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教育的提出,应与经济改革同时,所以自始至终在传统与改革的夹缝中挣扎,语文教育因为以文学作品为基本教育内容,一度被认为是传统文化教育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载体。
教育;传统文化;京剧
就京剧是否进入教材,出现了两种对立的观点,支持者认为“京剧是我们的国粹,就应该从娃娃抓起,让京剧文化进校园、进教材,就是要让更多的人了解京剧,喜欢京剧,让京剧的生存发展有一片肥沃的土地”。此话初看有理,但似乎只对京剧负责,只是为了“京剧的生存与发展”,让人怀疑并非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着眼。反对者则从京剧的地域性、师资、练习难度乃至实用性、与流行时尚的背离等多个角度提出了严厉的意见。尽管意见相左,但双方都大张“弘扬传统”之大旗,因为京剧之争,其本质还是传统文化教育的架构之争。
传统文化教育的提出,应与经济改革同时,所以自始至终在传统与改革的夹缝中挣扎,语文教育因为以文学作品为基本教育内容,一度被认为是传统文化教育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载体。但可惜的是,传统文化教育三十年来并没有与经济改革一样取得飞速的发展,其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架构缺乏清晰的思路,与经济改革之初就明确提出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不同,传统文化教育至今没有拿出完整的思路,更谈不上详细的规划,所以才会有今天的“京剧之争”。
从“京剧之争”至少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传统文化教育要有详尽的发展规划和完善的师资保障体系
一、传统文化教育要有详尽的发展规划
这些年关于传统文化教育,讨论得不少,行动得也多;但一直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相反在这个过程当中还形成了一些错误的认识。一是把传统文化等同于儒家经典。这是比较常见的做法。所以一提传统文化教育,就把几本蒙书拿出来让学生一读了事。二是把传统文化的载体局限于文学作品。所以历次教改中都拼命地把大量的文学作品往教材中挤,让语文课不堪重负。三是企图用整齐划一的符号来给传统文化贴上标签,忽视了5000年历史、56个民族、13亿人口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四是急功近利心态一直占主导地位,没有认识到传统文化教育恢复期可能比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更长久、更艰巨。
这些问题的出现,其首要的原因是缺乏对传统文化教育的统一规划,没有一个可供长期坚持的完整体系。
目前我们在中小学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无非是给孩子讲点“四书五经”。这次出现的“京剧之争”的积极意义,在于对传统文化的外延有了质的突破,文化的载体不再仅仅停留在文学作品上。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一场争论来得太晚了,它应该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同时出现。在教育范畴,有关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与形式没有出现过轰轰烈烈的大讨论,因此也不可能出现完整的教育大纲。不要说经济腾飞、文化重建这样划时代的事业,即使是一个城市的建设也应该有一个明确发展大纲和可供实际操作的详细规划。与这些年的经济改革不同,国家的改革思路很明确,要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同时有国家发改委这个专业部门随时为改革提供方向选择、出谋划策,但关于传统文化教育至今还停留在学者们的民间探讨层面,政府出台的决策没有严格的程序控制,随意性很大,所以变化也大,没有任何的稳固性可言。不仅教材变化频繁,就是基础课程设置和考试制度这样一些最基本的问题,也是经常更改、无所适从。以前在改革开放之初经常听到的一个词是“试验田”,现在基本代之以“示范田”了,为什么?因为试验田意味着你可以失败,而“示范田”则是你必须要有成熟的经验为支撑。我们的教育在很大的程度上还是停留在“试验田”阶段,殊不知一个人的受教育机会只有一次,经不起失败的“试验”。
要改变这一状况,当务之急是为传统文化教育拿出一个完整的发展大纲和详细的发展规划。
一个完整的发展大纲和详细的发展规划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作出详细的规定。通俗一点说,就是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哪些该教的,二是该教的内容如何分级。这二个问题要是提前解决了,“京剧之争”也就不会出现了。
“京剧之争”其实是属于第二个问题,因为传统文化当然也包含京剧这一艺术形式,纳入教育内容也无可厚非,所以第一个问题比较容易解决,即凡是在5000年中国历史中形成的社会实践的一切成果都可以归入传统文化教育的范畴。关键是京剧教育应该在什么样的内范围展开的问题,这就是一个分级问题。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言,如果在教育的内容上不进行系统的分级,难保以后不会出现“国画之争”、“古文之争”、“古琴之争”甚至“制瓷之争”。
个人认为,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根据与现实生活(时间)、地域(空间)的结合程度分为“欣赏”和“学”、“习”三个层次(级)。
文化有其时间性与空间性,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时间和空间跨度如此巨大的国家来说,文化的时间性和空间性表现得尤其突出。因此制定详细的传统文化发展规则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教育内容与现实生活和地域的结合程度。比如京剧,我认为在北方京剧流行的地域可以定为“学”级,在南方一些地方剧种发达和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则只能定为“欣赏”级,这样才能体现文化的多元性,这是从地域性角度出发考虑的。如果把京剧进教材的目的定位为让学生懂得“欣赏京剧”而不是“学唱京剧”,我想不会有人反对,相反,只要求学生“学着唱”,却没有到位的赏析,与用戒尺敲打学生背诵经文以求学生自身的“顿悟”有什么区别?与其让学生学几句四不象的唱腔,还不如教学生如何欣赏京剧来得实际。再如从与时间性角度出发,京剧与眼下大众流行元素的脱节也是反对者的论据之一。传统的“琴棋书画”中,“书法”因与现实生活结合依然比较紧密,字是每个人都要写的,可以列入“习”的级别,其它三项则除个别“术业有专攻者”外,似乎都应归入“欣赏”的级别。
这样看来,给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分级就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不是个别人能干得了的,需要国家组织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投入,其制定的过程还应该有严格的程序控制,不能受个人喜好所左右。如反对京剧进入的人当中有些人并不是反对京剧进入教材,只是在曲目的选择上有意见,要控制个人喜好对教育内容的影响必须形成严格的控制制度。并且这个规划还不能过于整齐划一,要充分考虑多样性、地域性,甚至于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地区应该有不同的详规。如果采用“一刀切”的办法不仅不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而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摧残,是文化领域中的不公平,这也是部分比较偏激的反对京剧入教材者称之为“又一场文化大革命”的原因。但既然我们能够下决心花大力气去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什么不能给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一个规范呢?而且从某种程度上也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发扬或者说对整理结果的运用?
二、传统文化教育要有完善的师资保障体系
“京剧之争”中反对者的一个主要观点是师资问题。确实,要推广京剧首先就会碰到师资问题。但反对者似乎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即使今天推广的不是京剧,而是在当地非常流行的地方曲种,同样也会碰到师资问题。因为就目前学校的教师的专业素质而言,恐怕除个别“票友”级的爱好者以外,都难以胜任本专业以外的教学任务,同时现行的教育人事制度又很难让教师以外的人进入课堂。
任何一项制度或者说任何一个规划,最后都要由人去实行,所以人是决定性的因素。在目前这样沉重的教学任务下,很少有教师对自己专业以外领域有多少的涉猎,以“给别人一滴水自己要先有一碗水的标准”论,恐怕没有多少教师能够承担大容量的传统文化教学任务。如果京剧一定要进入中小学教学,仅叫几个音乐教师培训四天就匆促上阵这绝对是不负责任的行为。京剧要进入,首先要有计划的进入、负责任的进入,这个负责任直接体现在师资问题如何解决上。因此传统文化教育还要以完善的师资体系作为保障。
在目前的情况下,完善师资体系的途径有两条:一是延请外援,二是加强培训。所谓外援相当于“客座”教授,是指在某一方面有专长的“大家”,这些学者以其自身的学识成为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对他们学识的充分挖掘、运用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不必担心他们数量有限,不能承担全国这么多学校的教学任务,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这只是一个纯粹的组织问题,易中天并没有进过几个讲堂,可认识他的学生比谁都多。从基层教师的角度看现有的教育师资培训即所谓的继续教育,由于实用性不强、没拓展新的教育内容,靠点到的手段勉强维持,并无多少的实际效果可言。要让教师继续教育走出困境,必须在拓展教育内容上入手,让教师接受一些传统文化教育也是途径之一。只有通过内、外两个方面,组织起一个完善的师资保障体系,发展传统文化教育才有现实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