年世界精神病学学会主办的“开放门户运动”,通过对民众宣传精神疾病知识,以降低公众病耻感。

3改善医疗环境,完善相关法规

不断改善医院管理制度,医院要为精神病患者提供可靠的权益保障。我国已于2013年5月1日发布了《精神卫生法》,要求医院及医师对患者的权益进行保护。陈志华律师于上世纪70年代就曾提出,精神科医师及医院有保护患者隐私权的义务,同时还有保护和提醒第三方的义务。另外,政府职能部门要不断加强和完善精神卫生相关法律、法规,从而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高士元,费立鹏,等.精神分裂症病人及家属受歧视状况.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2):82-85.

[2]徐晖,李峥.精神病患者病耻感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5):45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