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新能源集控中心建设模式及规划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探讨新能源集控中心建设模式及规划

王晓霞

(五凌电力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830000)

摘要:目前国内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行业建设如火如荼,各大发电集团、私营企业等纷纷介入其中,并已各自积累了一些已投产发电的场站,生产经营工作随之而来。为促进发电公司的科技进步,提高生产运营标准化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以人为本,改善员工工作与生活环境,稳定员工队伍,为公司的后续发展积蓄力量,部分公司正积极尝试新能源集控中心的建设工作。规划先行、谋定后动,在确保电网安全稳定的前提下,科学有序地推进集控建设各项工作势在必行。

关键词:新能源;集控中心;建设模式;规划

引言

为促进发电企业技术进步,提高运营水平和操作标准化,改善员工工作和生活环境,稳定员工,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储备力量,一些公司正积极致力于建设新能源集中控制中心。为了新能源场站的安全和稳定,在集控中心建设之前,首先要做好规划,确保电网的安全与稳定,实现集控中心建设的科学性并能有序推进建设工作开展。新能源场站大多比较分散,建设新能源集中控制中心能实现集中控制操作,远程生产监控、全面的数据分析和诊断、操作管理,大大提高新能源场站的工作效率,从根本上上减少了管控的人力成本。

1新能源集控中心建设模式探讨

新能源集控中心模式与场站的分布相结合,可分为总厂集控和区域集控两种模式。总厂集控主要用于同一城市或较为集中的小区域内的集控管理,集控中心可以选择在附近的城市建设或在其中一个新能源场站内建设;区域集控是当新能源站分布在同一省份的不同城市或较为分散的较广区域内的集控管理,建立区域集控中心时,应选择在省会城市建设,以促进与电网公司的沟通。一般总厂集控模式系统建设投资少,结构简单、功能也比较单一,适用于高度集中或民营企业只考虑场站的集中发电运行时选用,总厂集控模式可以减少一些原有场站的运行工作人员数量,节省一些企业管理成本,但对提高整体管理水平的贡献却非常有限。区域集控管理模式一般体现了集控中心综合、清晰的结构和综合功能,适合大型发电集团提高生产运行和标准化管理水平,并进行集中控制建设或考虑企业未来发展规划。良好的生产管理需要坚实的技术平台为支撑,虽然区域集控管理模式需要更多配套建设的系统、投资也偏大,但其相应的管理模式可以实现真正的集中控制,实现各场站集中发电、集中营销、集中生产技术管理和技术监督、集中应急指挥和响应、集中诊断等功能。就未来发展来看,区域集控管理模式也将成为未来新能源行业生产管理发展的方向。

2集控中心的选址

集控中心应选建在企业各场站所在城市中心,这样有利于减短集控中心到各场站间的距离,不但便于进行工作,而且也减短了通信链路的长度,一方面保证了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大大的节约了线电的租赁费用。考虑到集控中心的需求特殊,并且投资相对较高,所以位置宜选建在的两个变电站之间,并且这个两个电站间的通信设备情况应该较好。集控中所在办公楼对供电、后勤、自然环境和治安环境等条件要求较高。

3集控中心主系统建设规划

依据新能源集控中心的职能,建设功能完善、数据统一的平台很必要,实现多个场站的遥测、遥信、遥控、遥调、遥视以及系统数据共享、集中管理等功能,成为一个一体化的平台。

3.1二次系统安防建设规划

集控系统是电力二次系统安防的重点,因此二次系统安全防就显得十分主要,保护的建要求保证系统和网络的安全稳定运做。通过纵向加密认证装置、防火墙等安全设施;进行隔离和防护。一方面要提高技术防护手段,另一方面要加强安全建设,严格遵守二次安防的规章。

3.2集控电力通信系统建设规划

集控电力通信系统需重点规划建设。而集控电力通信系统中电力光缆接入十分主要,应遵循就近原则,通过地下廊道铺设接入,架空光缆要在条件苛刻时采用。为了充分利用电网的通信资源,集控中心通常需接入电网通信层从两个不同的方向。调度电话的畅通在下达命令过程中十分主要,可以实现拨入集控中心通过电网调度电话,并且也可与各场站调度电话互拨。若各个方面允许可以配备调度语音交换机。

3.3集控数据网建设规划

集控数据网是实现业务数据的实时交互,同时为满足场站远程集中控制的一种核心骨干数据网络。其搭建方式与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护相吻合,专门服务于各场站的集中控制。有实时业务和非实时业务之分并根据实际情况占比调整二者的带宽分配。其主要推荐虚拟专用网络技术。

3.4集控计算机监控系统建设规划

集控中心计算机监控系统分为硬件和软件两部分,主要控制系统提供的频率采集实时数据。按三级方式进行控制和调节,并调度AGC、AVC指令可直接下发至集控中心亦可直接下发至各场站。且需具备绩效考评功能,带有一定的超前性。

3.5集中式风光功率预测系统建设规划

为减少场站端功率预测系统的建设和维护压力,使场站运行方式和应急应对措施能够合理安排,提升场站发电效率,让场站消缺和检修计划的制与实施能够得到指导,可通过建设集中式风光功率预测系统。

3.6集控电能量计量系统建设规划

由于目前大部分新能源场站电能量计量系统都配置了采集终端,未设置子站,电量查看、统计不便,并且在集控运行后,无运行值班人员记录情况,系统建设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3.7集控工业电视系统建设规划

集控工业电视系统兼容场站电子围栏告警、火灾报警等环境监测信息,综合利用视频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构成具备综合一体化监控平台。

4集控中心辅助系统建设规划

集中管控职能的发挥可以全面提升各场站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达到运行与综合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实现对各场站机电主设备的监测与故障诊断。在集控辅助系统的建设过程中,重点关注以下内容的建设:

(1)状态检修系统规划

设备远程状态的监测、故障诊断与状态检修决策系统在检修中十分重要,以各场站机电主设备为实施对象。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远线监测。

(2)信息统一平台建设规划

信息统一平台的建设是一个重点,因为数据交换和中心存储平台的建设十分有必要,可以对场站进行监控、信息、通信、监测等并且实现数据的统一交换与存储共享,全面提高场站的管理水平和提高经济效益。

(3)远程视频协助系统规划

结合实际情况,可以构思建设远程视频协助系统,可以让集控中心的专业技术人员监控设备实时情况,及时指导相关操作与维护工作的开展,也可以利用这种方法进行专业培训,充分发挥技术管理的职能,渐渐提高人员的技能。

5结语

目前新能集控中心的控制与发展在我国发展的前景极为可观,因为它成功的建设将对新能源电力企业的管理水平,减少人数、增加效率、降低成本以及集控中心在日后的的建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新能源集控中心的投入运行之后,管理得到了加强,集控中心系统的运行非常稳定,各项管理制度非常完善,运行人员在集控中心系统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了处理。大大的提高了安全性与效率。对以后的发展将有更好的展望与期盼。

参考文献:

[1]新能源集控中心建设模式及规划[J].郝雅楠.时代农机.2017(04)

[2]风电集控中心监控系统安全防护建设及管理[J].王伟,高斌.工程技术(文摘版).2017(22)

[3]新能源集控中心建设探讨[J].刘思君.华东科技:学术版.2016(08)

[4]新能源集控中心建设模式及规划探讨[J].屈继林.科研.2016(07)

作者简介:

王晓霞(1990.01)女,甘肃金昌人,长沙理工大学,电气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新能源发电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