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县2013年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总结

/ 2

澜沧县2013年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总结

欧书萍刘治燕左玉莲

欧书萍刘治燕左玉莲

(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65699)

【中图分类号】R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0-0289-02

为掌握我县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和人群麻疹抗体水平、乙型肝炎抗体水平现状,发现免疫薄弱地区和免疫空白人群,按照《普洱市卫生局关于印发全市麻疹等疫苗针对疾病人群抗体水平监测方案的通知》,我县于2013年6月18—23日开展麻疹、乙肝抗体水平监测工作,现将监测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历年麻疹疫情

澜沧县2002年—2012年麻疹发病7人:

1.时间分布:2002年-2006年无麻疹病例,2007年发病5例,2008-2009年无麻疹病例,2010年发病1例,2011年发病1例。

2.地区分布。澜沧县2002-2012年统计局人口数平均为490434人,2007年发病地点位于澜沧县富邦乡2例,木戛乡3例;2010年和2011年2例发病地点位于澜沧县勐朗镇,前5例麻疹疫苗免疫史不详,后两例有麻疹免疫史。

3.人群分布。⑴年龄分布。2002-2012年我县发病的7例中,4-6岁4人,1-3岁龄3人。⑵职业分布。7例病例中,麻疹病例发病率以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为主(共4例),占发病总数的57.14%;学龄儿童3例,占发病总数的42.86%。

二、常规工作基本情况

1.疫苗接种情况。对流动人口、计划外生育儿童及外籍人口和边远贫困地区儿童等特殊人群,要求与常住儿童享受同等疫苗接种服务,定期不定期开展查漏补种接种工作,尽量避免疫苗漏种情况发生和免疫空白,我县制定了流动儿童管理方案,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属地管理,每年在新生入学时开展查漏补种工作,对适龄漏种儿童进行疫苗补种,提高疫苗接种率,

2.网络实验室运转情况。于2011年通过计量认证复评审,并将麻疹抗体检测纳入计量认证的范围,实验室检验设备仪器由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检定,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时间范围内。

三、麻疹IgG抗体水平监测

1.现场调查:

(1)调查对象及现场采样。按方案要求,我县认真组织专业人员于2013年6月18-23日对安康乡上寨村;上允镇竜浪、芒角、下允村;富帮乡邦奈村、竹塘募乃、战马坡村;木嘎乡勐糯村、雪林乡南盼村的监测对象开展了接种率调查和现场采样工作。

(2)接种率调查。通过现场接种率调查445人中男性197人,女性248人,接种麻疹组份疫苗415人,接种率为93%,未接种麻疹组份疫苗的有30人,其中第1个年龄段2人,接种率为96%,第8个年龄段28人,接种率为44%。

2.监测范围。按照要求随机抽取6个乡镇(既:安康、上允、富帮、竹塘、木嘎、雪林乡)。

3.监测对象。以所抽到的乡(镇)为单位,对健康人群分8个年龄组:8~17月龄、18月龄~23月龄、2~3岁、4~5岁、10~13岁、14~17岁、≥18岁,每个年龄组54人,全县共监测调查445人,其中男性197人,女性248人。

2.实验室检测。

(1)检测试剂。本次检测试剂由省级统一下发,为珠海经济特区海泰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麻疹病毒IgG抗体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法)”。批号:粤食药监械生产许20040941号;有效期:12个月。试剂盒厂家:本次使用的是麻疹病毒IgG抗体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法)厂家为珠海经济特区海泰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⑵检测结果。通过定量实验检测445人,抗体≤250mIU/ml的26人,占5.84%;抗体≥250mIU/ml共64人,占检测总数的14.38%,抗体≥800mIU/ml的355人,占79.78%。

表1澜沧县麻疹抗体各年龄组检测结果汇总表

3.监测结果分析

(1)接种率与抗体阳性率分析。第一年龄组接种率为96%,抗体阳性率为73.08%,抗体阳性率明显低于接种率,一方面是由于未及时接种麻疹组份疫苗获得有效保护性麻疹抗体(2人未接种),而从母体获得的麻疹抗体已消失;另一方面是接种麻疹组份疫苗后未获得足够的保护性抗体。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①接种疫苗后时限不足,机体免疫系统差异性影响而尚未产出足够的抗体;②无效接种,冷链运输和接种技术是保证有效接种的重要环节;③运转机制和责任心问题造成的迟种或漏种。

(2)年龄与抗体阳性率分析。第1年龄组监测人数52人,阳性率为73.08人,是所检年龄组中阳性数最少的一组。本组儿童是第1剂麻疹组份疫苗接种适龄儿童,是从母体获得性抗体消失到接种疫苗产生抗体的关键时段,抗体阴性人数在所检阴性总人数中比例最高的,是一个高风险人群也重最脆弱的人群。

抗体阴性的原因是:母体获得性抗体已消失或从母体未获得抗体,从接种疫苗这一环节机体未产生足够的抗体或未接种疫苗而未产生抗体,无效接种与其它特殊原因机体产生不了抗体或产生不了足够的抗体。未及时接种或未种疫苗的原因:主要原因是生病未种,次要原因是短暂流动,其它导致无效接种的原因。

四、开展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现场调查和采样工作中,小年龄组调查工作较易开展,而采样工作开展困难:一方面是穿刺困难而重复穿刺,家长不易接受;另一面是年龄较小,采血量不足。大龄组儿童人与接种证分离,学校找到了人而接种证在家,接种证在家而人在学校,采样工作好做,但调查工作难做。

2.调查年龄组跨度大,资料整理繁重,录入数据库耗时。

3.目前未收到麻疹抗体监测工作经费,工作人员积极性没有充分激发出来,工作热情度不高,影响工作进度。

4.县、乡、村三级对开展此项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度还不是很高,数据分析和用于指导实践工作的能力有待加强。

五、工作建议

根据现场调查与监测结果,针对风险人群开展相应工作,确实补建免疫屏障,提高麻疹防控能力。

(1)确实运作好常规免疫,提高麻疹组份疫苗及时接种率和两剂次麻疹组份疫苗的有效接种和及时接种,把2岁以前的麻疹组份疫苗免疫工作做好做牢。

(2)加强流动儿童、弱势群体、观望儿童、少数民族聚居地儿童的管理工作,在做好固定点接种工作的同时,加强巡回接种工作,搜索发现流动儿童,并做好动员、沟通,将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寻求服务。

(3)适时开展查漏补种和学校查验证工作,补建免疫空白人群免疫屏障,筑牢和加固免疫屏障。对外籍人口无论有无免疫史,及时补种一剂次麻疹组份疫苗;发现零剂次或不足两剂次儿童或大龄人群及时补种麻疹组份疫苗。

(4)建议给予专项资金支持,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对开展整个麻疹防控和麻疹抗体检测工作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