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溶解性青光眼手术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晶体溶解性青光眼手术疗效观察

谭洪

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四川宜宾644000

摘要: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晶体溶解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晶体溶解性青光眼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术中术后手术并发症,对比入院时及术后的视力及眼压情况。结果:术后早期均有不同程度炎症反应,经治疗后均控制;48例术前眼压37.8~61.3mmHg(1mmHg=0.133kPa),视力6例无光感,42例光感。术后眼压平稳于11.8~18.8mmHg之间,术后1月最佳矫正视力(BCVA)无光感6例(术前为无光感)(12.5%),0.05~0.1者8例(16.7%),0.1~0.3者19例(39.6%),>0.3者15例(31.2%)。结论:晶体溶解性青光眼应早诊断、早治疗,围手术期用药对手术成功有重要作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晶体溶解性青光眼安全、有效术式之一,所需设备简单,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关键词:晶体溶解性青光眼;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眼压;视力

0引言晶体溶解性青光眼是一种常发生于过熟期白内障、晶体皮质溶解引起的急性继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该疾病保守治疗效果差,发作时间长者术后视力一般较差,早确诊、早治疗尤为重要。我院于2011.01~2013.07对48例晶体溶解性青光眼患者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晶体溶解性青光眼患者48例,其中男25例,女23例,年龄64~82(平均73.6)岁,均为单眼过熟期白内障(其中另一眼已行白内障手术者37例)。术前眼压(Goldmann眼压计测量):37.8~61.3mmHg(1mmHg=0.133kPa)。发作时间持续2~8d。术前视力:无光感6例,光感42例;裂隙灯检查见结膜混合充血,角膜水肿混浊,前房深度正常或较深,前房内可见闪辉样结晶,晶状体皮质乳白色混浊,囊膜皱缩,有钙化。所选病例均排除患有原发性青光眼。

1.2方法

1.2.1所有患者术前均常规行裂隙灯检查、眼压、眼底检查、眼部A/B超检查、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等。术前滴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抗炎,减轻炎症反应,同时滴用盐酸卡替洛尔滴眼液,口服醋甲唑胺,全身使用20%甘露醇250ml静滴控制眼压,地塞米松5~10mg静脉滴注抗炎;如眼压控制不理想,则行前房穿刺放液降眼压。

1.2.2手术治疗以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美多丽)散瞳,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滴术眼三次表面麻醉,常规消毒铺巾,开睑器开眼睑,上方球结膜剪开,巩膜隧道切口入前房,前房内注黏弹剂,晶体前囊膜开罐式截囊,劈核娩核,冲洗净晶体皮质,后囊膜抛光,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吸除眼内黏弹剂,注平衡液恢复眼压,切口自行闭合,无需缝合,结膜对位烧灼,将巩膜切口覆盖,结膜囊涂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包眼,术毕。

1.2.3术后处理术后地塞米松5~10mg静滴3d,前房炎症反应重者半球后注射甲泼尼龙20mg消炎,局部滴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典必殊)及溴芬酸钠眼液10~15d,托吡卡胺滴眼液活动瞳孔,术后早期眼压偏高者加用盐酸卡替洛尔滴眼液滴眼降眼压。术后随访1个月(术后第1、2、3天,术后1周、2周、3周、1月,共7次),检查术眼视力、非接触式眼压计查眼压、裂隙灯显微镜观察眼前节情况。

2结果手术过程顺利,顺利植入人工晶体,无晶体后囊膜破裂、人工晶状体脱位等并发症发生。术后第ld检查见40例患眼出现不同程度角膜水肿混浊,后弹力层皱褶,18例患者有前房瞳孔区渗出,经局部及全身应用激素治疗后3~5d角膜透明,前房渗出吸收。术后随访1个月(术后第1、2、3天,术后1周、2周、3周、1月,共7次),眼压均控制在11.8~18.8mmHg之间,术后1月最佳矫正视力(BCVA)无光感6例(术前为无光感)(12.5%),0.05~0.1者8例(16.7%),0.1~0.3者19例(39.6%),>0.3者15例(31.2%)。

3讨论晶体溶解性青光眼,系指出现在成熟期或过熟期白内障时,因晶状体囊膜漏出的晶状体蛋白质引起的炎性青光眼,也称晶状体蛋白青光眼,为一种继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正常情况下,晶状体囊膜有保护晶状体蛋白不致渗漏入房水的作用。在过熟期白内障,晶状体囊膜渗透性增加,使可溶性蛋白渗漏入房水中。引起眼压升高的作用机制,目前有2种学说:(1)巨噬细胞吞噬晶状体皮质而阻塞小梁网学说:研究发现,房水中的巨噬细胞,可吞噬房水中的晶状体皮质而膨胀呈圆形,膨胀的巨噬细胞聚集于虹膜隐窝、小梁网内使房水流出受阻,眼压升高。(2)高分子量可溶性晶状体蛋白直接阻塞房水排出通道学说:晶状体蛋白在正常情况下位于晶状体内不会逸出囊膜。但随着年龄的老化,白内障发生发展,晶状体的成分也发生着改变,大分子量的可溶性晶状体蛋白增加,透过囊膜进人前房,堵塞房角造成眼压升高[2,3]。本文对48例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术后随访观察1个月,眼压控制稳定,大部分视力得到明显提高,说明该手术方式是治疗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有效的途径之一。由于术前眼压较高(37.8~61.3mmHg),疼痛症状明显,角膜水肿混浊,非接触眼压计测量可能出现偏差较大或无法测出眼压,所有患者采用Goldmann眼压计进行测定;眼内炎症控制稳定及眼压在术后得到有效控制后(11.8~18.8mmHg),使用非接触性眼压计进行检查更为安全方便。由于部分患眼的高眼压状态导致角膜高度水肿影响角膜内皮检查及手术治疗,对这部分患者行药物联合前房穿刺术控制眼压治疗,使其有效控制于30mmHg以下,角膜水肿程度亦得到明显改善。对角膜内皮计数较低面临角膜失代偿风险、眼压不能控制者,不宜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过熟期白内障部分皮质液化溢出,囊膜皱缩,棕黄(黑)色的晶状体核缩小,沉于囊袋下方。由于患者囊膜张力低、后囊膜薄弱加上晶状体悬韧带脆弱,眼底无红光反射,前囊膜撕囊难度大,采用截囊针进行开罐式截囊。前囊膜截开后,囊袋内液化皮质溢出,会影响视野,可用注吸针将液化皮质吸除后,再向前房及囊袋内注入一定量的黏弹剂以完成截囊,或使用囊膜剪将未截开的囊膜截开,采用“水漂法”,用注吸针经切口入前房冲洗,晶体核即脱出囊袋于虹膜前,将前房内注入黏弹剂保护角膜内皮及后囊膜,将晶体核娩出,前房角作彻底冲洗,植入人工晶状体于囊袋内。由于晶状体悬韧带脆弱,手术过程手法应轻柔,尽可能减少对悬韧带和后囊膜的冲击。该病主要发生于老年性白内障(皮质性)过熟期。本组研究中接诊的48例患者中,其中37例患者另眼有白内障手术史。因患者均为老年人,另眼白内障术后视力提高,生活能自理,部分患者忽视了再行白内障手术的必要,导致白内障发生时间长,进入过熟期并引起晶体溶解性青光眼的发生。因此白内障患者,特别是皮质性白内障单眼行手术患者,应加强宣传,并建议定期随访,必要时手术摘除白内障。

患者视力的恢复程度取决于患者的眼底情况及青光眼发作持续时间。本文6例患者术后眼压及炎症控制稳定后,视力仍为无光感,就是因为术前高眼压持续时间过长,视神经已萎缩。

综上所述,对晶体溶解性青光眼应早诊断、早治疗,围手术期用药对手术成功有重要作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治疗晶体溶解性青光眼安全、有效术式之一,所需设备简单,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参考文献:

[1]李风鸣.中华眼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768—1769.

[2]李美玉.青光眼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04—405.

[3]MavrakanasN,AxmannS,IssumCV,eta1.Phacolyticglaucoma:arethere2forms?JGlaucoma2012;21(4):248—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