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士预检分诊准确率的调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急诊护士预检分诊准确率的调查分析

詹黎黎

(青海省人民医院急诊科青海西宁810007)

【摘要】目的:分析影响急诊预检分诊的因素,降低今后分诊工作中的失误率。方法:分析2018年1月—3月共6026例急诊病人的分诊情况。结果:多种原因造成分诊失误。结论:通过对急诊护士专业培训,学习急诊分诊相关知识,避免了护理纠纷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

【关键词】急诊;分诊;准确率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7-0284-02

急诊分诊是对患者的病情做出简短的临床评估,然后依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安排优先就诊次序,合理分配医疗资源,为公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1]。随着病人自我保护意识和对医疗质量需求的不断提高,因为分诊方面的原因而造成的医疗纠纷时有发生[2]。本文对我院2018年1月—3月的急诊预检分诊工作作了总结性分析,现将影响因素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总结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3月30日6026例急诊患者,其中男4102例,女1924例,病情Ⅰ级94例,Ⅱ级975例,Ⅲ级4898例,Ⅳ级59例。其中分诊错误138例,诊断书写错误98例,登记本漏填出科诊断135例。急诊分诊准确率为93.84%。

2.原因分析

2.1疾病因素

2.1.1涉及多个交叉科室:如面部外伤出血病人,涉及科室较多如五官科、口腔科、眼科以及脑外等。当病人的头部外伤出现耳、鼻流血时,分诊护士面对紧张焦虑的病人及家属,常常容易先通知耳鼻喉大夫处理伤口,然而导致病人出现这种症状的原因却可能是颅脑外伤,这就应先明确检查结果颅内无明显问题再去处理伤口。

2.1.2不同疾病相同症状:在临床,常常会出现多种疾病表现为相同症状的现象,因极其容易混淆而造成分诊失误。如典型的阑尾炎初发症状与单纯的胃痛均表现为左上腹疼痛伴恶心呕吐。还有胆结石诊断不明表现为心前区疼痛,易导致误诊。

2.1.3不典型的症状和体征:隐匿性心绞痛是临床常见疾病,尤以老年病人居多,病人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不明显,心悸、胸闷等临床表现常常不存在,而仅表现为上腹不适,加之老年病人感知功能减退,易导致分诊失误,造成不良后果。

2.2患者及家属因素

2.2.1既往病史的误导:以往的疾病往往会影响病人,如果出现类似症状,病人想当然地认为是旧病复发,甚至有些病人拒绝做相关检查,来到急诊后直接要求住院,面对表情痛苦的病人和情绪激动的家属,分诊护士较易受病人的误导,可能导致分诊失误的发生。

2.2.2隐瞒病史:某些病人及家属由于怕被他人嘲笑或歧视而刻意隐瞒病史,比如有些年轻未婚的宫外孕病人,怕被家人或他人得知而有意隐瞒性生活史及停经史,此类病人就诊时以急性下腹痛做为主诉,就很容易造成分诊护士分诊失误。

2.2.3沟通障碍:青海是一个多民族地区,有些病人和家属操有很浓重的地方口音或是少数民族语言,在询问病情时常常会出现理解分歧的问题。有时面对文化层次不高的病人和家属,其病情及发病过程表述不清,不完整的信息也往往会导致护士分诊失误。

2.2.4非急诊病人数量增多: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工作时间和门诊时间的冲突,国内急诊病人数量大幅增加,在所有病人中,大约只有20%的病人属于真正意义上的急诊病人[3]。单位时间内急诊病人增多,扰乱了分诊秩序,分诊护士应接不暇,无法集中精力,在体格检查以及询问病史方面投入的时间不够,有可能导致分诊失误的发生。

2.2.5其他:一般容易发生在老年人身上,由于这类人群感觉迟钝和语言表达欠缺,往往对疾病的主诉不完整,易导致分诊错误。

2.3医源性因素

2.3.1护士自身因素:急救分诊护士基础医学知识掌握不全面,对急诊分诊知识和能力欠缺,上岗前未接受过系统、规范化的分诊培训。平日疏于急诊分诊知识的学习,缺乏对疾病全方位考虑的能力,态度不好,责任心不强,未仔细询问病史,就有可能导致急诊分诊失误的发生。

2.3.2医护合作欠协调:体现在护士要对疾病的理论知识及抢救药品药理作用的掌握程度,要求护士有独立思考的意识,而不是盲目地遵从医生的医嘱或者违背医嘱,所以讲求医护配合默契。

2.3.3管理因素:我院急诊科只有急诊内、外科的医师24h坐诊,如果涉及其他科室,就要电话联系相应科室的医师来急诊会诊,在不紧急的情况下则让病人到相应的病房去就诊,这种做法不仅增加了病人的就诊时间,而且也增加了分诊护士的工作量。

3.讨论

急诊分诊准确率,反应了急诊护理水平,同时也为抢救患者的生命营造了最佳时机。急诊分诊护士要有一定资质和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应选择从事临床工作5年以上的护士担任。分诊护士要进行岗前培训,确立分诊标准,鼓励护士参加继续教育,提高分诊护士的综合素质。建立规范、统一的分诊理论体系,制定统一的分诊标准,建立完善的急诊分诊临床路径。在工作中,分诊护士要掌握沟通技巧,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用通俗的语言耐心、细致询问病史和向病人说明情况,给予病人足够的尊重,要做到沉着冷静,综合客观的分析问题,及时作出正确判断。对分诊失误情况进行统计,找出原因,针对不足进行整改,尽一切努力减少急诊分诊的失误,从而促进急诊分诊的进步和急诊护理学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丽萍,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急诊救治水平[J].中国急救医学,2000,20(2):122;

[2]王晓红,马建英,叶磊.急诊预检分诊隐患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0):1873-1875.

[3]王学庆,秦秀芳,董金彦.完善急诊就诊护理流程与分诊标准全面提升分诊质量[J].全科护理,2011,11(9):3980-2981.