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建筑工地项目党支部建设从“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型之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1-11
/ 2

探析建筑工地项目党支部建设从“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型之路

陈畅

陈畅中交二航局六分公司

摘要:基层党组织是企业的经济工作和战斗力的重要基础,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的政治核心。在当前建筑行业进入促转型谋升级的“新”常态下,建筑工地项目基层党支部如何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型,为建筑行业转型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党支部建设转型服务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在当前建筑行业转型谋升级的新时代下,作为项目基层党支部如何树立“领导变服务,党务变业务”的“新”常态,变过去基层党组织工作从围绕中心向融入中心、服务中心、引领中心的转型,探索服务理念、服务内容、服务路径等系列性的转变,打造基层党支部党建品牌,实现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型,变“服务去哪儿了”为“服务无处不在”,真正做到服务转型升级、服务生产经营、服务党员群众的“三服务”,实现群众对党员满意、党员对党组织满意、企业对党群工作满意的“三满意”目标,为建筑行业转型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一、当前建筑工地项目党支部建设的现状分析

从建筑项目党支部建设现状来看,有些党支部应建未建,党务工作者应配未配;有些党支部因施工不顺、党务工作人员能力不够等各方面原因,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服务去哪儿了?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透过现象看本质,主要是“三个不相适应”:

一是基层党支部的领导方式与建设服务型党支部的要求不相适应。随着转型发展不断深入,各项目部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一些项目领导干部沿袭传统的“三重三轻”(重业务、轻党建,重形式、轻内容,重宣传、轻实践)工作方式方法,直接影响到项目党支部建设的水平与质量。

二是基层党支部的工作机制与建设服务型党支部的要求不相适应。项目基层党支部工作仍没真正形成上下联动、协调一致的工作机制,与项目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联系不够紧密,没有做到融入式,缺乏整体推进。

三是基层党支部的队伍建设与建设服务型党支部的要求不相适应。由于大多数项目部“四海为家”的工作性质,片面地强调责任和义务,忽视关怀和服务,重对上负责轻对下服务,重工作任务轻人文关怀,以致于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突出,员工队伍凝聚力不强,这些都深刻地影响和制约着企业转型升级的推进。

二、项目党支部建设从“管理型”到“服务型”转型的意义

适应新常态,树立新理念,谋求新作为,以服务作为项目党支部转型的主题,准确把握“服务发展”,作为基层党支部建设的出发点、落脚点和检验标准,使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作为企业转型发展中的基本组成部分,成为企业转型发展的基本推动力量,实现基层党支部建设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型,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转型发展的现实需要

基层党支部建设更要与时俱进,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型,就是要通过开展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把全体党员干部凝聚起来,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面提升各级党员干部服务改革发展的能力,突破发展瓶颈,摆脱压力束缚,以实实在在的业绩,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二)保障经营生产的客观需求

党支部建设从“管理型”向“服务型”,就是要强化党支部自身建设,优化运行模式,提高工作效率,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围绕转型升级中出现的各种实际困难和突出矛盾,全面提升各级党员干部服务经营生产的能力,全面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三)提升幸福指数的有效途径

党支部建设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型,其核心内涵就是“服务”,通过全面提升各级党员干部服务职工群众的能力,形成“谋事想职工、办事为职工”的良好局面,维护好职工的利益和诉求,不断提升干部职工的幸福指数。

三、党支部建设从“管理型”到“服务型”转型的途径

找准党支部建设从“管理型”到“服务型”转型的途径,要把服务型党支部的“型”功能定位在服务,实现服务理念、服务内容、服务路径等系列性的转变,真正把项目党支部打造成一个党建服务生产中心的坚强堡垒、党建引领群团共建的坚强堡垒、党建融入阳光廉政的坚强堡垒,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党支部转型的具体途径为:

(一)树立服务理念

新时代呼唤新理念,新理念引领新发展。在企业转型升级的新形势下,工地项目党支部建设首先要树立大服务、大基层、大党建理念。

所谓大服务,就是服务群众作为根本任务、以服务党员作为内在需求、以服务转型发展为基础保障,把服务作为基本价值取向和功能定位的一种基层组织模式和工作形态,保障项目党支部建设的正确方向。

所谓大基层,就是要在坚持党支部主导地位的同时,把工地、项目部等最基层作为党建工作的阵地,整合工会、共青团等党群资源,多方参与、资源共享、整体联动、协同推进、共建服务。

所谓大党建,就是把片区或区域党建作为企业党的建设补充加强的一个新生力量,使项目党支部工作焕发出新的活力,实现党支部工作由项目的“点”向区域的“面”的拓展延伸,构筑“大党建”的格局。

因此,项目党支部的服务理念可以概括为:树立服务品牌,建设坚强堡垒,凝聚全员力量,引领转型升级。

(二)定位服务内容

服务内容应该定位在“三服务”上,即:

一是服务转型升级。多角度宣传改革,多方位破旧立新,多行动支支改革。在改革方向上引领、思想观念上引导、变革行动上引进,着力化解推进转型发展中遇到的思想矛盾和问题,在协调利益关系中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二是服务生产经营。坚持“围绕生产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生产”工作理念,引导党员职工坚守安全红线,突出效益导向,遵循市场化原则,为生产经营鼓劲加油,促进各项生产经营目标全面实现。

三是服务党员群众。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党员主体地位,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提高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参与度,促进党员全面发展,做到思想上关注党员、政治上关怀党员、事业上关心党员、生活上关爱党员。坚持面向基层,尊重职工群众的首创精神,搭建成长成才平台,服务职工价值创造,帮助群众排忧解难。

(三)选择服务途径

党支部服务途径为:建好平台、选准项目、生根落地。具体来说,在搭建平台上,要结合项目工地实际,打造具有工地特色的“工地就是堡垒”品牌推进工作,并积极搭建党员服务“微平台”,构建群体服务“大网格”,通过服务热线、服务信箱等载体,拓展服务功能、扩大服务范围,不断丰富服务形式和内容,提高服务能力和质量。在选准项目上,围绕项目安全生产经营中心,做好三个服务。一是服务工程安全。坚持安全为上,开展党员身边“无事故”活动,在工地上创建党员安全示范岗,党员干部带头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增强党员干部“既要保自身安全,又要保身边员工安全”的责任意识,确保工地安全无事故。二是服务工程品质。坚持品质为尊,开展党员责任区现场攻关活动,发挥党员冲在最急处、抢在最难处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及时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难点,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进度。三是服务工程效益。突出效益中心,开展党员降本增效先锋行活动。党员带头树立“省下的就是赚到”的理念,开展节约工程费用、节水、节电、节约办公费用等全员节约大行动。

党员服务途径为:亮身份、亮承诺、亮业绩。当前正在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基础在学,关键在做。对照当前中央提出的新形势下“四讲四有”的具体标准,全力打造一支技能过硬、战斗力强、服务能力强的党员服务团队,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的难点、党员群众的焦点,立足岗位,确定服务项目和内容。佩戴党徽亮身份,从公示岗位职责、公示服务清单、公示服务流程、公示服务标准等“四公示”上亮承诺,从亮指标完成情况、亮承诺兑现情况、亮服务满意度情况等“三亮”上亮业绩。

根深则叶茂,本固则枝荣。项目党支部建设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实践过程中,要聚焦“服务”主题,健全和完善亲情化的服务队伍、开展特色化的服务活动、健全常态化的服务制度、打造便捷化的服务平台“四位一体”的服务体系,使每一个项目党支部真正成为凝聚转型升级的思想“正能量”、打造转型升级的组织“主心骨”、筑牢转型升级的廉政“防火墙”、增强转型升级的文化“原动力”、做好转型升级的和谐“稳压器”,全面提升各级党员干部服务改革发展的能力,以实际行动团结和带领广大员工,以实实在在的业绩,为建筑行业转型升级提供坚强保证。

参考资料:

1.2014年11月5日《南方日报》:《坚守三大理念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

2.刘红、梁凯:党建激活力戮力促发展——龙矿集团党委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突围求进、转型发展,2016年第2期《国企党建》。

3.李国庆、全尚水:《现代国有企业党建如何转型》。

4.刘宗洪、朱佩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转型和发展,中国社会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