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好留守儿童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06
/ 2

如何解决好留守儿童问题

田慧娜

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摘要:随着城镇化的建设,不少农民的生计方式发生改变,纷纷进入大中城市寻找就业谋生的机会。与其相伴相生的是与日俱增的留守儿童问题。而留守儿童问题不断出现,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试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层面分析并提出对策,希望能对解决留守儿童问题起到一点作用。

关键词:家庭;学校;社会;留守儿童问题对策;

儿童的成长是处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大关系之中的,家庭、学校和社会对儿童的身心发展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家庭、学校和社会这三个方面不是相互独立存在的,而是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着的,因此,笔者认为,要解决好上述留守儿童问题,就要从家庭、学校和社会这三方面入手。

一、家庭方面

家庭教育对于儿童,特别是年幼的孩子的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教育可以通过良好的亲子关系、亲子互动以及家庭所营造氛围来对儿童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与价值观施以影响,所以有教育家提出每个孩子都是其原生家庭的表现。但是,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监护人劳动负担加重,家庭原有这种教育优势在留守儿童的家庭中被严重弱化甚至消失。那么,对于留守儿童的父母,应该做到如下几方面。

(一)树立科学的育儿观

家长的育儿观念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所以家长应该首先树立科学的育儿观念。对于孩子的养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物质的层面,父母应该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和情感方面的变化。外出务工的家长视野得到开拓,对子女的期望也会随之提高,但是要将这种期望有效地与教育孩子的行为结合起来,不仅仅关注孩子的学业,更应该对其心灵进行呵护。在教育方式上,也应该采取多种不同的方式进行教育。避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有研究表明,如果父母对于子女早期的一些轻微的叛逆行为管教不当,会适得其反。因此,建议留守儿童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该要尽量用爱心、肯定和支持、以及积极鼓励的方式来教导孩子,而不是用惩罚的教育方式。

(二)加强有效交流和沟通

对于外出务工的父母,尤其双方均外出的父母,特别要注意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方式方法、交流频率、内容等等。在沟通的方法上,多使用温和式的,平等式的沟通交流方式,切忌使用命令式的语气。由于远离孩子,家长应该对孩子采取信任的态度,多鼓励和支持;在交流的频率上,要与孩子经常保持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家长还应该争取每个学期回家一次,与孩子面对面进行交流,同时也应该注意,与孩子的交流应保持连贯;在沟通的内容上,应该多关注孩子交友、生活和情感等情况。

二、学校方面

学校教育是为儿童成长提供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教育场所,所以学校教育应该在儿童的成长发育阶段发挥作用。

(一)发挥主导作用

因为学校教育是为儿童的成长而设计的,以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和规律为基础,为儿童的成长创建和谐的教育环境。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学校是除家庭外最熟悉的地方,与老师的相处时间,比和家长的相处时间要长很多,所以教师和学校是在其父母外出务工后最了解儿童的,因此,当这些留守儿童在学校教育或是心理等方面出现问题时,学校及教师应该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对已有问题进行干预和纠正。

(二)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学校应及时建立和完善好留守儿童档案,以便全面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档案应该包括留守儿童父母的务工去向、联系方式和代理监护人情况等信息。对于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情况和成长状况等作详细的跟踪记载,随时与留守儿童家长保持联系。并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及时掌握,以便搞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

三、社会方面

(一)加强心理关爱

随着留守儿童问题的日益突出,社会各阶层都不同程度关注留守儿童。如果能在每个留守儿童所在村子设立一些公益团体,对留守儿童做到日日关怀,事事关心。这些公益团体成员最好知识文化水平较高,能辅导孩子课后作业。在留守儿童所在村子设立适合留守儿童的娱乐设施,如建篮球场,兵兵球桌,图书室等,引导留守儿童向积极的正能量方向发展。

(二)加强经济建设,创造就近就业机会

另外一个解决留守儿童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大力发展三都县经济建设,为当地农民提供家门口就业的机会,这样,他们就不必千里迢迢,离家谋生。只有大力发展好当地经济,引来企业投资办厂,增加就业机会。另外,加大对农民工的培训,使农民工适应现代化技术的要求,获得就业的机会也会增多。为农民工回乡创业提供便利,大开绿灯,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养家糊口。做到以上几点,相信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减少,留守儿童也会随之减少,那么,留守儿童问题也就不攻自灭了。

四、结语

由于父母的长期缺位,对孩子的心理,身体和学习等方面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三大教育联手,共同给予留守儿童生活、学习、心理等足够的关爱,社会层面为农民工提供就近就业机会,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孙新.影响儿童社会化的学校与家庭教育因素的对比分析[M].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

[2]周红霞.农村隔代抚养对留守儿童成长的影响[M].科协论坛.2012(02)

[3]于慎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析[J].中州学刊.2006(3)

[4]王青.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M].华化中师范大学.2006.

[5]赵娟.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现状[J].社会.2003(9)

[6]李兴国.关注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M].贵州教育.20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