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骨折伴糖尿病患者自我健康教育模式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2-12
/ 2

下肢骨折伴糖尿病患者自我健康教育模式效果观察

潘丽华闵贵娟

潘丽华闵贵娟

(湖北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骨科三病区武汉430060)

作者简介:潘丽华(1962-),女,本科,副主任护师,护士长。

【摘要】目的:探讨对下肢骨折伴糖尿病患者实施自我健康教育模式的效果。方法:对收治的94例下肢骨折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8例)和对照组(46例),实验组采用自我健康教育模式,即个性化+自主性教育;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实行自我健康教育模式后,患者的血糖控制有明显改善,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在下肢骨折伴糖尿病患者中,积极采用自我健康教育模式,可有效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该组病人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自我健康教育模式;下肢骨折;糖尿病;效果观察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8-0146-02Analysetheeffectofself-healtheducationmodelonlowerextremityfracturepatientswithdiabetesmellitus

PanLihuaMinGuijuan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effectofself-healtheducationmodelonlowerlimbsfracturepatientswithdiabetesmellitus.Methods:94lowerlimbsfracturepatientswithdiabeteswererandomlypidedintocontrolgroup(48cases)andobservationgroup(46cases),theobservationgroupwasadoptedself-healtheducationmodelwhichisindependentandpersonalized;Thecontrolgroupwasadoptedtheconventionalhealtheducation.Results:Thebloodsugarofobservationgroupwascontrolledobviously,andwhosecomplicationswasreducedsignificantlyafterself-healtheducationmodelwasused.Conclusion:Inlowerlimbsfracturepatientswithdiabetes,theself-healtheducationmodelwasusedactivly,thecomplicationsofdiabetescouldbepreventedeffectivly,andthequalityofpatients’lifewasimproved.

【Keywords】self-healtheducationmodel;lowerlimbsfracturepatients;diabetesmellitus;effect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DM)发病率在我国呈上升趋势,根据我国卫生部门统计资料显示[1]中国已成为糖尿病第二大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我国DM的患病率逐年上升,已达到2.0%~3.6%,比10年前高4~5倍,预测到2010年DM患病率将高达14%。[2]DM一经确诊,往往需要终生治疗,且只能控制病情或延缓发展,不能根治。全面有效地控制DM不仅需要早期诊断与合理治疗,而且还需要患者主动参与并且具有良好的治疗依从性。下肢骨折病人长期卧床,恢复较慢,易出现并发症,如果再伴有糖尿病,病人因皮肤抵抗力低,更易发生感染及压疮,伤口更不易愈合处理,难度会成倍增加,轻则增加治疗费用,重则死亡,给骨科临床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为更有效地减少下肢骨折伴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提高我们实施的健康教育效果。我科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共收治下肢骨折病人560例,其中94例伴有糖尿病,占16.8%。对这94例下肢骨折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8例)和对照组(46例),实验组采用自我健康教育模式,即个性化+自主性教育,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自我健康教育和指导;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现将该组病人健康教育效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94例中年龄36~80岁,平均62岁,男性50人,女性44人。股骨颈骨折3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12例,股骨干骨折18例,髌骨骨折6例,胫腓骨骨折20例足部骨折7例。工型糖尿病56例,Ⅱ型糖尿病38例,高等教育以上25人,初、中等教育45人,初等教育以下24人;手术86人(91.5%)。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8例,对照组46例。两组的年龄、性别、病种、文化程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实验组:采用自我健康教育模式,即个性化+自主性教育。

1.2.2评估患者学习状态,满足其需求。发给患者健康教育单,让患者选择需要知道的内容,作出标记,文盲者由家属填写,患者也可主动咨询。健康教育内容见表1。

1.2.3健康宣教:护士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和情绪状态,每次选择4~6条内容进行口头教育和床边示教,直至患者表示完全理解,然后通过提问,或让患者演示教育内容,评价掌握程度,并观察患者的行为及自我护理能力,对需要重复教育的内容记录备案,患者教育及评价均有专人负责。

1.3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即护士从收集到的患者资料中找出护理问题,确定其健康教育内容,按计划向患者宣教。

1.4判定标准。掌握:患者能复述或演示教育内容,遵守医嘱,如期执行;基本掌握:患者能复述或演示教育内容,但不能很好完成,漏缺执行医嘱的内容;未掌握:患者不能复述或演示教育内容或遵医嘱。

1.5统计学分析:发放问卷94份,回收94份,回收率100%。统计学处理采用百分比和χ2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者健康教育效果比较:见表2,实验组健康教育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

2.2两组病人住院期间常见并发症比较,见表3;实验组血糖控制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3讨论

3.1个体化自主性教育模式: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患者不仅需要高超的医术、舒适的环境,更需要得到关心、理解与尊重[4]。个体化自主性健康教育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制定不同教育方案,对患者已掌握的知识,避免重复教育,对患者无法接受的高深内容,避免强行灌输,防止增加患者压力,对必须知晓的内容则做到教育到位。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糖代谢,预防或延缓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5],由表3可见,实验组健康教育患者满意度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由表4可见,实验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表明个体化自主性的教育方法是以患者的需求为中心,在尊重患者自主权的基础上,开展健康教育,让患者有意识地做出选择,自由而有目的的参与健康护理,注重了人性化和个性化及患者的感受和需求,因人施教,患者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增强了护患之间的互动,调动了患者学习的积极性,打破了传统的病人是健康关怀依从者及沉默的接受者的观念。个体化自主性健康教育更注重效果。不同层次的人对健康保健知识的需求之心大致相同,但需求方式和内容各异。我们在工作中发现,在对照组病人中,部分文化程度低的病人因感到目标难以达到而失去尝试的信心,部分病人无学习需求,被动接受教育的病人常产生厌烦感。而个别文化程度较高或具有一定医学知识的病人,则因不能满足其需要,对护士产生人微言轻的看法,不仅没起到教育的目的,反而对今后双方合作产生了不良影响。而个体化自主性健康教育因人而异,从病人最希望获取的知识教起,病人易于接受护士的建议和指导,容易记住内容,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

3.2护理人员良好的整体素质是健康教育的保障。护士是临床教育的主力军,健康教育也是达到身心健康护理目标的一个重要手段[6]。护理人员应不断更新护理观念,拓宽知识面,不断提高护理理论水平,不但要全面掌握本科室的健康教育知识,还要学习相关科室及常见疾病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教学技巧,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病人沟通,使病人了解糖尿病发病的隐匿性、并发症的危害性、自我监护的重要性、终身治疗的必要性和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的重要性等。因此,护理人员只有具有良好的整体素质,才能在现代护理观及健康观指导下真正履行对病人的健康教育职责。通过健康教育,护士自身价值得以体现,护士不单是促进患者健康的实施者,而且是教育者,和病人交流与沟通,从而融洽了护患关系,提高了病人对护士的信赖感同时激发了护士的学习热情,不断提高和更新业务知识,以适应工作需要[7]。

参考文献

[1]InternationalDiabetesFederation.DiabetesAtlas[M].2thed.Brussels:nternationalDiabetesFederation,2003:3

[2]陈亚梅,黄金.再住院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8年,23(23):33

[3]范丽凤,黄玉荣,李海燕.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J].中华护理杂志,1996,31(10):562

[4]朱晓平,丁学易.重视住院病人需求完善护理服务文化[J].护士进修杂志,2002,15(7):67-81

[5]曾娇娥,杨泉,瞿鹏.糖尿病患者在治疗中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中国健康教育,2005,2(3):228

[6]贾伟廉主编.健康教育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249-254

[7]李彩玲.骨科开展健康教育的做法和效果[J].齐鲁护理杂志,2002,8(3):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