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森林病虫害防治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探讨森林病虫害防治对策

明小强

(宁夏固原市六盘山林业局二龙河国有林场宁夏固原756401)

摘要:森林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资源之一,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对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人工林种植的不断扩大,林业病虫害也在频繁发生。虽然森林病虫害防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也有问题和不足日益突出。本文首先阐述了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必要性及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应对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防治;对策

引言

随着我国近些年来人工造林面积的不断增多,对森林的保护要求也越来越高。森林病虫害被称为没有硝烟的森林火灾,它不仅具有水灾、火灾严重的毁灭性和危害性,还具有生物灾害的特殊性和治理上的普遍性、长期性、艰巨性。森林病虫害防治是国家减灾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森林病虫害种类繁多,据相关统计,主要病害有500多种,虫害1500多种。我国每年因森林病虫害致死树木4000多万株,年均造成损失超过1100亿元。因此,必须加强重视预防治理森林病虫害,为我国森林资源的健康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1森林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

1.1成灾病虫种类增多,森林病虫害的潜在威胁严重

随着造林面积的大量增加,森林病虫灾害发生的面积也在不断的扩大。从20世纪以来,已经发现我国大部分林区都遭受国外多种危险性害虫的入侵。虽然采取了有效的防治措施使之没有对我国林区造成严重的损害,但这些危险性病虫害的潜在危险却不容忽视。此外,还有一些比较顽固难治病虫害,如松毛虫、天幕毛虫、青杨天牛、杨扇舟蛾、黄连木尺蛾和落叶松尺蛾等,这些病虫害非常顽固,大都具有暴发成灾的特点,有的在局部地区每年都多次发生。在病虫害发生初期,一旦监测预报工作力度不够,不能及时发现,到发现时已经是危害严重的局面,再进行防治工作非常困难。

1.2森林病虫害防治难度大

随着近些年来病虫害发生面积的不断增加,给病虫害防治工作增加了更大的难度。我国人工造林面积不断扩大,一方面增加了国家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在增加了单一树种森林面积的同时也加剧了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其次,由于地球温室效应导致暖冬季节频繁出现,冬季虫害的死亡率逐年下降,森林受灾面积则不断扩大。另外,对病虫害防治工作的不重视,受退耕还林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在当前资金、人力、技术等有限的情况下,目前仍很难达到理想的减灾防治效果。

1.3顽固难治,暴发现象常有发生

过去危害较为严重的如松毛虫、天幕毛虫、青杨天牛、杨扇舟蛾、黄连木尺蛾和落叶松尺蛾等,这些病虫害不仅非常顽固,且大都具有暴发成灾的特点,在我国的局部地区甚至存在频繁发生的现象。在病虫害发生初期,若监测预报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存在,等到病虫害发生后期再进行防治工作,将会处于防治的被动局面。

2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合理的生态建设管理体制

目前,我国林业发展在生态建设管理方面都存在有一定的问题,林业部门在进行病虫害的管理时,均存在有多方管理、管理懈怠等问题,每个管理部门之间不能通力协作,当森林病虫害发生时,部门间难以进行有效的合作与管理,使问题难以得到及时解决。

2.2防治体系不完善

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是一个系统性很强的工作,不仅需要科学先进的病虫害防治理念,更需要各部门间的相互配合协作。在我国林业防治工作中,很多管理部门在工作时都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案。由于监测水平有限,使很多病虫害不能及时发现并及时解决,进而不能有效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病虫害防治理念。

2.3林区结构不合理

林区结构对于病虫害的防治有很大的影响。在我国大部分的人造林中,树木品种单一,结构不科学,同类树种有相似的特性,一旦有树木出现了病虫害现象,该地区的同类树种也将很容易被感染,在单一树种的不科学结构中,病虫害扩散现象更加严重,从而造成整个地区暴发严重的病虫害。

2.4防治经费不足

在我国森防事业中,由于森林防护基础设施差,防治体系建设落后等原因,严重影响了森防工作的正常开展,机制防治经费不够,很难全面实现系统防治,从而导致病虫害周期性爆发。

3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对策

3.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认知水平

加强对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对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促进林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森林病虫害直接影响到森林资源的保护利用及生态环境的建设,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我们必须从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提高认知水平,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利用网络、新媒体资源,大力宣传《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植物榆疫条例》等,加强社会各界对病虫害的危害性及防治重要性的认知,以提升各政府部门的重视力度。

3.2加强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

针对森林病虫害要做到防患于未然,加强监测预报工作,运用科学的方法,随时对森林进行病虫害的调查监测,并把监测到的资料结合当地气候条件、林木状况,正确推断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趋势,并结合有效的科技手段,形成强大的群众性测报网,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森林病虫害的动态,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除治。

3.3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计划才能有效解决防治森林病虫害的问题,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要利用先进的监测技术,例如遥感技术,可有效监测森林病虫害现象,并能提升防治工作者的主动性,使防治工作更具有效性、针对性。其次,大力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在病虫害防治工作中要对森林资源的生态平衡加强维护。在防治工作中,若需要使用农药等化学用品,应认真遵守国家有关安全合理使用农药的规定,逐步禁止使用甲胺磷、氧化乐果、福美砷、杀虫脒、除草醚等剧毒高残留农药,尽可能使用微生物农药,在降低各种污染发生的同时努力营造良好的种植环境,避免对树木及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3.4加大资金投入

加强对病虫害防治的资金投入,林业部门才能积极引进先进的设施、技术,并使现有的病虫害防治体系得以完善。坚持“以地方为主,国家补助为辅”的投入原则,将病虫害防治工作纳入当地防灾减灾计划,增加监测、检疫、防治、人力等投入,严格执行责任落实制度,依法调整防治的积极性。引进先进的防治技术和设备、先进的病虫害监测和预报设备,建立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依照责任制度从资金中合理安排防治经费。

4结语

森林资源作为人类生存的环境基础,对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森林病虫害的防治作为国家减灾的重要工程,不仅能保护森林资源,使生态环境得以改善,从而有效推动了国民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总得来说,找到森林病虫害的产生原因,是这一难题得以切实解决的前提和关键。因此,要重视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从实际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有效防治病虫害对森林资源的侵袭,最大限度地降低病虫害对森林树木的伤害,确保森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宏强,王玉江.简析强化林业病虫害防治的策略研究[J].河北农机,2017,(11):57.

[2]潘宏阳,朱新飞,张春美,等.西部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中森林病虫害防治问题及对策[J].中国森林病虫,2001,(6):36-38.

[3]马立国,祁敏.浅谈我省森林病虫害工作的防治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8):134.

[4]陶长江.综合防治技术在农作物病虫害中的推广应用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5(15).

作者简介:明小强,男(1991-),回族,宁夏固原人,大学本科,从事职业:林业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