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扶植,表现真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3-06-16
/ 2

精心扶植,表现真我

马丽新

“万丈高楼平地起”,作文也是一样,必须从基础抓起。刚入学的孩子,一方面积累的字词不多,生活经验贫乏;另一方面又都渴望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对于儿童来说,文章是一种富有魅力的密码,他们很想学会这种密码”。所以我认为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应有计划,有序列地进行作文系列训练。

一、提前读写,抓好起步

1.提早起步,加强口语训练

由于低年级孩子写字量小,过多的“写”恐怕会挫伤孩子们对写话的兴趣,因此更多的时候,让孩子以说代写。在识字课中、在阅读课中、在课堂外、在一切可“说”之处多说,让孩子们表达自己的想法,讲述生活中的小事,创编有趣的故事……在不断地“说”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在拼音教学中,我每教一个字母,都配上一幅图片进行说话训练。如学“e”时,就让学生看着图片说话,有的学生说:“图上画了一只鹅”,有的说:“河里有一只美丽的大白鹅”。“鹅的外形像字母e”……同一幅图,可以让学生尽情地说出各种不同的、比较完整的话来。如此有意识地让学生去想、去说,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2.提高起点,进行写话训练

为了极早唤醒学生的书面表达意识,在学完汉语拼音之后,我就对学生进行了写话训练。如模仿课文写话、看图想象写话编故事、画画写话,或者写写自己身边的小事、心里想法等等,要求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及时表扬,调动写话热情,让孩子们感受写话的乐趣,并从中获得成就感。

只要他们愿意写,哪怕只写了几个字,几个拼音,只有一句话,我们都应加以肯定,鼓励孩子继续写下去。孩子们的作文哪怕是一个词,一句话写得好,我们也要撒播自己的热情,把赞美的语句送给他们。

二、勤写多练,重在扶植

1.勤于练笔,养成良好习惯

从二年级开始,指导学生写日记,仍然在培养写作兴趣上下功夫。鼓励他们把所见、所闻、所思、所行写出来,随时随地交,只要写就有表扬,鼓励学生大胆地写,养成勤于动笔的好习惯。

孩子写完话,我总是要拿出一定的时间,让孩子大声朗读他们的“杰作”,这在孩子心中是一件特别值得高兴的事。然后,师生共同评价,这种评价都以鼓励、表扬等积极评价为主。通过师生间、同学间的交流、互评,孩子知道哪些是该吸取的优点,哪些是该避免的缺点,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2.标准不一,鼓励个性写作

儿童是一个鲜活的个体,他们对于具体训练中写话要求的解读和理解是个性化的。所以,尽管他们所说的话是五花八门,有的甚至不着边际,但我却从不轻易否认,仍然认真倾听,并抓住孩子说话的闪光点,鼓励他们有序地说下去,鼓励他们“我手写我口”。引导他们放开胆子,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只要是他们生活所及,只要他们愿意表达,都让他们写出来,然后再进行启发和引导,使孩子们写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得到保护,为今后的习作奠定基础。

三、开源拓流,积累素材

1.指导观察,积累写作材料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但小学生往往对周围的许多事物熟视无睹,充耳不闻。所以,我注意引导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能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界这部无字书。同时,在引导学生观察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大胆想象,使头脑得到了解放,创造力得以自由发挥,逐步养成善于观察,乐于想象的习惯。

2.寓作于乐,欢乐融于课堂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我抓住学生爱玩的心理,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在玩中激发兴趣,在玩中增加体验,在玩中积累材料。生活中,我常与学生一起玩“贴鼻子”“猜硬币”等游戏,并不失时机地指导学生观察游戏中同学的动作、表情等,最后把玩的过程说一说,再写下来,不仅可以愉悦身心,而且提供了大量的写作素材,成为取之不竭的写作源泉。

3、拓宽视野,扩大信息储备

赞可夫认为:“应该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映入学生的脑海,借以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作文是一个集眼、耳、口、鼻、舌等全身所有器官的感受于一体的活动过程。引导学生学会体验在低年级作文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

为此,我号召学生学“小蜜蜂采花蜜”,多读课外书。并在班级成立了图书角,为他们提供各种儿童读物,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让学生有选择地听广播,收看电视节目,指导正确处理好看电视和学习的关系,拓宽学生的视野。

四、体验成功、树立自信。

1.树立榜样,提供舞台

在教学过程中,我竭力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诵读学生的作品,热情赞扬写的好的作品,为其他学生树立了榜样,带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开辟了小作家园地,把一些精彩的日记、短文公开“发表”,当学生看到自己的成功时,获得了满足,对增强习作兴趣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2.纵横比较,品味成功

自信是学习的保障,我重视收集学生开始写话以来的所有本子,一段时间过后,拿出来让他们评议,让他们不仅看自己的,也看别人的。既看到自己的进步,也看到别人的进步。通过相互学习,获得某种启迪和灵感,并从中受到教益。

并非每个孩子将来都能成为作家,如果我们能使学生愿意用笔记录属于自己的真实日子、真切体验,引导学生“以我笔写我口”、“以我眼写我见”、“以我思写我悟”,那么,孩子将会受益终生。从低年级开始,让我们为孩子们营造一方习作的自由空间,做好他们的鼓励者、指导者,让学生真正成为作文的主人,张开创作的翅膀自由翱翔!

作者简介:马丽新(1977~)女,工作单位:吉林省通化市东昌区江东中心校,职称:小教高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