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佛教教义中的社会和谐思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1-21
/ 2

试析佛教教义中的社会和谐思想

梁丽斐

梁丽斐(广西师范学院,广西南宁530001)

摘要:和谐社会的建设深入人心,本文试图从佛教教义出发,阐述其中蕴含的社会和谐思想。

关键词:佛教教义;和谐思想

佛教在公元前6世纪产生于印度,创始人为乔达摩·悉达多(约公元前566~前486),佛教尊他释迦牟尼(意即“释迦族的圣人”),简称佛陀。早期佛教是作为一个反对婆罗门教的宗教派别出现的,佛教不承认种姓间的区别,提倡“众生平等”。

与以往历史相比,当代社会不仅在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社会结构诸方面发生了历史性大变化,还由于以资讯科技和生命为核心的现代化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现代化建设的空前发展,越来越突现出与以往历史不同的新特征:

1.经济一体化带来的贫富加剧

由于市场经济的日趋成熟,通讯技术的进步和交通的发达,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经济在逐渐走向一体化,经济发展促进全球一体化。这样,就出现了国别观念的淡化而国家间竟争加剧的新形势,也带来了贫富差别的进一步扩大,导致世界发展的不平衡愈来愈严重。一方面是北方发达国家财富的不断积累,一方面是南方发展中国家贫困的不断加剧。富者越富,贫者越贫。全世界有13亿人生活在绝对贫困线以下,日平均生活费用不足一美元。发达国家拥有全球生产总值的86%和出口市场份额的82%,而占世界人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仅分别拥有14%和18%,这种状况是国际社会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

2.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不协调

由于科学技术的空前进步,人类在科学的宏观方面已推进到180亿光年之遥的宇宙,在科学的微观方面已初步揭示出基因的秘密。人类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方面取得的成就越来越巨大。与此同时,自然也在增大报复人类的力度,环境污染、气温升高、能源危机、食品短缺,加之毒品、难民等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困扰着人类,人类实际上面临着生存危机。

3.物质富足与精神的匮乏

由于物质条件不断完善和生活方面的更加现代化,丰富的物质生活相对匮乏的精神境界的反差现象将长期存在,也就是说,文化精神危机,价值危机是国际社会的一个重大问题。鉴于这种情况,未来社会可能逐渐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转入追求人的全面发展。这就是为佛教的发展提供了历史的新契机、新机遇。

上述特征表明,人类社会中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个矛盾,有的是改变了形式,有的是更尖锐了。这些矛盾是产生人类痛苦的根源。中国佛教应当在缓解这些矛盾方面发挥作用,以满足人们的新需要,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通缓解这些矛盾消除人类的痛苦,提升人类的素质,塑造人类理想人格。

人类构建和谐社会要从三方面入手,即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这就是要求人们更好地解决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类矛盾。

1.人与人的和谐

佛教主张善恶、因果报应和三世(过去世、现在世、来世)轮回,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何谓善?主要有十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发生不正当的两性关系)、不妄语(不说谎话)、不饮酒、不两舌(不挑拨离间)、不恶口(不骂人)、不绮语(不花言巧语)、不贪欲、不嗔恚(不发怒)、不邪见(不产生违背佛教的见解)。同时,用因果报应理论教化人们,使之深入人心,以助人们确立道德警戒。这些道德规范影响人们,开导人们,逐渐使更多的人们奉行,以提高道德水准。八正道中的“正思维,智慧功德”,还要人应有高瞻远瞩的目光,远见的卓识,宽宏大量的胸怀。“正定,禅定功德”要求人们对人、对事要平心静气谦虚和蔼。“正念,不妄念功德”要求人们不可保留邪念,使狭隘、虚荣、嫉妒和野心不能滋生膨胀等。只要能够契理契机弘法得当,佛教必将在净化人心、净化人性、完善人格、提高道德、提高觉悟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使人们正确对待自已,塑造理想人格,正确处理物质生活知与精神生活的关系,正确对待生命与道德、人格的关系。

2.人与社会的和谐

人与社会的关系包含人与他人、民族、国家等多重关系,范围甚广。“八正道”中的“正命、知足功德”要求人们要以善为本,慈悲为怀;“正业、无求功德”提倡人们应无私奉献,对贪欲、邪念要展开认真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进而将恶性清洗干净。这些佛教观念逐渐普及于民众之中,逐步成为人们处理各类关系的规则,以缓解人与人的冷漠、对立乃至敌对的关系。此外,佛教还要求人们竭尽全力扶贫济困,施医送药,赞助“希望工程”,教化失足者和罪犯等。这就使处在痛苦中的众生,既得到物质的援助,也得到精神的提升。

佛教协调人与社会的关系,推动人类确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秩序。“八苦”中的“怨憎念苦”说相互之间存在怨恨和仇恨的冤家对头狭路相逢,或者还要在一起共事,令人很不开心。民族矛盾与地区冲突大量存在、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矛盾重重,全世界存在大量核武器威胁人类生存,这就是因为相互之间的利益矛盾造成相互之间的成见,这些严重威胁着世界和平。佛教是和平的宗教,应当一如既往的弘扬佛陀无我、慈悲、平等、尊重的和平教义,坚决反对战争,维护人类世界的永久和平。

3.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是关系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问题。宣传人与自然的统一性,缓解生态危机,净化环境,为实现其和谐关系创造客观条件。

“八正道”中的“正见、远离功德”,讲的是大自然规律和命运的关系(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惩恶扬善),自然以宇宙为本,要求人们做人、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作为佛教哲学基础的缘起论,强调一切事物是由不同原因,条件和合而成,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中国华严宗提出法界缘起论及“四法界”即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理论,按照四法界的理论,无限的世界上没有任何矛盾和斗争,到处充满和谐的气氛,一切都是圆融无碍的,世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佛教的依正不二思想认为,依据和正报都是果报。由过去的宿业所感召而得的众生主体,生命的存在,是正报;生命存在的生活环境,包括山河大地整个世界,都是依据。人生存于自然之中,生活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如果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意味着人类将不复存在。佛教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佛教中有关极乐世界的描述,体现了佛教对理想生态的设定,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学内容。

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三者是辨证统一的。人与自我和谐了,才能使人与社会的其他关系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了,人们才能正确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建立起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佛教教义中所反映出的社会和谐思想,并不仅仅如上所述的表现在某一方面,而是有多重体现、多重观点。如按照四法界的理论,无限的世界上没有任何矛盾和斗争,到处充满和谐的气氛,一切都是圆融无碍的。这不仅仅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也反映了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和谐统一的思想。

佛教历史源远流长,佛家经典数不胜数,佛家思想浩瀚无边。以上观点还不能很好阐明佛家的社会和谐思想,这就有待更深、更细致的探索。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03-9-7.

[2]杨曾文.佛教知识读本[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