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医学检验与临床相结合的发展趋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浅谈医学检验与临床相结合的发展趋势

银振华

银振华(山西省忻州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山西忻州034000)

【摘要】医学检验是现代科学实验技术与生物医学相结合,并有多种学科交叉的医学应用技术学科,随着医学科学和高技术的飞速发展,分子生物学及计算机在检验学科中的广泛应用,临床检验技术日益提高,医学检验与临床相结合的发展趋势越来越重要,本文对此进行总结探讨。

【关键词】医学检验临床结合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R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4-0038-02

医学检验是现代科学实验技术与生物医学渗透结合,我国在近20年内形成和发展迅速的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医学应用技术学科。它涉及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医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管理学、经济学、经营学等多种学科内容,随着医学科学和高技术的飞速发展,分子生物学及计算机在检验学科中的广泛应用,临床检验技术日益提高,大型检验科室管理和科研能力也得到质的飞跃,为疾病的诊断、疗效、病程监测和预后判断提供更为科学的检测手段,为临床及科研提供更为准确的实验数据与价值信息。医学检验必然在未来的医疗工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医学检验将进一步得到发展。

1医学检验的发展现状

医学检验,主要是做方法学的研究与应用,目的是为临床提供准确的数据,而随着自动化仪器的应用以及标准化的管理,方法学的研究已经不是检验科工作的重点,而是通过标准化、规范化、网络化实验室管理,及时准确提供报告的同时更加密切地结合临床,不断地与临床医护人员进行学术交流和信息沟通,更多地、更直接地参与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把有限的实验数据变为高效的诊断信息。

近些年来,医学检验教育体系发展快速,提倡目标明确且多层次多环节的培养方式,使检验人员的结构和素质发生了根本变化,大批医学检验人才学历结构提高,理论知识逐步完善,临床检验水平日益提高,而高精密的检验仪器大量引进和运用,使医学检验实现了自动化、微量化、标准化,检验结果更加快速、客观、准确,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检验科室具备较完善的质量控制管理体系,也保证了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为临床诊断护理提供了更多基础与帮助。

2医学检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检验科室与临床的距离加大由于检验学科独立出来,渐渐造成一种距离,检验技师对临床资料缺乏认识,只能横向观察各项检验指标结果的正误,缺乏综合判断能力;而临床医师对所申请项目的意义原理、缺乏了解,偏重于纵向比较某一项检验结果的高低,不能灵活地判断结果。因此容易造成出了事情互相推托等事件,不利于患者的疾病诊断与康复。

2.2检验人员的理论基础不够完善我们往往注重硬件建设,对检验医学理论研究重视不够,未形成完整新型适应于新的医学模式的理论体系,与其他学科的交流融合不够,人员科研意识淡薄,科研能力较低,阻碍了发展。人员素质也存在问题,尤其是基层医院中,更缺乏高级检验人才,制约着检验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临床医疗工作质量。

2.3质量控制工作有待于提高质量控制是保证检验质量的关键,缺乏质控这一环节,导致检验质量差,无法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信息资料,更容易造成误导,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损失。自动化分析仪的应用使流程简单迅速,但过于依赖仪器,不重视室内质控的温度条件,使测量结果偏离正常值。

3医学检验与临床相结合的重要发展趋势

3.1医学检验的发展趋势现代医学重大理论的建立和重要技术的诞生都是必须建立在大量的实验基础之上,尤其是在循证医学理论提出来以后,现代医学已经逐步从经验模式向循证模式转变,临床证据或者实验室依据在医学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一旦这些技术成熟,或者这些重大理论获得应用,最直接的就是将其从研究机构的实验室搬到检验实验室,实现检验医学的迅猛发展。

3.2检验医学与临床相结合就是要将检验数据转化为对临床诊疗有益的高效信息。在2002年,检验界就提出了“检验医师”这一称谓,并成立了专业协会,多年的发展,目前国内检验医师队伍已成一定规模,参与到临床诊疗的方方面面,提升了检验医学的地位,也正逐渐改变传统意义上人们对检验医学的认知。要缩小临床科室和检验科室之间的距离,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只有在各自工作保障有利的情况下,实行有机地融合,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3.3提高检验人才素质,与临床医师更好地交流未来的检验科学应根据社会和检验医学发展的需要,培养大量高素质的检验人才,基础扎实知识技能广泛。现代医学检验依靠先进的技术和仪器设备,检验人员不仅要熟练利用自动化仪器提供可靠的实验数据,更应该对实验结果做出相应的分析解释,提供更高层次的临床信息。因此要求检验人员增加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的学习,注意综合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应用、专业英语、现代检验仪器的应用及实验室管理等知识,加强沟通知识及人文社会科学的培训,拓宽专业口径,增强检验人员的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从根本上促进检验学科发展,适应现代化检验发展和临床需求。

3.4实行检验与临床科室的轮转与融合让有临床医学基础的检验技师与临床医师定期轮转临床科室和检验科室,以便熟悉对方的基本技能,培养有临床经验的检验医师和有实验室能力的临床医师。检验医师联结临床与检验科室,搭建沟通桥梁,对内负责检验工作、核对结果、特殊检验的操作、检验教学和质量控制等。对外可为临床诠释疑问、参加会诊、介绍检验新进展及提供有效的检验方案。通过临床与检验科的共同努力,达到临床与检验在高层次上的协调与协作。

3.5医学检验人员配置。医学检验不应局限于检验技术,应有两翼,即左翼的技师,要求具备扎实的实验理论基础和高超的技术水平,主要负责检验结果真实性和可靠性,右翼的医师要有扎实的医学理论和实践经验,能正确地对各种检验结果作出合理和恰当的解释,同时为临床提供咨询服务,帮助临床医生将这些数据正确地应用于诊断治疗和预防工作中去。

总之,检验科学的发展要靠全体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团结一致,共同实施,建立检验科室与临床科室的信息反馈系统,加强两者之间的横向与纵向联系,以期增进相互理解,相互信任与帮助,更好地为临床为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吴健民.检验医学的现状与发展[J].华中医学检验,2001.

[2]朱忠勇.医学检验的进展[J].齐鲁医学检验:2000,3:2-3.

[3]曾祥元.检验医学和发展现状与面临的任务[J].四川医学,2004,25(6)615-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