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肺炎患者的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1

高龄肺炎患者的护理体会

苏文亮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甘肃兰州730000

摘要:目的:探讨高龄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干预效果。通过对患者的临床护理,促进患者康复,降低病死率[1]。方法:对高龄肺炎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护理,分析高龄肺炎患者的护理要点。结果:提高了护士的风险意识和服务意识,使得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前明显降低。结论:对于高龄肺炎患者来说给予全面、科学、合理、细致的护理可以提高治愈率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高龄患者;肺炎;护理干预

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等引起。尽管新的强效抗生素不断投入应用,但其病死率和发病率仍很高。高龄老人一般并发多种疾病,呼吸道免疫防御功能低下,对各种应激反应和耐受性差,并发肺炎时,治疗困难,病死率较高,而其护理也显得尤为重要[2]。

肺炎以感染为最常见病因,一般起病急,典型表现为突然畏寒、发热、咳嗽、咳痰伴胸闷。然而,对于一些高龄合并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来说,这些症状并不明显,反而还会伴随其他更容易忽视的症状出现,加强对患者的病情观察,进行全面的护理干预,可有效的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1临床资料

选取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科收治的老年肺炎患者20例,75岁-85岁15例,85岁以上5例。

2护理

2.1心理护理

患者年老体弱,往往因患病在身、经济负担重等导致心情抑郁,医护人员应热情接待患者,帮助患者认识疾病的性质,介绍同种疾病的治疗康复情况及不良情绪的负性作用,使其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增强治疗的信心。

2.2一般护理

患者发热时应卧床休息,减少耗氧量,缓解胸闷、气短症状。病房安静、环境适宜,室温为18—20度,湿度为50%—60%,做好口腔护理,鼓励病人经常漱口,病房限制陪员人数,定时开窗通风,防止继发感染。

2.3病情观察

患者起病隐匿而缓慢,症状体征不明显,初始往往以乏力、纳差、胸闷、精神萎靡、嗜睡等为主要症状,而呼吸系统咳嗽、咳痰、气喘、发热等症状不明显。故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做好护理记录,及时通知医师,并注意大小便颜色、性质、水电解质状况、意识等的变化,警惕并发症的发生。

2.4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护理

高龄患者体弱多病,因此指导患者正确的排痰方法,促进排痰尤为重要,鼓励患者多饮水,适量多饮水,每次约60ml。。同时帮助卧床患者翻身,经常改变体位,睡眠时采取头部稍高的右侧卧位或者半坐卧位,可避免口腔内分泌物流入气管;指导患者有效咳嗽,让患者尽量取坐位,先进行深呼吸,然后在深吸气末时张嘴咳嗽,用力进行进行2次短促的咳嗽,将痰液从深部咳出;护士将患者床头摇高约30—50度,床头垫软枕,使患者肺部处于高位,其引流支气管开口向下,可使痰液顺体位引流,每日2—4次,每次5—10min,平卧位,与侧卧位交替,并用手请拍背部,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引起虚脱。

2.5氧疗护理

有效氧疗是纠正缺氧,改善心肺功能的主要措施。给予持续低流量的氧气吸入,浓度控制在25%—30%,必要时可给予面罩吸氧。经常检查鼻腔有无干燥出血,鼻腔是否通常,每天消毒湿化瓶,更换吸氧管。吸氧时要注意观察患者呼吸深浅、强弱、心率、发绀等情况。必要时要复查动脉血气分析来确定吸氧的方式几浓度。患者病情好转后改为间歇吸氧气,使其慢慢脱离氧疗。在氧疗期间要告知患者氧疗的注意事项及正确氧疗的方法。

2.6饮食护理

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的绿叶蔬菜和水果,尽量减少进食米饭、糕点、面包等难以吞咽的食物,进食时采用半坐卧位,进食时不宜说话,缓慢进食,以免发生呛咳,患者咳嗽时不得进食以免发生误吸。

2.67皮肤护理

患者可因皮肤老化及增生、感知觉功能障碍、合并症多等因素发生院内压疮。所以应该提高早期识别能力,积极治疗合理控制慢性疾病,将老人搬离床或轮椅时,应把他们抬起来在移动;保持床面平整,没有硬物和多余东西;用软布包裹肘部、足跟等处不至于擦伤应避免患者头部长时间抬起30°,以免骶尾部,足跟部承受过大压力和剪切力。患者坐卧位时坐骨结节最容易发生压疮,可每20-30

分钟移动一次受压部位,通过使老人在椅内前倾、后仰、侧移等达到目的。

3讨论

高龄老年肺炎患者因生理及病理不同,而有其自身特点,起病隐匿,症状不明显或者不典型,再加上免疫力低下,常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其诊治,护理较为困难,危险性高。对于老年高龄肺炎患者采取全面、科学、合理、细致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缩短住院时间,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除此之外,细致周到的生活护理,可以提供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康复。

参考文献:

[1]仇志敏,刘维,王海燕.高龄肺炎患者的护理干预[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4(02)

[2]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