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应用血液检测的临床效果及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应用血液检测的临床效果及价值

卢琪

(山西忻州市中医医院山西忻州034000)

【摘要】目的:探讨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应用血液检测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56例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31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A组,将剩余25例地中海性贫血患者作为B组,另取同期我院3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三组受试者均行血液检查,比较各组血液指标的检测水平。结果:B组RDW显著高于A组及对照组(P<0.05),对照组MCH水平显著高于A组及B组,且三组之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B组RBC及RBC/MCV均显著高于A组及对照组,且三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Hb、MCV均显著高于A组及B组(P<0.05)。结论:血液检测可有效诊断贫血,并鉴别其类型,对决定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血液检测;贫血类型;血液指标;鉴别诊断

【中图分类号】R44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1-0101-02

贫血是血液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类型,主要是指机体内血红细胞数量减少至正常水平以下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发病原因复杂,但大多学者认为,贫血的病因与基因缺陷、营养不良、出血、血红蛋白溶血等因素有关[1]。根据其进展速度可分为急性贫血及慢性贫血,根据其临床特征可分为缺铁性贫血、地中海性贫血、再生功能障碍性贫血、出血性贫血、巨幼性红细胞贫血及溶血性贫血,其中以缺铁性贫血及地中海性贫血最为多见,且两种的特性相似,及时对贫血进行诊断,并鉴别其类型对临床确立治疗方案、保证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2]。为此,本研究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我院56例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应用血液检测的临床效果及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我院56例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面色苍白、头晕、乏力、食欲不良等症,且排除其他血液系统疾病、血栓栓塞史、血液检测依从性差者。将其中31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A组,其中男16例,女15例,年龄17~69岁,平均(40.24±3.63)岁;将剩余25例地中海性贫血患者作为B组,其中男13例,女12例,年龄16~70岁,平均(39.87±3.53)岁;另取同期我院3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17~71岁,平均(40.13±3.46)岁。所有受试者的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

三组患者检查前均禁食禁饮8h以上,于次日清晨空腹状态下取肘静脉血3mL,与EDTA-K2混合抗凝,对三组血液样本进行标记后采用XS-500i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购自日本Sysmex公司)及配套试剂进行血样标本检测,检测时严格按照说明书及执行血压检验标准规范操作,检测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平均容积(MCV)、RBC/MCV等血液指标。RDW正常参考范围为10.5~14.5%;MCV正常参考范围为80~100fl;MCH正常参考范围为27~33pg;RBC正常参考范围为3.5~5.5×109/L;Hb正常参考范围为11.0~16.0g/dl[3]。比较三组各血液指标的检测水平。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B组RDW显著高于A组及对照组(P<0.05),对照组MCH水平显著高于A组及B组,且三组之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B组RBC及RBC/MCV均显著高于A组及对照组,且三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Hb、MCV均显著高于A组及B组(P<0.05),见表1。

3.讨论

贫血的发生发展不仅影响机体的诸多系统功能,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据数据调查,全球约有25%的人群存在贫血现象,若未进行及时干预,随着病情发展则会引发头晕、记忆力减退、乏力、面色苍白等一系列症状[4]。缺铁性贫血主要是铁代谢异常所致,而地中海性贫血主要因体内红细胞代谢障碍所致,两种贫血类型的基本病因均为机体缺血,常规的白细胞计数及红细胞状况检验常难以进行区分,因此,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受到了检验科临床的高度重视。血液检测具有操作简单、经济适用、准确性高的特点,可通过检测RDW、MCH、MCV、RBC、Hb及RBC/MCV等指标来有效判断体内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数量,在贫血的鉴别诊断中较其他诊断技术更具优势[5]。本研究结果表明,B组RDW显著高于A组及对照组,对照组MCH水平显著高于A组及B组,且三组之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B组RBC及RBC/MCV均显著高于A组及对照组,且三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对照组患者Hb、MCV均显著高于A组及B组。综上所述,血液检测可有效诊断贫血,并鉴别其类型,对决定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丰毅.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J].健康之路,2018,17(7):259.

[2]张秀英.探讨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8):144-145.

[3]孙晶.血液检验运用于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探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11):46-47.

[4]栾鹢.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及鉴别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8,50(1):95-97.

[5]陈佳美.临床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7):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